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嶺到三門汽車時刻表—溫嶺到三門汽車時刻表和票價
「680」大年初四
(溫嶺—路橋—椒江—三門)
前三日行程:
海浪聲中醒來,推門出,迎面而來的陽光,在海面映射后成倍猛烈。
無法直視,退回室內,回想下昨晚一路漆黑夜行,始知自己身在何處。
這是溫嶺市松門鎮洞下村,東朝東海,南面數公里處就是千禧第一縷陽光照射到中國大陸的所在。
整個村落建在陡峭山崖上,依山勢高低錯落,險峻層疊,既是漁村又是山村,村屋大多以石塊磊起,屋間狹仄道路部分也是相識石塊填塞(其余是泥路或碎石渣路),石塊應是取材于當地,否則建造難度超出定居剛需。
細看,除了間雜的民宿,村屋基本無人居住或直接廢棄,偶爾擦肩而過的路人,大半是年輕游客或帶娃家庭,不用開口,衣褲鞋帽背包神情都表明找尋一次新鮮或陌生體驗,是我們來到這個海邊廢棄村落的唯一原因。
十八騷是少有的穿的跟當地村民渾然一體的
昨晚遇見的銷魂神龕的日景
晃蕩著,瞥見一塊手寫的“洞下沙灘”潦草路牌,拾階而下,不停穿轉于逼仄民居間,到了門口,居然是個有售票處的正規景區,姐妹們難逃沙灘誘惑,便準備買票。卻被告知早上沒有沙灘,要到下午2點退潮后,沙灘才會露出海面。
真是一個命運多舛的沙灘啊,每天都必須面臨一次生死的歷練。
悻悻返宿。下午之前,這個村落應該給不出更多新鮮了。只能令覓他處。想到溫嶺新晉網紅地——小箬村,模仿意大利五漁村,將濱海漁村漆出五彩繽紛,身處沉靜東方,也是出格靚麗。
看導航,12公里,略堵,30余分鐘。即刻出發,想著到了小箬村玩下再悠悠吃個中飯。
車子剛出1公里,就被死死堵住。山崖漁村里的道路本就狹小,很多私家車為了方便就靠邊停駐,加之還有中巴公交和海鮮運送貨車,以及路多上下彎轉,堵情讓人漸漸絕望。
約2小時后,我才開完半程,看著導航上黑紅色的前方(越往小箬村越堵),徹底喪失信心,拾趣找了一處諾曼底豁口,撤離“戰場”。
轉戰臺州市區。
沿途稍稍撒歡不表,到臺州市區后,已近下午4點,一眾博物館均已停止進入(基本4點截留,4點半閉館),唯有臺州當代美術館未見開閉館時刻,抱著一絲僥幸前往——大概天見猶憐——美術館沒關,潮流時尚小哥哥和妝容精致小姐姐成群進出。
或許是剛建成,或許是間歇期,總之美術館內沒有任何展覽,只剩一個水泥空殼子。但是啊,一個好的美術館,建筑和空間,就是美術本身。
沒有了嬌氣藝術作品的限制,粗糲的水泥墻全然釋放出自己的魅惑,夕陽光影猖狂地游走在水泥灰色肌膚上,空曠的直線、曲線、穿插、陽角、陰角又將光影不斷折疊歸置,站在其間,能聽到整個空間在呼吸。
美術館外面,是一個老糧倉廠改制的文創街區,新奇特和古怪潮是一種慣常標配。
剛從山海自然間走出來的我們,恰好又獲新鮮的意外。
晚餐是臺州扛把子兄弟請吃的海鮮火鍋大餐。在他再三要求留下過夜的強行挽留下,我強行拒絕,一顯我們兄弟情誼之各自自私,早已突破了凡俗客套的桎楛。
本計劃連夜趕到象山縣入住,上路后發現無法預留亂叨寫文時間,立即調整,提前在三門縣下高速,今晚夜宿三門。
以下,美術館。沒有展,就展自己。
————————
無法隨心所欲
畢竟世界不是我創造的
除了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