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汽車、2018年汽車保有量
本文作者:汽車小小值
最近,不少(成績好)的車企也相繼發布自家全年銷量數據,本篇,汽車小小值就為值友們抽絲剝繭,從宏觀到微觀,從2018車型銷量評析,到2019新車銷量展望,全面了解2018年乘用車銷量Top 15廠商的真實表現。
我們先來看看整體的漲跌數據:
縱覽全年銷量榜,南北大眾、上汽通用在今年的表現證明:“他大爺還是他大爺”。2018年下半年,一場20年一遇的車市寒冬,讓整個汽車市場措手不及。但回過頭看,南北大眾和上汽通用,都以200萬臺的年銷量,穩在了Top 3的位置,與第四名拉開了接近50萬臺的銷量差異。
實現增長的廠商,包括上汽乘用車、廣汽豐田、吉利汽車,均實現20%的同比增幅,而長安汽車、上汽通用五菱則領跌整個榜單,同比跌幅超過10%。
接下來,汽車小小值就以全年累計銷量排序,為大家解讀這Top 15的汽車廠商。
上汽大眾
南北大眾能夠雙雙獲得兩百萬臺銷量,不得不肯定近年來的“SUV戰略”成效顯著。就說上汽大眾,大眾品牌和斯柯達品牌分別布局了這些SUV:
在中國SUV市場已經進入白熱化競爭的階段,大眾這一波SUV的出現,全面布局,產品線不斷完善,切入各個細分市場。同時,通過非常本土化思路的產品,不斷打壓其他合資競品,穩住了整個品牌的銷量。南北大眾,依然是整個2018年最成功、最穩健的廠商。接下來我們分別看看大眾和斯柯達兩個品牌在2018年的銷量表現。
上汽大眾
上汽大眾品牌的車型,幾乎個個銷量都很成功,稱不上成功的,僅有途安、輝昂兩款。
過氣網紅德國原裝進口大眾朗逸,今年銷量以2千臺之差,輸給了日產軒逸。但其實,上汽大眾在最后一個月藏了不少銷量準備留到1月來報...所以,實際上的銷量冠軍,可能還是它,全年月均銷量接近4萬臺,即便換代以后大家在網絡上討論更多的車型是思域而不是朗逸,但后者是真神車毋庸置疑。
實際上,我們也推薦朗逸作為家用的選擇,全新一代MQB平臺車型,在同級的產品力非常出色。
途觀L,也是真正的大眾印鈔機車型,全年銷量超過30萬臺,月均也有2.5萬臺,僅次于哈弗H6和寶駿510。不過,不論是這一屆大眾途觀L,還是這一屆奧迪Q5L,信仰值遠遠不如上一代那么輝煌。最近,C-IASI的正面偏置碰撞試驗,途觀L以最差評級,在群眾心目中留下了極為不佳的印象——說好的德系車安全耐撞呢?
2019年,途觀L的銷量還會不會像去年這樣強勢?這是一個有意思的問題。新年還有一個問題是,一汽大眾第三品牌箭在弦上,現款捷達將會在春節后逐漸退市,上汽大眾的兄弟車型桑塔納,還會繼續賣下去么?看樣子是的。
在最近的車榜單欄目評論區,有值友問到,全新帕薩特和邁騰怎么選?
目前,邁騰即將迎來中期改款,而全新帕薩特剛剛上市。價格上來說,前者優惠更多一些,當下買車當然選邁騰。但今年上半年預計帕薩特的價格就將出現較大松動,那么到時候再對比配置和價格,會比較合理些。
上汽大眾在19年上半年,還將會迎來一款重磅車型——全新MQB平臺Polo,此前我們已經報道過了。摘取一些重點:相比現款,新一代Polo的尺寸全面增加,軸距加長超過9cm,后排乘坐空間有望大幅提高。動力不行,全系1.5L,預計還是現款這套動力總成,而現款自動擋車型的加速時間長達12秒。現款車型清庫,最低配賣到5萬左右,買來代個步,保值率又挺高,其實還行。
相比德原朗,寬體奢適轎跑凌渡更加稱得上是過氣網紅,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月均銷量也超過了1萬臺。
此前,由于過小的尺寸和偏高的定價,包括汽車小小值本編在內,大家對上汽大眾途岳似乎都不太看好,然而年底的兩個月連續銷量過萬,可以說是妥妥的打臉。在此前的車榜單欄目中我們也介紹過這款車。它在4.4米出頭的尺寸,做到了堪比更高一級車型探岳的后排空間,可以說是非常神奇的存在。
上汽斯柯達
作為有著輝煌歷史的百年品牌,斯柯達在大眾集團里擔任著入門級品牌的存在。
斯柯達銷售說,懂大眾的都買斯柯達。還是有些道理,但不全對,雖說斯柯達車型都和大眾車型從一個平臺下來,但在感官品質、NVH等方面,還是有所差距的。其實雪佛蘭和別克的關系,也是類似。
全年銷量看,斯柯達品牌最能賣的還是明銳,我想大家最好奇的是,斯柯達明銳旅行版賣了多少?乘聯會銷量是不會告訴大家這個數的,但本編拿到的數據是,差不多賣10臺明銳,才能賣出去1臺旅行版。
網上那些說要買旅行車的,最后都去買了別的車,真·你買我推薦,我買我不買。
斯柯達昕銳和昕動,前者對應大眾桑塔納,后者則是兩廂版車型,技術都比較老舊,沒什么好說的,重點說一說斯柯達品牌的幾款SUV。
柯迪亞克全年銷量超過5萬臺,月均銷量4269臺,算是不錯的成績。相對而言,本編覺得柯珞克的銷量并沒有達到預期,尤其探歌、途岳都上市之后,這款車更加被大家所遺忘。
倒是,我相信有不少進入斯柯達展廳的消費者,是被柯米克所吸引。這樣一款PQ25平臺拉皮的SUV,賣10萬元出頭,能和自主品牌車型,如CS55之類的搏一搏(但其實,本編認為各方都不如自主)。
Yeti上市于2013年9月,那時候正是中國市場SUV井噴增長的時期,這些年來合資品牌要想賣砸一款SUV還真不容易,被定位和外形拖累的斯柯達野帝就算一個,國產幾年來,累計產量還不到10萬臺就匆匆下市。
一汽大眾
一汽大眾的銷量包含大眾和奧迪兩個品牌,前者約占7成。
一汽大眾
說起來挺沒面子的,一汽大眾最熱賣的車型竟然是6萬塊的捷達。
2016年,速騰的年銷量來到了歷史最高的34萬臺,近兩年呈逐年下跌趨勢。但其實都是微微下滑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現款速騰已經到了生命周期的末端,競品們越來越強,2018年一些新入場的選手,都將競品鎖定為思域而非速騰了,可見速騰繼續換代來穩固自身地位。
此前,速騰已經登陸了313批工信部目錄,最近幾天一汽大眾也開啟了這款車的預熱,這款車被官方稱之為“全新速騰Long wheel base”,重點是又新又長。
長可以理解,但新...這車跟新一代朗逸實在是太像了,簡直沒有辦法帶來多少新意,動力則提供1.5L/1.2T/1.4T。
坐看一汽大眾如何提升新一代速騰的信仰值。
邁騰,憑借標桿級的產品力,無可爭議地穩定2018全年中級轎車銷量冠軍,年銷量接近23萬臺,月均銷量也接近了兩萬臺,這是非常好的成績。外觀、內飾、動力、科技感、配置、操控...現款邁騰的水平都非常高,況且,現在邁騰在凱美瑞雅閣的圍剿下,主力車型已經放出了接近4萬元的優惠。如果你比較在意動力和操控感,本編顯然非常推薦邁騰。
不論我們愿不愿意承認,一汽大眾蔚領的銷量證明,它是中國市場上銷量最成功的旅行車,全年銷量累計超過4萬臺,是明銳旅行的4-5倍,正經的旅行車賣不動,特供的旅行車好賣。可能,這屆消費者真的不行。
可能就在今年,長安福特真的要把和歐版相比,原汁原味的全新福克斯旅行版搞進來了,不知道瓦罐控們會不會充值信。
2018年,一汽大眾廠方和經銷商們,都非常期待大眾SUV戰略落地車型——探歌和探岳的到來,可以說是寄予厚望。
但過于信仰的定價,以及上市初期恰逢中國車市20年一遇的下滑,探歌可以說是出師不利。后來主銷車型在全國各地都給出了2.5萬左右的優惠,15萬左右可以買到不錯的配置,銷量開始增長到了接近萬臺的水平。
后來的探岳,定價上顯得實誠了許多,從主銷車型22.28萬的設定看,比探歌當時主銷17萬多的定價,正常了不少,年底,探岳主銷車型給到了2萬出頭的優惠,性價比陡然提升,銷量進入萬臺大關,也是預料之中的事。
2019年,一汽大眾的銷量更加值得期待一番。
一方面,一汽大眾將迎來奧迪和大眾之外的第三品牌,推出A級轎車、A級SUV和A+級SUV三款車型,新品牌的到來,將會直指所有自主品牌,
另一方面,除了上面講到的全新一代速騰,已經上市的探岳其實還留了一手,1.4T車型早已完成了申報,推向市場向下打擊途岳、RAV4之類的車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至于全新一代CC,我們還是留在明天的失意車型里頭來說。
一汽奧迪
2018年,奧迪有三款車型月銷量超過了萬臺,Q5L、A4L、A6L,在細分市場上的號召力都不容小覷。
尤其,剛剛上市的第八代A6L,在同級的競爭力極強,可以預見的是,2019年奧迪A6L,可能還是細分市場上最穩健的車型。單就車型本身而言,這屆奧迪A6L和寶馬5系各有千秋,能掰掰手腕,駕駛感受、做工都不行的E級,依然不推薦。
預計在第二季度,奧迪還將帶來全新一代Q3,請注意沒有L,但是老編非常看好這款車。新Q3采用了和Q8、A6L一樣的全新設計語言,外觀內飾比Q5L和Q2L都要新潮一些,科技感也更強。汽車小小值認為,豪華緊湊型SUV這個細分市場,Q3有實力實現自我超越,獲得更高的銷量。
上汽通用
上汽通用的銷量下跌其實沒有大家預想的那么高。乘聯會統計的數據,不含五菱,上汽通用全年銷量接近200萬臺,同比微微下滑1.5%。
別克
2018全年,別克的主力車型依然是英朗和昂科威,不過英朗相比2017年的銷量下滑了接近16萬臺,而威朗的銷量還是比較穩健的。
君威,成為了2018年別克品牌的增長點。自上一代車型開始,君威成為了運動中級轎車的代表,新一代車型也延續了這個思路。主銷車型為1.5T發動機,配合9AT變速箱,動力系統在同級的表現還是比較出色的。
一定程度上說,沒有GL8就沒有別克品牌的高端化形象。代號為358的全新一代車型,比前幾代車型表現更加全面,銷量也更加成功。
相對而言,別克2018年比較杯具的新車是全新凱越。規劃這款車的時候,廠方可能也沒想到這時候的英朗會那么便宜,讓凱越完全沒有生存空間。
Velite系列,是別克的新能源車,技術非常先進的Velite 5全年銷量不到3千臺,而還沒有上市的Velite 6,為什么能在年底申報5千臺,我們不得而知,可能是還沒上市就贏得了諸如分時租賃公司之類的采購大單吧。
雪佛蘭
2018年,雪佛蘭品牌有三款車型月銷破萬。近年來,雪佛蘭與迪士尼合作、推出Redline系列等等舉措,高舉年輕化的大旗,贏得了不少用戶的青睞。
不少值友在過去的車榜單欄目中說,為什么不點評一下探界者,這次我就點評一下。早在探界者上市前夕,我就試駕了2.0T+9AT的車型,不過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試過探界者的1.5T車型,就結合此前試駕的君威1.5T車型,談一談我的感受。
首先,探界者給我的印象是非常實用主義,和直接競品柯迪亞克的思路比較接近,并不像昂科威那樣強調豪華感,外觀內飾都是點到為止,特別值得肯定的是載人載物的空間表現很出色,甚至不輸奇駿之類以空間為主打的車型。動力方面,9AT的變速箱,在平順性和燃油經濟性方面的表現都比較出色,第9擋并不是擺設,中國的法定限速內輕松掛上。配置比較豐富,CarPlay之類的配置,可以說人見人愛了。
另外,再結合一下目前市面上感人至深的優惠,探界者確實可以買啊。
今年,雪佛蘭還將迎來數款新車,目前已知的包括賽歐的換代車型、緊湊型轎車科沃澤和小型SUV——TRACKER。
凱迪拉克
離“BBAC”再進一步!好了,什么是BBAC啊?去年,凱迪提出要領先所有二線豪華品牌,緊跟BBA的步伐,大概就是這樣一回事。
2018年,凱迪拉克僅國產車型的銷量就接近23萬臺,也是BBA之外第一個年銷量超過20萬臺的豪華品牌。XT5和XTS的月均銷量都超過了5千臺,在各自的細分市場上都讓BBA之外的競品艷羨。
2019年,凱迪拉克將帶來中大型SUV——XT6、中型運動轎車——CT4(ATS-L換代)。而去年年底上市的XT4,銷量也在穩步增長中。可以預計的是,凱迪拉克的銷量將會繼續穩步增長。
吉利汽車
2018年吉利共計取得了150萬臺的銷量成績,成為中國市場上銷量第四位的廠商,其中吉利品牌的占比接近92%。
上圖可見,2018年的最后一個月,吉利和領克兩個品牌申報的銷量都不多。此前本編已經講過,今年下半年的車市寒冬以來,吉利經銷商的庫存也是非常高的,最后一個月,算是戰略放棄,給了大家休養生息的機會。
吉利
這個家大業大的品牌,申報的車型高達16款。
2018全年,吉利有5款車型月均銷量超過萬臺,博越的月均銷量超過2萬臺,小型SUV繽越更是供不應求,全國多地需要訂車等待數月,和前些年博越上市初期的情形一樣。
在昨晚的“失意品牌”榜里,汽車小小值以博瑞三年換代為例,講了吉利的產品更新有多密集。實際上奧迪、大眾等等品牌產品大年和產品小年的說法,在吉利這里都不存在,最近這些年,每一年都是吉利的產品大年,2019年也是。
新年伊始,吉利就開始了新車型的預熱。
代號FY11的全新CMA平臺Coupe SUV,再次登陸工信部目錄,高配用上了沃爾沃發動機,匹配愛信8AT變速箱,預計在4月份前后就會上市。
代號GE11的全新純電動轎車,確實神似Model 3,但這么赤裸裸的碰瓷“毛豆3”,令人生厭。
領克
2018年,領克共計銷量為120414臺,3款車型月均銷量超過萬臺,領克01的月均銷量接近7500臺,放到緊湊型SUV的細分市場上看,是非常成功的成績。
看到領克12月申報的銷量僅有數千臺,本編一度以為花了眼,領克01和02兩款車,在12月都是0銷量申報。
領克這兩款車型最后一個月的銷量真的是0嗎?顯然不是,老編認為,有三方面原因造成了這個后果。
首先,領克01的發動機產能不足,在年底出現了斷供;其次,今年下半年的車市寒流,讓領克的經銷商們庫存壓力也不小,正好趁年底調整一下;另外,由于年底銷量不太好,領克的選擇和上汽大眾一樣,留了一些12月的銷量到今年1月來報。
2019年,對于領克而言也充滿挑戰。此前領克宣稱不會降價,但那是在車市形勢一片大好的前提下說的。到了18年下半年,本田CR-V之類的直接競品給出了接近1.5萬的優惠、大眾探岳也已經優惠兩萬多以后,主力車型領克01的銷售壓力驟增。目前老編了解到的情況是,領克02和03的訂單情況也不甚理想。透過2019年151萬臺的銷售目標看,吉利集團對今年整個車市的預期都非常悲觀。
上汽通用五菱
2018年,上汽通用五菱是最悲劇的廠商之一。全年總共135.5萬臺銷量,同比下跌高達13%,由于五菱的各種光都被合并為一款五菱宏光,今年同比下滑10%。
我們還是重點說說寶駿。
2018全年,寶駿稱得上成功的車型,僅有510一款,它36萬臺的銷量平攤下來每個月有三萬之多。
老編多次在車榜單欄目說過,寶駿品牌車型有個共性——幾乎所有的車,都熱賣不過三年。2019年,本編對于寶駿510能否保持在36萬臺的水平,持懷疑態度。
一方面,18年底上市的吉利繽越、長安CS35,綜合競爭力過于強勢;另一方面,C-IASI的碰撞測試中,510的成績直接墊底,用戶對于安全性的懷疑,也將會體現在終端銷量上。
2018年,寶駿的其他車型表現,就幾乎都是杯具了。310上市一年多,不行了。530上市幾個月,直接完蛋,推向市場以后泡都沒冒一個。730,上市數年后,增加了自動擋等等各種版本,也被宋MAX之類的車型搶走了銷量。
相對而言,作為6座版730的360,以及E100,算是2018年能過得去的寶駿車型。
2019年伊始,寶駿就公布了全新的品牌logo,從RS-5車型開始采用,意圖擺脫從前那個低廉的品牌形象。新的Logo挺好看的,但品牌高端化并非一朝一夕,吉利、長城的向上,也是經歷了多年積累的。而今,中國汽車市場愈發成熟,留給寶駿的時間,不多了。
東風日產
東風日產2018年全年的銷量,同比增長4.0%,可喜可賀。
然而,東風日產有一個魔咒——從藍鳥開始,所有新上市的車型都不行。樓蘭、勁客、西瑪、途達,沒一個能打的。
詭異的是,發揮余熱的老車,都還挺能賣。軒逸、奇駿、逍客、天籟,哪個不是上市多年的車型?相對來說,騏達的銷量也非常穩健。
2018年底,全新一代天籟在萬眾矚目的目光中,換代了...結合現在的最新消息,總結一下我們對于新一代天籟的觀點:
①凱美瑞雅閣換代熱銷在先,日產已經喪失了定價的主動權。在此前提下,我們認為天籟的定價缺乏誠意。作為亮點存在的2.0T完全沒有想賣幾臺的意思,起步價格高達21.58萬,配置捉襟見肘。
②目前天籟的2.0T車型幾乎沒有配貨,據路邊社消息說ProPilot系統標定還有問題,還要兩個多月才能發貨。
③目前天籟2.0L車型的銷量也并不樂觀。
因此,我們對廣大值友的建議是,喜歡天籟車型的,可以等到2季度前后的淡季再關注。從主銷車型2.0L舒適版18.58萬元的定價看,優惠2萬元比較合理。
最新一期的316批工信部目錄上,全新一代軒逸也首次曝光。汽車小小值認為,相比天籟,新一代軒逸的造型更加純熟,細節的把握更好。這可是東風日產的頂梁柱車型,換代容不得半點閃失,期待今年上半年,東風日產的銷量答卷。
長城汽車
長城汽車的銷量包含哈弗、WEY、歐拉三個品牌,當然還是哈弗占比最高,而WEY的占比正在逐漸提升。
毋庸置疑的是,2019年WEY品牌的占比還有望再次提升。在昨天的2018年度失意品牌中,本編已經對該品牌進行了一番解讀。
自2017年底的幾個月銷量高峰之后,WEY品牌的銷量開始回落。為了穩住品牌銷量,2018和2019年,WEY品牌的主要動向都是向下走,去到原來屬于哈弗H6的區間...
還是說回哈弗品牌。
2018年,神車哈弗H6取得了超過45萬臺的銷量,月均銷量超過3.7萬臺。在車海戰術之外,進入2018下半年,哈弗全系斷臂求生般的官降,對銷量有著立竿見影的效果。
H6,賣到10萬以內;H4,主銷8萬區間;H2,主銷7萬區間;M6,作為緊湊型SUV進入6萬區間...
△一個比較謎的官網,很垂直媒體。
另外,取消了大家還沒分清楚的紅標和藍標,帶來了外觀辨識度更高的F系列車型。
F7,可以理解為時尚運動版的H6,F5,也可以理解為時尚運動版的H4,但是價格要比H系列高一點。
總之還是很亂了。但不管怎么說,哈弗的這一波降價,確實讓消費者獲得了實惠。新一代H6,本編力薦給值友們,有興趣的可以去試試。
長安汽車
在這個產品大年,長安汽車創造了全年同比下跌19.1%的銷量成績,這也是需要一定水平的。長安旗下三個品牌,但值得一說的也就只有長安品牌本身了。
我們先來數一數長安汽車18年上市了哪些重磅車型:
新款CS55(增配,提供IACC自動駕駛系統)、中期改款CS75、全新CS35 PLUS、全新逸動、全新逸動XT。這5款車型,幾乎都切入了最主流的細分市場。
長安的車不好嗎?在過去的車榜單欄目中,本編多次與大家分享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在自主品牌陣營,長安的新車開發水平是非常高的,底盤、動力系統,都有過人之處。在自主品牌競相逆向合資產品的這些年,長安能做直噴發動機,據說2019年長安還要用上雙噴射增壓發動機。長安車型匹配的愛信變速箱,能夠做到非常好的平順性和不錯的響應性和油耗。幾乎所有的長安車型,底盤的質感都要比同價位的其他車型做得好一些,甚至不懼與合資車型較量。長安在2018年也率先把L2級自動駕駛用在了10萬出頭的車上,跟車、轉彎、剎車都是車輛自行控制。
長安的車為什么賣不好?
就說一點,長安在8102年,還沒鬧明白什么叫做家族式外形設計,品牌建設、產品體系建設,都難以開展。更要命的是,長安的傳播實在是太糟糕了,長安車型的這些優點,其實并沒有傳遞給消費者,就造成了一種好車愁賣的局面。
△“年輕人”們拿著捉襟見肘的10萬預算去買一輛SUV,最在意的會是車上能不能用微信和QQ音樂?那些油膩的車企領導未免也太妄自揣測年輕人的喜好了。
展望2019,長安的前景也不樂觀。CS95回爐重造,從長安路虎臉,換成了長安薩斯臉。逸動家族上市伊始熱了一下,就迅速轉涼。
目前看來,還是只有CS系列的SUV可以依靠一下,CS35 PLUS、CS85的推出,有望實現一些局部的銷量增長,但長安不進行大刀闊斧的改變,能夠保住2018年的銷量,已是萬幸。
北京現代
2018年,北京現代也算得上是非常努力的品牌,最后實現了同比增長0.7%的銷售數據。
作為緊湊型轎車的領動,2016年初上市到2017年內,其實一直是不溫不火的存在。到了2018年,劃出了一條強勢的增長曲線。
△明明是臺顏值不錯的車,北現官網一張像樣的官圖都沒有...美國人拍的圖也很丑。
一方面,前些年雙離合的故障頻發,用戶對于緊湊型家用轎車采用雙離合變速箱是存疑的,而不論是中國市場還是美國市場,經過數年的驗證之后確認,現代這套1.4T+7DCT的動力系統其實非常可靠。經歷了這樣一段時間之后,不少想要求省心的消費者,在日系、德系故障頻發的當下,都更愿意選擇這樣一套動力系統。況且,不論是1.6L還是1.4T,領動的燃油經濟性表現都非常好。
另一方面,領動今年的價格非常感人,全系車型在一線市場都能優惠3萬元左右。1.6L車型進入9萬以內,原來計劃購買自主品牌的車主,墊個腳就能輕松購入。
本編也非常推薦大家買領動,GK5威馳之類的,拖家帶口不要看了。
ix35,一款直指博越和RX5的本土化合資車,論經濟性、空間也還不錯,其他方面就比較一般了。這兩款車型之外,北京現代沒有一款月均銷量超過萬臺的車型。
特別要批評和表揚的是兩款車。先批評一下新款途勝,這個中期改款失敗極了,外形一塌糊涂。可能北現也是一副破罐破摔的樣子,既然SUV市場有ix35補位,那就索性定價定高一點好了,配置能看的車型,定價高達17.99萬...
△北現官網本著“哪里是死角就拍哪里”的原則,放了不少心途勝的圖...
要表揚的是菲斯塔。一款超過了汽車小小值編輯團隊的預期的車型,我想也能超越大多數用戶的預期。這款車型的動力、配置、定價,都非常實在。外觀實車比照片好看不少,內飾的質感一般。在運動性上,甚至比思域還要強一丟丟。
索納塔、ENCINO、逸行什么的...一款比一款失敗,就不展開說了。當年的迪奧絲三寶,如今只剩邁銳寶能夠月銷過萬,但我悲觀地認為,明年邁銳寶也難了。
廣汽本田
廣本的銷量包含本田和謳歌兩個品牌,然而后者全年銷量僅有7337臺,根本不值一說,這里就不展開講了。
得益于全新一代雅閣的強勢增長、超跑GK5在下半年的穩健表現,以及全新凌派的增量,廣本2018全年總銷量達到了74萬臺,同比增加5%。
過去,有“日系三強”、“德系雙雄”的說法。2018年,則變成了德日三足鼎立。雅閣成為了2018年中級車市場上最成功的車型之一,銷量十分強勢,到年底甚至直接月銷2萬臺,成為細分市場銷冠。邁騰和凱美瑞的強勢也無需多言,盡管帕薩特的銷量實際上還是細分市場第二名,但上一代B7L實在是賣了太久,實在是沒啥新意,2018年底終于迎來了換代。
小型SUV和小型轎車市場, 其實已經連續多年萎縮了。但為什么本田的繽智、飛度,都能賣得好?本編認為,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這兩款車型都在有限的尺寸里做到了足夠大的空間,實用性是非常強的,在這方面其他競品確實望塵莫及。這個前提之外,才是諸如品牌年輕化、動力之類的因素加成。
當然,本田也有比較失意的車型,榜單末尾的鋒范,現款遠遠比不上上一代成功。究其原因,10萬出頭的緊湊型轎車,真的有太多選擇了,拖家帶口的消費者,在空間、可靠性之外,也會更在意舒適性、內飾外觀的檔次感,這恰恰是鋒范的短板所在。
2018年底上市的全新凌派,銷量表現也非常穩健,這款車也將是廣本今年重要的增長點。
上汽乘用車
上汽乘用車是TOP 15品牌里,同比銷量增長最迅猛的,全年增長接近40%。這主要是得益于MG品牌和榮威新能源車的強勢增長。
上汽名爵全年最強勢的車型莫過于ZS和MG6,說起來也非常的奇怪。MG ZS和MG 6的兄弟車型分別是上汽榮威RX3和榮威i6,但為什么MG品牌的兩款車賣得不錯,而榮威品牌的兩款車完全不行?榮威在國內的知名度還是要比MG高一點吧。
老編認為有幾個原因,首先上汽乘用車的兩個品牌,MG是運動風,榮威是豪華風,前者被馬自達抄襲的造型更加討巧。
另外,榮威的兩款車型定價確實要比MG高,襯托出了MG的性價比。對于手握10萬預算的用戶來說,貴5000就已經很貴了,以MG ZS和榮威RX3的起步定價看,RX3貴了整整1.6萬...雖然動力從1.5L變成了1.6L,從鑄鐵發動機變成了鋁合金發動機,對于買這個價位用戶而言區別也確實不太大。
重點還是說說榮威品牌,憑借出色的設計和內外感官品質,榮威的RX5上市以來獲得了非常多用戶的青睞,在自主品牌SUV陣營,2018年的銷量僅次于車海戰術的H6和吉利博越。不過上汽車型共有的毛病是看起來很好、摸起來不錯、開起來不行。駕駛感受方面的短板相比哈弗H6和吉利博越都要明顯。2019年,吉利博越將會迎來垂直換代,換上全新的CMA平臺,博越的動態層面表現有望再上一個臺階。
榮威i6的月銷量僅有不到4千臺,在吉利帝豪GL月均1.2萬多臺的2018年,堪稱徹底失敗。正因如此,上汽乘用車在2018年底推出了主攻吉利帝豪的,順便想打帝豪GL的車型——榮威i5,從7萬元以內的起步定價看,上汽乘用車已經汲取了盲目自信的教訓,不再與合資品牌盲目攀高,而是放下身段與其他自主品牌正面硬剛。哎,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
批評完了i6和RX5,還是要表揚一下上汽乘用車在新能源領域的建樹。2018全年,上汽兩個品牌的新能源車銷量接近9萬臺,占總銷量的12.28%。這個數據的背后,是上汽新能源車實力的體現。榮威Marvel X,銷量算不上成功,但整車的品質,在自主品牌是一流水準,熱泵空調、優秀的電耗水平等等,都代表了上汽新能源的最高水平。
榮威ei5,作為一款旅行車,上市初期由于僅僅301km的NEDC續航,被編輯團隊稱之為為上海市民農家樂一日游車型,在2018年底進行了續航能力升級,NEDC續航達到了430km,同時提升了快充效率,40分鐘即可充滿80%。ERX5,也就是PHEV版本的RX5,之前的試駕體驗中,我們認為這款車的動力系統銜接非常平順線性、加速也非常迅猛,在自主PHEV車型中是第一梯隊的存在。
東風本田
2018年,東本依靠思域、XR-V和CR-V三款強勢車型,最終獲得了0.9%的微增長,手動滑稽。相比廣本,東本的銷售能力實在是太弱了。
其實回顧東本這些年的變化,不論是廠方還是經銷商,都在過著靠天吃飯的日子。他們的天是什么?是本田。本田欽定了強勢車型,他們就能佛系賣車,沒有的話,就不賣好了。
這些年來,雅閣一直比較厲害,而東本的思鉑睿無人問津。過去,東本可能還有機會吐槽思鉑睿作為歐版雅閣過于運動,不符合中國國情,那可以理解。而今,INSPIRE作為雅閣的雙胞胎兄弟,隔壁雅閣月銷兩萬,它月銷量還沒突破5千。
你問我它叫什么名字?啊,INSPIRE確實就叫INSPIRE,沒有中文名,反正老編是記不住這個車名怎么拼的。
一汽豐田
一豐今年的銷量同比增加3.9%。
一豐的這波增長,并不是因為產品有多強勢,而是趕上了日系崛起的好時機。卡羅拉、RAV4、威馳,都是比較老舊的產品了,沒什么可說的,放到同級看,綜合的產品力也比較一般。
還是期待一下19年下半年的全新一代卡羅拉,以及不知道什么時候國產的全新一代RAV4吧,畢竟TNGA,才是豐田的真信仰。
2019年,本編最期待的還是亞洲龍的到來,想看它上市之后,凱美瑞究竟能優惠多少錢,也想看它能賣多少臺。這個細分市場至少到目前為止,能稱得上成功的僅有君越一款車型。
廣汽豐田
廣豐,應該是2018年車市笑得最開心的廠商實現了同比增長接近40%的好成績,全年銷量突破了58萬臺。
更加可喜可賀的是,大家可以看下廣豐銷量排名前三的車型——凱美瑞、漢蘭達,都是高溢價、印鈔機般的存在。
前者月均銷量超過1.3萬臺,后者更是被廣豐牢牢把持著供需平衡,持續數年來穩在月均銷量8千多臺的水平。
伴隨著全新一代帕薩特、全新一代天籟的到來,以及本田雅閣的正面硬剛,中高級轎車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最近老編聽聞,新一代凱美瑞終于出現了一萬出頭的終端優惠。但其實,老編更建議中意這款車型的值友,再等幾個月,春節以后的淡季,價格可能會更美好。
C-HR和奕澤的月均銷量,都在5千以內,所以稱不上成功。15萬區間的合資SUV,XR-V、繽智、探歌、途岳,其實都非常強。存在實用性短板、定價高昂、配置較低,靠外形和TNGA信仰出道的C-HR兄弟,能到這個銷量已經謝天謝地了。
對了,你們不要老是吐槽福特,拿自主品牌車型去魔改貼標,其實廣汽集團玩這個也很6。
廣汽豐田ix4=純電版傳祺GS4,雙積分規則下,IHS和SPORT HYBIRD都不好使,只能請出自主品牌的臨時工來救場了,但是這么一款續航270km的車型...不推薦大家關注了。
奇瑞汽車
我想,奇瑞內部看到年銷量同比下降2.1%這個結果,應該是松了一口氣的,好歹跑贏了大盤。
今年捷豹路虎徹底不行,捷途這幾萬銷量補上來以后,奇瑞的跌幅才不那么難看,我們重點還是說一說奇瑞品牌本身。
今年全年,奇瑞品牌一款月均銷量過萬的車型都沒有。銷量最大的艾瑞澤5,也是在官降到5萬以內之后,才勉強實現了接近10萬臺的年銷量。
艾瑞澤5,手動擋車型很不錯,自動擋就不推薦大家買了。
艾瑞澤GX、艾瑞澤EX、艾瑞澤5,這么混亂的產品命名體系,消費者認知難度很大,該品牌真是一副吃棗藥丸、破罐破摔的樣子。
瑞虎8,是2018年奇瑞唯一值得一說的車型,外觀造型不錯,內飾品質感不錯,靠體型打壓吉利博越和哈弗H6。
要說國內哪個廠商最愛造品牌,奇瑞說自己第二,也沒人敢說自己是第一。
2018年,奇瑞賣掉了旗下品牌凱翼,又賣掉了旗下品牌觀致,年底又推出了新品牌截圖,哦不,捷途,這輸入法老是要打錯。
2019年,奇瑞還將會推出全新的高端品牌星途,官方宣稱要與WEY和領克一決高下。
啊,一個觀致倒下了,另一個觀致又起來了。賣車干什么?賣品牌多好!
本文是汽車小小值編輯老鄧的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