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電瓶多少錢;新能源汽車電瓶多少錢一個新的
注意看,這個男人叫Tuomas Katainen,是個芬蘭人。
圖片來源:YouTube @Pommij?tk?t
他有一輛2013款的特斯拉Model S,開著還不錯。
然而,2021年開始,這輛Model S的儀表盤總會跳出“錯誤代碼”,于是Tuomas把車送到了特斯拉售后服務中心維修。
苦等1個月后,Tuomas得到了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問題的原因找到了!
?壞消息是,維修需要更換整個電池組,費用要2萬歐元(約合人民幣15萬元),相當于同款二手車價格的一半,還不保證修好。而且,這輛車已經8年了,過保了,Tuomas只能自己承擔全部費用。
有人說為啥要去官方,隨便找個修車店不比這便宜?
No!No!NO!電池不是你想換想換就能換!特斯拉規定了,更換整個電池組必須要官方的同意。
于是,Tuomas做了個“驚天動地”的決定,他要把這輛車給炸了!
圖片來源:YouTube @Pommij?tk?t
他在Model S上綁了30公斤的,還在車上放了個馬斯克的人偶。
圖片來源:YouTube @Pommij?tk?t
然后……砰一聲巨響,只剩下一團煙霧和一地碎片。
圖片來源:YouTube @Pommij?tk?t
雖然Tuomas的做法有點極端,但新能源汽車電池過保之后確實是個大問題。
蔚來汽車李斌近日就表示,“未來8年,會有1940多萬輛新能源車的電池質保到期”。
圖片來源:@中國經營報
李斌說現在大部分新能源車也就是8年的質保,開了十幾萬公里后電池只能保證70%的健康度,一旦降到70%以下,安全性就會急劇下降,用戶使用體驗大大受影響。
圖片來源:@究竟視頻
從國際市場來看,中國、日本、韓國是動力電池市場主力軍。
2023年,全球電動汽車(EV、PHEV、HEV)電池用量705.5GWh。其中,中國6家動力電池制造商占據了全球63.5%的市場份額。
圖片來源:@電車出海
寧德時代第一,比亞迪第二,中創新航第六,國軒高科、億緯鋰能、欣旺達分別排名第八九十。
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廢舊電池退役量超過58萬噸;到2025年,將達82萬噸;2028年后,將超過260萬噸。
有鴨寶要問,“過期”的電池去哪兒了?
這就得從“正規渠道”和“不正規渠道”兩個方面說起了。
咱先看“正規渠道”??
目前,新能源電池回收利用方式,主要包括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
圖片來源:工信部官網
一般來說,電池容量低于80%,優先梯次利用。也就是說不能在車上使了,但還可以用在別的地方。
舉個栗子,中國鐵塔就是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的大戶。
中國鐵塔是全球最大的通信基站運營商,擁有200多萬個基站,每個基站都需要備用電源。
早在2018年1月,中國鐵塔就和長安、比亞迪、銀隆新能源、沃特瑪、國軒高科等16家企業,簽訂了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戰略合作伙伴協議。
圖片來源:@中國鐵塔
再生利用則主要針對容量低于20%衰減嚴重的電池。通過相關物理及化學手段,將退役電池中的鎳、鈷、鋰等金屬材料分離出來,進行較為徹底的回收利用
近幾年,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布局打造廢舊電池回收生產基地。
以我們熟悉的寧王為例,2021年,寧德時代就投資了320億建設一體化電池材料產業園項目。
圖片來源:寧德時代官網
一些電池回收企業甚至上了區塊鏈,不用打開電池包就能知道其內部情況。
圖片來源:@央視網產業
近年來,工信部陸續公布了5批次符合《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積極引導動力電池回收正規化。
目前,加入白名單的企業有156家。其中,60家具備再生利用資質。
圖片來源:工信部官網文件截圖
然而,在企查查上,我們搜“動力電池回收”相關的企業,搜索結果有將近15萬個。
圖片來源:企查查截圖
正如媒體報道所說:正規的回收企業根本搶不過小作坊?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中國新能源車動力電池規范化回收率不足25%。
圖片來源:@中新經緯
某些所謂的“再生資源回收公司”其實就是“小作坊”。
“大部分電池回收小作坊還是一根撬棍、一把砍刀走天下。”甚至直接在自家小院就地拆解電池,不用開發票,沒有設備成本,也沒有環保投入。
圖片來源:@電商雜志社
有工作人員表示:“我們的人都太專業了,(拆電池的時候)沒什么必要(做防護)”,如果有環保部門查,就“躲一躲”。
圖片來源:@看看新聞Knews
要是在處置過程中出現“熱失控”的現象,就把電池丟在“緊急水池”里。
圖片來源:@看看新聞Knews
嚴格意義上來說,運輸電池是需要九類危險品運輸車的,然而九類車少,并且運輸價格是普通運輸價格的一倍,因此,大部分小作坊都只用普通運輸。
圖片來源:@看看新聞Knews
這些小作坊的報價通常比白名單企業高出約15%,有白名單企業表示,“超七成廢舊電池都落入了二手商販和小作坊手中”。
圖片來源:@電商雜志社
對于很多消費者而言,更傾向于選擇賣給給錢多的一方。
那么,這些沒有經過規范處理的退役電池又會去哪兒呢?
有工作人員表示“模組或者電芯基本上都在山東,用來做低速電動車”,也就是咱們俗稱的“老頭樂”。
圖片來源:@康斯坦丁
另外一些小塊電芯則可能做成手機充電寶。
這些沒有經過嚴格檢測、技術不到位的產品,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
此外,不合規的再生利用,僅提取其中的鋰、鈷、鎳、錳等元素,既會降低材料的回收率,更可能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
面對動力電池回收行業的“野蠻生長”,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的意見》,要求實施回收循環利用行動,加強新能源車動力電池溯源管理。
圖片來源:@中國政府網
此外,作為下一代動力電池的核心技術,固態電池一直備受矚目。
近日,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有了重大突破,其制備的多層疊片軟包電池循環300次,容量幾乎不衰減,性能還在繼續測試中,力爭2026年實現硫化物全固態電池批量化生產。
圖片來源:@快科技
只有加強技術創新和行業規范,新能源汽車產業才能真正做到可持續發展。
參考資料來源:@工信部官網 @央視網產業 @看看新聞Knews @電商雜志社 @究竟視頻 @Pommij?t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