汽車館,汽車館不用花錢不用網卡貝樂虎
(觀察者網訊 文 | 潘昱辰 編輯 | 徐喆)
“雖然我本身對汽車不甚了解,但通過進博會還是開了眼界。”一位地方交易團的代表告訴觀察者網汽車頻道,這他已是第二次來到上海參加進博會了,去年主要是在場外轉悠,今年得以親臨現場。“通過進博會,我們能夠明顯感受到時代的進步。”
11月6日,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迎來首個交易團日。7個月前,在同樣的展館內舉行了第十八屆上海車展,與之相比,本屆進博會的汽車展館又會給中國和世界展現怎樣的異同呢?
第二屆進博會汽車展館
一
在作為汽車展館的2.1館,內燃機時代的王者大眾汽車,展現出的卻是嶄新的面貌。為此,大眾甚更換了更加扁平化的新Logo。
雖然大眾展臺的面積在汽車館內首屈一指,但登場的車型著實不多:大眾ID.3、奧迪e-tron、保時捷Taycan……此番進博會大眾及旗下品牌展出的是清一色的電動化汽車。
在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憑借著先入優勢,大眾的“VW”車標開始遍及大江南北,并在進入21世紀后,逐漸成為大眾集團全球第一大市場。如今,中國又將成為大眾實現電動化轉型的重要支點。大眾集團已正式宣布,到2023年將在中國推出10款電動汽車。
因此,盡管參加的是進口博覽會,除保時捷外,大眾和奧迪的電動化車型都將實現國產。
首款基于MEB平臺的大眾品牌純電動車ID.3
保時捷純電動超跑Taycan Turbo
同時,在去年進博會前夕啟動、今年進博會期間建成的上汽大眾MEB工廠,以及即將搭載MEB平臺的一汽-大眾佛山工廠,都將成為大眾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制造制造基地。
并非所有車企都把寶壓在鋰電池上。在與大眾齊名的豐田展臺,參展商別出心裁地將展臺布置成森林的模樣。“保護藍天,共建未來”成為豐田此次參展的主題,而承載這一主題的重點則是氫能。
豐田展臺,一片“綠意盎然”
位于豐田展臺中央的,是首發于今年東京車展的第二代豐田MIRAI 概念車。而早在2014年,首款豐田MIRAI便已在日本本土上市,目前全球累計銷量已經接近1萬輛。
第二代豐田MIRAI氫燃料電池概念車,續航里程可達到800km
豐田中國市場營銷公關部公關室課長張揚表示,氫燃料電池汽車充能速度快,續航里程更長,豐田不僅在研發氫燃料技術,也一直與中國企業開展相應的合作。盡管受限于成本以及儲氫罐標準等原因,氫能源汽車暫時未能走進尋常百姓家,但豐田依然相信氫動力將是未來的趨勢之一。
無獨有偶,本田、現代起亞等同樣在氫燃料電池汽車上有所投入。諸如本田Clarity、現代NEPTUNE概念車在內的等車型紛紛亮相進博會。在日韓車企看來,對于新能源的理解不僅僅局限于純電動,其他能源同樣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
現代展臺展示的燃料電池動力系統
二
汽車工業被各國視為支柱產業,不僅因為其產生的巨大工業生產總值,更在于汽車工業所涵蓋的全產業鏈體系。正因此,在進博會汽車展館,除了可以看到整車及配套零部件外,同樣能夠目睹看似關聯不大,卻同樣基于汽車工業的跨界技術。
本田是全球最大的摩托制造商、領先的汽車制造商,但這不影響其展臺出現快艇、飛機以及步行器,它們全部基于汽車技術
愛信是世界上最大的變速器制造商,不過這款可以被應用于多種生活場景的ILY-A代步器同樣出自愛信之手
電裝展示的全自動機器人,演示如何組裝一支圓珠筆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進博會首次開辟了室外展區,其中包括汽車創意技術和自動駕駛場地,涵蓋新能源、5G智能網聯在內諸多象征未來發展的新趨勢。
自動駕駛一直被汽車產業視為下一個風口。隨著5G時代的到來以及5G商業化應用的普及,自動駕駛技術中開始激起了一股新浪潮,也成為汽車工業事實上的新戰場。
進博會首次開辟室外自動駕駛體驗區
在中國市場近況不佳的福特,同樣視自動駕駛為下一個“翻盤點”。
據福特參展商工作人員介紹,在進博會期間展出的福特品牌汽車中,均搭載了Co-Pilot360?智行駕駛輔助系統。該系統以車身的4個攝像頭和1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為基礎,可實現包括ACC智能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前碰撞預警等一系列主動安全輔助駕駛功能。
此外,福特將在2021年實現搭載蜂窩車聯網技術(C-V2X)的車型量產。
排隊等待試駕的觀眾,圖為福特全新福克斯ACTIVE
而在展館內通用、福特等美系車企展臺,既有F-猛禽、索羅德等硬派美式越野車,也有新款科爾維特、Mustang等肌肉跑車。不過,這并不意味著美企只想展示一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形象。
采用中置引擎的雪佛蘭科爾維特Stingray,整體造型更具攻擊性,并能夠實現高度的定制化
作為豪華品牌的寶馬也在進博會展出了自動駕駛成果,據寶馬的告訴觀察者網汽車頻道,寶馬已在上海嘉定完成了長達9000km的L4級別自動駕駛路試。在今年9月舉行了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寶馬還正式獲得首批上海市智能網聯汽車示范應用路測牌照。
寶馬7系自動駕駛試驗車
三
毋庸置疑的是,在這個“技術為王”的時代,進博會憑借海納百川的影響力,其本身也是一次汽車品牌展示的絕佳機會。
除了捷尼賽思,在進博會上的各大豪華品牌展區,有即將有望國產的林肯飛行家、新款捷豹F-TYPE、沃爾沃XC90等。當然,寶馬和奔馳展臺也如兩尊門神般成列在展館兩側,熱鬧非凡。
林肯飛行家
“小伙子,這什么車啊?”與現代、起亞毗鄰的這家展臺,不時有觀眾駐足詢問。而展臺工作人員也一遍遍地重復:“我們和現代的關系,就像豐田和雷克薩斯一樣。”
作為現代起亞集團旗下的高端品牌,Genesis并非第一次登陸中國。早在2014年,其中一款車型便在北京以進口形式上市。然而,激烈的市場競爭對韓國高端品牌并不友好,僅僅過去2年多時間,Genesis便隨著進口現代一同退出中國。
捷尼賽思對于國內消費者依然陌生
時隔5年,那個曾經被稱為“捷恩斯”的Genesis又回來了。這次它取了一個全新的中文名稱:捷尼賽思,寓意一個全新的開始。
然而,中國的豪華汽車競爭市場異常激烈,除了BBA傳統三強外,二線的凱迪拉克、雷克薩斯、沃爾沃等也在你爭我奪,而諸如英菲尼迪、謳歌、DS等在海外風生水起的品牌,進入中國后皆水土不服。作為韓系品牌的捷尼賽思此番二進宮,機會幾何呢?
“蔚來只用了三年時間就把一個品牌從無做到有,我們應該也可以。”捷尼賽思有關負責人表示,借助進博會這個廣闊的舞臺,現代起亞進一步堅定了重返中國的信心。首款量產車型G90將于明年上市,同時將會率先在上海市中心開設一家線下經銷店。
本屆進博會上,捷尼賽思只展出了一款量產車G90,這是一款D級商務轎車,車長超過5米,Nappa真皮包裝的內飾盡顯奢華。捷尼賽思參展商的工作人員表示,G90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寶馬7系、奔馳S級等。
捷尼賽思G90商務旗艦轎車
當然,作為高端品牌的捷尼賽思也不是徒有其表。除了G90外,捷尼賽思一并展出了Mint、G80兩款概念車,其中Mint代表著捷尼賽思品牌蔚來的設計方向,而GV80概念車是一款SUV,更加接近量產版本,和現代NEXO一樣采用氫燃料電池作為動力。
捷尼賽思Mint概念車,采用薄荷配色,展示現代起亞未來的設計理念
四
本屆進博會,年輕的特斯拉展臺位于展館正中心的位置。盡管歷史不及百年傳統汽車品牌,但作為新能源汽車領域炙手可熱的寵兒,特斯拉從未缺席進博會。
特斯拉大中華區市場部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首屆進博會舉辦時,Model 3在美國才交付沒多長時間。而如今,特斯拉已經在上海臨港矗立起一座設施齊全的整車工廠。
展臺面積不大、展廳布置簡單,展品只有三款量產車,但特斯拉依舊是進博會的寵兒
“進博會和傳統A類車展實在是太不一樣了。”她說,在傳統車展,展商接待的主要是熟悉汽車的媒體和專業客戶,而在進博會,前期會有更多的政府交易團以及配套供應伙伴前來咨詢。
盡管特斯拉目前在國內主要的消費市場在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但就特斯拉展臺接受咨詢的情況來看,各地對于特斯拉都充滿了興趣,一些內陸地區的政府交易團也在尋找與特斯拉的合作機會。
從今年1月奠基,到10月投產,僅僅用時十月,特斯拉上海工廠創造了前所未有的中國奇跡。但據特斯拉現場工作人員表示,在外界看來,這座廠房以飛快的速度完工了,實際上上海市政府對工廠的檢驗要求是非常嚴格的,因為“有無數雙眼睛在盯著。”
進博會特斯拉展臺,工作人員在向交易團成員介紹即將國產的Model 3
五
臨近傍晚,展館內的參展觀眾依然絡繹不絕。
“來進博會一定要到汽車展館看看,通過汽車能夠看到完整的工業,所有領先的科學技術都會集成到這里。”一位地方交易團的代表告訴觀察者網汽車頻道,進博會是展出的不止有汽車,同時還包括各國整個工業體系的技術成果。
“中國汽車保有量目前已經達到2.5億輛,汽車消費需求的升級態勢明顯。”在11月7日舉行的中國汽車產業發展論壇上,商務部市場體系建設司副司長胡劍萍表示,中國汽車市場已逐步從低端同質化產品轉向中高端個性化產品,由產品消費為主轉向產品、服務消費并重。
進博會室外試車場地
而進博會通過展示“新四化”技術和經過升級與重新包裝的品牌,也為仍在扮演學生角色的中國汽車品牌作出示范效應。
明年,后年、今后每一年,進博會都將回歸上海舉行。通過進博會,我們也能夠在一個全新的舞臺看著汽車“新四化”一步步從理想走向現實。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