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空調氟利昂壓力標準;汽車空調氟利昂壓力過大
我們在修空調的時候會發現,R22空調的低壓壓力一般是在0.5個壓力。R410的制冷劑壓力一般在0.9個壓力,R32的會高一點,也就0.95左右。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我們空調要想制冷。就盡可能的讓制冷劑蒸發溫度變低。但是為了不讓蒸發器表面結霜,影響換了效率,所以制冷劑蒸發溫度應該保持在0度以上。蒸發器兩側一般有3~5度溫差,再留2度安全余量,所以蒸發器溫度應設為5~7度,但考慮增大蒸發溫度可提高主機效率,因此空調一般設計為7度。
二、若夏季設計溫濕度按24℃/50%設計,其對應的露點溫度為12.9℃。也就是說,需要將空氣冷卻處理到12.5℃(機器露點)左右,才可保證室內的相對濕度要求。12.5℃減去5度左右換熱流失,剛好也在7度。
知道了7度,這個關鍵參數,我們在溫度壓力對照表上就可以驚喜的發現,他剛好對應著的壓力與我們空調的低壓檢修口的壓力一致!
事實上,不管是走氟利昂機組還是水冷機組,廠家都是按照7度設計,還引出了過熱度概念:蒸發器出口溫度為12度,與進口溫差5度。
當供水溫度為7度,而回水溫度設為12度,也就是供回水溫差為5度時,水泵以及系統的能耗與末端設備的換熱效率達到最佳的經濟平衡點。
當保證供水溫度為7度時,如果增大回水溫度,相當于增大供回水溫差,在相同換熱量的情況下,水流量應減小;而流量減小,即水流速降低,會導致盤管換熱系數下降。假設風機盤管風量不變,平均水溫相同而水溫差不同時,如當冷凍水進出口溫度由7℃/12℃變為6℃/13℃時,風機盤管的制冷量減少12%。
如果減小回水溫度,相當于縮小溫差,那么在換熱量不變的情況下,水流量要加大,這樣會帶來水泵能耗增大,系統初投資也會增加。 而且隨著供回水溫差的增大,在風機盤管冷量下降的同時,風機盤管的去濕能力也明顯下降,房間的去濕要求得不到滿足。
如果適當降低冷凍水的供水溫度,可以部分抵消冷凍水供水溫差增大所帶來的不良影響。 因此,要使大溫差設計在運行時真正能達到節能的目的,對風機盤管而言,必須采取一定的措施來彌補大溫差影響。如降低冷凍水溫度、增加盤管排數、在盤管內部加裝擾流器強化換熱等等。這將會增加成本,從經濟上來說不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