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發展史(新能源汽車發展史視頻)
電動汽車(EV:純電驅動的汽車)是目前汽車市場的主流,也是各大車企的發展重點,和電動汽車相關的電池、電機和電控等產業,近幾年也發展得如火如荼。
其實電動汽車并不是近些年才出現的新型產物,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30年代,存在已經一個多世紀,也曾紅極一時,比燃油汽車的歷史更長,出現的也更早。
第一階段:出現和發展
電動汽車的誕生離不開很多科學家和工程師的貢獻,世界上第一臺電動汽車主要由兩代人共同完成。
1828年,匈牙利工程師耶德利克在實驗室完成電傳裝置,發明了第一臺直流發電機。后經美國人安德森改良,第一臺電動車在1832到1839年之間正式面世。這輛電動車所用的蓄電池比較簡單,不可再充。
1859年,法國物理學家普蘭特發明了鉛酸蓄電池,這是電動汽車從試驗模型走向實用化的重要節點。
1873年,英國人戴維森制造出第一輛實用的四輪電動汽車,比卡爾本茨于1886年公開測試的第一輛內燃機汽車還要早13年左右。
1884年英國街頭
第二階段:熱潮與衰落
1896年,美國一電氣公司意識到推廣充電設施的重要性,提出了給電動汽車換電池的服務。該服務從1910年開始,持續了15年,以“換電”代替“加油”,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民用車“換電站”。
19世紀90年代末和20世紀初,人們對于電動汽車的熱愛達到了頂峰。
20世紀初的紐約市第五大道
當時燃油車還在用外燃機技術,不僅噪音大,還往外冒黑煙,對于消費者來講并不是首選。電動汽車憑借著價格更低、操作簡單、速度較快、安靜等優點,迅速在市場得到認可。
1900年,歐美出售的4200輛汽車中,40%是蒸汽機車,38%是電動汽車,剩下的22%才是燃油汽車。1915年,僅美國的電動汽車保有量,已達50000輛之多,電動車市場占有率一度高出燃油車16%。
到20世紀20年代,在燃油車的迅速發展及使用環境越來越苛刻的雙重夾擊下,燃油車逐漸取代了電動汽車。
美國各地涌出的汽油加油站之一
電動汽車被取代內因:
?電動汽車進入瓶頸期,蓄電池技術停滯,制造成本依然較高。
電動汽車被取代外因:
?內燃機技術有了革命性的改良,尤其是可靠性的提升。
?石油開采技術進步,產量飛速增長,汽油成本下降,加油方便,耗時短。
?城市化進程對續航里程要求更高,當時電動車續航較短,而汽油車更適合長距離行駛。燃油車的成本優勢開始真正顯現。
從1920年代到90年代前,電動汽車基本在全球汽車市場消失。
第三階段:突破與崛起
隨著燃油車大量使用,直到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初的三大石油危機爆發和環保意識的崛起,人們又逐漸開始展開新能源話題,包括電動汽車。但是,這距離上次電動汽車的輝煌已有近70年的空白時間。
由此,電動汽車又重回大眾視野,開始了一段新的發展歷程。許多汽車制造商開始探索替代燃料汽車的選擇。但由于當時電池性能受限及成本的居高不下,在短時間的熱潮過后,電動汽車似乎又陷入了一個新的瓶頸。
現代電動汽車的真正崛起并沒有想象中的容易,這一切的大前提是1990年鋰離子電池的出現,在長達二十余年的研發中,人類可謂是突破了無數的物理極限,由此重啟了電動汽車的發展。
進入21世紀后,車用電池、電機和控制系統等技術進步極大地推動了電動汽車的市場化,提高了電力利用率,降低了成本。另外,商業化鋰電池取代了鉛酸電池,前者能量密度更高,更輕,循環壽命更長,充電速度更快。
到現在,各個國家對電動汽車扶持力度逐步增加,加之一些標桿企業、跨越性新產品的面世和資本力量的加入等諸多因素推動,電動車的發展終于迎來了其誕生百年后真正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