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節能,汽車節能技術與原理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是一個專門為世界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設立的節日,在中國,每年汽車燃燒掉的燃油約占全國燃油總產量的50%,伴隨著汽車發動機轟鳴,越來越多的污染物和二氧化碳被排放到大氣中。
隨著近年來,中國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大量車企獲得快速發展,但與此同時,環保節能也成了車企面臨的首要挑戰之一。目前,各種各樣的環保節能政策讓汽車廠商疲于應付的同時,也讓新上市車型越來越環保節能了。
今天,就讓小編和大家聊一聊汽車環保節能這事兒。
“CAFC+NEV”雙積分政策
可能很多人都聽說車企“雙積分”,但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雙積分”政策的全稱——《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
“雙積分”指的是‘CAFC’和‘NEV’,是這個政策里的兩個重要指標,我們先來說說‘CAFC’。
‘CAFC’的含義是油耗積分,從讀音上看,‘CAFC’像極了‘cafe’,所以‘CAFC’也被戲稱為“咖啡法規”,但對于車企來說這絕對不是一杯提神醒腦的“咖啡”。
為什么現在三缸車越來越多?
為什么車企要一門心思的做油電混動?
為什么“六缸”機越來越少?
……
其實,這都拜工信部的這杯“咖啡”所賜。
‘CAFC’的計算有一套復雜的公式。
看不懂沒關系,因為我也看不懂
‘CAFC’簡單來說就是,車企生產或者進口的所有乘用車,平均油耗都必須控制在目標值以內,如果沒有達到要求,則全年‘CAFC’積分都將為負分,而且,汽車生產的越多,則分數越低!
2019年‘CAFC’平均油耗目標值是5.5L/100km,而到了2020年后,這個數值將低于5L/100km,而且數值降幅會逐年增加。
如果我是車企,聽到這個消息,我的感受就是……
‘CAFC’之下,車企都拼命研發“小而省”的發動機,因此,這幾年國產發動機熱效率飛速提高,而合資品牌也紛紛把自己最先進的發動機率先引入中國大陸,這也和‘CAFC’有很大的關系。
豐田Dynamic Force系列發動機
另外,‘CAFC’直接沖擊的就是汽車廠商的各種大排量和運動型車,所以,這些車提前謝幕了:
不想走的,也都為了降低油耗,把發動機排量改小:
捷豹XFL旗艦車型用2.0T高功率發動機取代了3.0T V6發動機,Jeep牧馬人則全系采用了2.0T發動機取代了“大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
如果,一家車企的燃油車平均油耗難以達到目標值,同時又不甘心繳納巨額罰款,那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增加新能源汽車的產量。
不管你對新能源持什么樣的看法,但電動驅動的車輛能源利用效率高是絕對的(就算目前國內大部分發電量由火電提供,但純電汽車的整體能源利用效率依然高于燃油汽車),另外,純電動汽車基本不排放污染物。
車企每生產一輛純電、插電混動或燃料電池車型都可以換取相應的新能源積分,以抵消在燃油車方面的負分。這就是‘NEV’——新能源積分。
另外車企的“雙積分”是可以交易的,如果車企的“雙積分”為正數,那這些積分可以留在下一年使用,或將積分賣給”雙積分“負分的車企。
但是如果一家車企既無法降低燃油車油耗,又沒有生產足夠的新能源車,而且還不愿意買其他車企的積分,那我們只能用有錢任性來理解了。
其實,車企中真不缺這樣的土豪,在2018年的“雙積分”公告中,捷豹路虎中國的“雙積分”為-53463分,這樣的分值理論上需要生產2萬多臺插電混合動力車型才能歸零……
當然,在雙政策實行過程中,也有部分壞同學鉆了政策的空子,他們通過傾銷低質量、低續航、低價格的新能源車產品換取積分,再兜售給其他車企。
但很快,國家就出臺了政策,對新能源車續航與能量密度等作出了更高要求,所以,想鉆空子的就死了這條心吧。
國六排放標準
“雙積分”已經讓車企壓力山大,但“老鼠拉木锨,大頭在后頭” ——讓車企更崩潰的國六排放標準,馬上就要實施了。
國六a是國五到國六的過渡階段,在正式階段的國六b標準中,汽車發動機尾氣中CO、NMHC和NOx等污染物僅是目前國五標準的一半,而國六b柴油機的NOx低于國五標準的20%!
國六可謂是全球最嚴苛的汽車排放標準之一,讓一堆國際頂尖車企都吃不消,哪怕是本田這樣“發動機廠”。
L15B是飛度的“神機”,盡管這款發動機已夠先進、夠省油,但奈何無法改進到符合國六標準,新一代飛度不得不采用新的1.0T發動機。
下一代飛度將采用1.0T發動機,新車將于2019年秋季亮相。
而在奧迪這邊,RS 4和RS 5都不得不推遲上市,老老實實回家把發動機升級國六。另外,國六發動機研發成本高,新上市的奧迪A4L入門版不得不拋棄1.4T發動機,轉而采用了縮減功率的2.0T發動機,
在成本方面,國六發動機比國五發動機高了很多,但售價上,國五和國六車型的售價基本一致。畢竟,提升汽車環保性能本身就是車企的義務。而對于消費者而言,建立較強的環保意識卻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
寫在最后
世界地球日,全球各地的人們通過少開一天車、關燈一小時的活動來表達對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的認同。對于大部分汽車消費者而言,要不是因為各種排放限制政策,買車時,我們幾乎不會想到環保問題,其實在我們付出的購車款中,有很大一部分用于汽車環保性能的提升,而對于汽車廠商而言,他們無時無刻不面臨著節能環保問題的挑戰。
目前,汽車依然是重要的能源消耗品和污染來源,就如同我們在買保險時愿意將“三者”買到最高一級,而對于我們“綠水青天”的未來,在汽車消費中,我們是不是可以多承擔一部分環保責任呢?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