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汽車集團(青年汽車集團內部消息)
本篇文章為青年汽車(上),共2集~
什么是新能源車?對我們這個國家來說,新能源車是工業發展的一條命脈,而對不少商人來說,卻是想盡辦法也要啃上一口的肥肉,比如之前聊過的眾泰、法拉第未來、賽麟,背后操盤者無一不是此中高手。但回看整個中國汽車發展史,他們的騙術也只算是弟中之弟。
真正的重量級人物,是把一個大家都知道是騙術的騙術,硬生生玩成了“woc不會是真的吧”的天才,這樣的天才,過去四十年只出了兩個,八十年代王洪成水變油,2019年的龐青年水制氫,并且都用作了汽車燃料,虛假的新能源:燒電,真正的新能源:燒水。
但比起王洪成,龐青年和他的青年汽車對中國汽車市場的影響,可遠不止這點騙術。這篇文章,咱們就來聊聊龐青年和他的青年汽車帝國。
大家好我是黃師傅,各位點個贊,系好安全帶拿上手牌,我們開車上二樓。
豪華客車鼻祖
龐青年出生在1958年,家里沒屋又沒田,放過牛,上過山,改裝拖拉機,時速翻一番。
21歲干了個膠帶廠,成了遠近聞名的萬元戶。28歲,這位優秀青年又在浙江最窮的磐安縣,搞出了個全國最大的橡膠廠,年產1500萬套,永久飛鴿自行車,用的全是青年造。后來又干了個保健品廠,把沙棘推向了全國,錢是大大的有。
此時的龐青年雖然長相差了點,但小襯衫一穿,小領帶一扎,放今天絕對是丈母娘夸上天的好青年。雖然文化程度只相當于幼兒園肄業,甚至簽名都要秘書代勞,但龐青年對自己的前程卻有著清晰地規劃,暴發戶只是過場,實業家才是方向。1993年,龐青年把旗下產業打包成了浙江杭通集團,積蓄實力,尋找機會。
龐青年是個會看時局的好青年,九十年代,各地造車新勢力風起云涌,自己的輪胎業務也準備從兩個輪擴展到四個輪,但調研之后發現,輪胎廠擴建和新建整車廠投資差不多,盈利能力可是天差地別,造車!龐青年和汽車領域就此結緣,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
那造什么車呢?還是看時局,1993年,京津塘高速通車,公路客運這個新興概念吸引了龐青年,就干客車,別的都氣籃子。但比起他之前做過的行業,汽車的門檻要高得多,龐青年一沒技術二沒人才,想入局,只能搖人。
恰好此時,北京北方車輛制造廠牽頭,引進了東德頂級豪華客車品牌尼奧普蘭的技術,成立北方尼奧普蘭,今天雖然還在,但初期經營確實稀爛。龐青年抓住機會,1995年花1.2億元收購了北方汽車廠70%股份,二者在金華合資成立北方福來汽車公司,用北方的技術造客車。
但北方技術不行,龐青年技術為零,雙方合作四年時間才賣出8輛車,且質量奇差,不是漏雨就是漏風。龐青年腳一跺心一橫,又花900萬買下北方汽車廠手里30%的股份,北方福來正式成為一家獨立公司,并很快更名為“青年汽車”。
2000年,龐青年又進一步勾搭上了德國尼奧普蘭,雙方合資成立金華尼奧普蘭,并以青年尼奧普蘭作為品牌,短短幾年內,推出了多達71種車型。
當時的尼奧普蘭產品在全球都是頂級,在世紀初的中國市場,屬于是王者后……亂入青銅局。有媒體統計,到2008年,國內130萬元以上的豪華客車中,青年占比71%,200萬元以上的,青年幾乎包圓,北京奧運會的800輛客車訂單中,青年汽車獨占500輛,。可以說是屁股后面掛暖壺,有一定水平。
怎么理解這個比例呢?雖然對客車領域我不太懂,但當年我在哈爾濱上學時,沒少坐過回家的大客車,就連我們那個小地方都能看見凸嘴的尼奧普蘭,稱王稱霸了屬于是。
在那幾年,龐青年和他的青年汽車榮譽加身,風光無限,甚至錯把尼奧普蘭的技術和實力當成自己的,有些膨脹,又想著繼續擴大戰果。恰好2001年,德國man集團收購了尼奧普蘭,就是那個造卡車的真正的man。
2004年,青年汽車順理成章的成了當時德國man卡車在中國唯一的全面戰略合作伙伴,成立青年曼卡。說來也巧,青年汽車的英文名就是youngman,又找上了man,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龐青年想的是,借用man的技術,用進口品質國產價格,在重卡市場復制豪華客車的成功。但今時不同往日,且不論man在國內已經和陜汽有了合作,解放、東風、重汽這些老牌廠商也不答應。青年曼卡慢慢到了一個尷尬的位置,性價比不如國產,不是進口身份又進不去大公司的采購名單,銷量也越來越拉,直到最后銷聲匿跡。
但重卡的失利,并沒對龐青年產生多大打擊,因為他的主要精力,已經被轎車和騙補消耗的差不多了。
接下來的故事移步青年汽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