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有輻射嗎—電動汽車有輻射嗎對人體有害嗎知乎
“開電動汽車會禿頭”的說法,最早出現在2012年6月劉大江等人在《瞭望東方周刊》上面發表的文章《深圳飆車致死案追蹤:三問比亞迪事故電動車》里面。
文章里面提到:記者在深圳采訪期間,不少出租車司機反映電動車有輻射,可能會造成脫發。而且記者發現有位司機的頭發稀疏。
聽著雖然是嚇人,其實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因為電動汽車實際的輻射遠低于國標,而且目前的科學研究也證明不了輻射會讓人禿頭。
在分析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得知道:電動汽車的輻射是哪一種輻射。
就好像:感冒也分成風熱感冒、風寒感冒、病毒性感冒,弄明白是哪種感冒才能對癥下藥,對不對?
長安大學薛俊超有篇碩士論文,分享給你,《純電動汽車車內電磁輻射仿真與試驗》,里面講到。
電動汽車相對于傳統汽車有更加復雜的電氣系統,電是其唯一的驅動能源。
相互連接的電氣設備工作時候,會向外界產生電磁輻射,使得電動汽車車內的輻射環境更加復雜。
簡單來講:電動汽車以電為主,主要的輻射是電磁輻射。
電磁輻射,參考國標GB/T 29259-2012《道路車輛 電磁兼容術語》的定義:是電磁能量以電磁波的形式,由源發射到空間和(或)在空間傳播的電磁現象。
通俗點講就是:你往水里面扔塊石頭,不是會產生一圈圈的波浪那個樣子的嗎?就差不多是那個感覺。
大家平時接觸的,比如:4G/5G信號、Wi-Fi信號、微波爐里的微波,都是屬于電磁輻射。
了解個大概之后,我們回到“電動汽車輻射會讓人禿頭”這個問題上。
- 一些電動汽車的輻射,甚至比汽油車還少
首先,很多人覺得電動汽車有大電池、大電機,車里的輻射應該也很大,事實其實是相反的。
參考中汽研主導的“C-AHI中國汽車健康指數”測評,里面有一項“車輛電磁輻射(EMR)”,就是測汽車輻射量的。
參考它們的打分標準,要在車子勻速、急加減速和通信狀態下,實測中控區域和乘員頭部、胸部、襠部、腳部的輻射量。
得分100分,就代表“實測值小于國標(GB 8702-2014《電磁環境控制限值》)的1/10”;得分50分,代表“實測值是國標的1/10到1/2”。
也就是說:分值越高,輻射是越少的。
截至2020年,C-AHI測試過5款電動汽車、1款增程式混動車,得分在87.75分到100分之間。
而對比很多汽油車,像現代菲斯塔、三菱歐藍德,它們反而都是低于86分的,還沒電動汽車分數高。
說明有些電動汽車比汽油車的輻射還小一點,這樣的結果可以說是有點反常識了。
除了“C-AHI”這種官方機構,民間也是有不少朋友做過類似的測試的。
比如說:2018年,某動邦網站找了市面上常見的北汽00、吉利帝豪EV300、比亞迪e5、榮威ERX5等等。
一共11款售價在7.3萬到42.3萬的電動汽車做了個實測。
發現即使是輻射最多的車型,輻射值最高也只是國標的1/9。
這些測試都說明:電動汽車的電磁輻射確實是很少,是沒有我們想象中這么嚇人的。
- 目前證明不了電磁輻射和特定疾病有聯系
再來就是:目前的科學研究也證明不了電動車的輻射會讓人禿頭。
張震在《電力與能源》期刊上面發表了一篇論文,《世界衛生組織關于電磁環境與健康的公共信息》。
里面有講到:世界衛生組織開展過“國際電磁場計劃”,有60多個國家和11個國際權威組織參與。
指出現有的環境當中的電場和磁場(包括輸變電設施、用電設備等等)的健康風險是弱的,沒必要降低現有的曝露標準限值。
簡單講就是:大家日常生活中的電磁輻射其實就很少,目前的限值也是足夠嚴格的,不用擔心健康問題。
馮加武等人在《環境與健康雜志》上面發表了篇論文,《電磁輻射健康效應流行病學研究進展》,上面也講到過。
電磁輻射流行病學調查方法在近年來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是各種研究設計中存在的很多不容忽視的問題尚沒有有效解決。
目前電磁輻射健康效應研究現狀,并不能確定一個特定的輻射暴露和一種特定的疾病之間存在聯系。
也就是說:雖然有人想證明日常的電磁輻射有害,但實驗有可能做得不算是最細心,結果也不見得是特別地靠譜。
所以說,目前還證明不了日常的電磁輻射會讓人得病。
你看,不是“會禿頭”了,是“讓人得病”這么大的范疇,現在還沒有證明得出來,那自然科學依據是說不上。
最后總結一下,“開電動汽車會禿頭”這個說法,聽著嚇人,但經過分析,我們知道電動汽車的電磁輻射是遠少于國標的,甚至很多汽油車還比電動車高一點。
而且目前的科學和流行病學研究也證明不了電動汽車的輻射會讓人禿頭,所以大家不必擔心電動汽車的輻射問題。
說到電動汽車,除了擔心輻射之外,還有人擔心電動汽車都是虛標續航來“騙補”的,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電動汽車是不是所謂的“騙局”?
不少電動汽車其實賣得不便宜的,那一輛10萬塊錢的電動汽車,它的成本到底是多少?會不會就真的像網上面說的那種“買電池送汽車”了?
萬一原裝電池壞掉了,換個新的要多少錢?如果用個2、3年,二手車去賣的時候,保值率這還怎么算呢?
- 關鍵詞:電動車
想要知道這些很簡單,關注「備胎說車」,回復關鍵詞「電動車」就可以了。
每天會給你一段汽車實用小干貨,文字、音頻、視頻都有,挑你自己喜歡的版本就可以了,「備胎說車」等你來玩哦。
參考文獻
[1] 劉大江,彭勇.深圳飆車致死案追蹤:三問比亞迪事故電動車[J].瞭望東方周刊.2012.
[2] 薛俊超.純電動汽車車內電磁輻射仿真與試驗[D].長安大學,2018.
[3] GB/T 29259-2012.道路車輛 電磁兼容術語[S].
[4] C-AHI中國汽車健康指數
[5] 張震.世界衛生組織關于電磁環境與健康的公共信息[J].電力與能源,2012.
[6] 馮加武,彭曉武.電磁輻射健康效應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環境與健康雜志,2013.
[7] 電動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