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面臨挑戰 日央行首當其沖
(原標題: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面臨挑戰日央行首當其沖)
縱觀當前全球各主要央行貨幣政策,已有跡象顯示,僅依靠超寬松的貨幣政策難以支撐本國以及全球經濟復蘇,對發達經濟體來說更是如此。美聯儲內部對何時加息依舊爭論不休,分歧有逐漸擴大之勢。澳大利亞央行和加拿大央行在最近一次的貨幣政策會議上均選擇維持當前利率不變。加拿大央行行長波洛茲表示,加拿大經濟正從動蕩中恢復,預計將在下半年出現反彈,現在無需負利率。
與此同時,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依舊深陷低通脹的泥沼之中,負利率政策和資產購買計劃的實施效果遠低于預期。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何塞·德格雷戈里奧于近日發表文章稱,當前發達經濟體所采取的貨幣政策面臨兩大難題:在負利率政策經常被提及的情況下,政策制定者將如何看待未來的貨幣政策以及采用何種工具可以增強貨幣政策刺激效果。德格雷戈里奧認為,在全球經濟低迷的環境下,提振經濟的關鍵在于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搭配使用。
當前,全球各主要國家央行均在為如何制定貨幣政策以刺激本國經濟而絞盡腦汁。在發達經濟體陣營中,以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為代表的負利率和資產購買政策成為了市場爭論的焦點。德格雷戈里奧指出,盡管量化寬松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壓低了借貸成本,但當前央行資產負債表的擴張似乎已經接近極限,非常規的貨幣政策已開始扭曲金融市場。據彭博社報道,全球最大的10家央行資產規模已達到21.4萬億美元,相當于全球經濟體量的三成,比2008年9月中旬規模量翻了一倍。而日本央行和歐洲央行自去年底至今的資產合計已擴大2.1萬億美元。
然而,龐大的資產規模并未阻擋住日本央行進一步購債的腳步。日本央行于9月的貨幣政策會議上引入了“新QQE”政策,并稱國債的購買量將隨情況而定,80億日元的購買規模將上下浮動,以達到長期利率目標。此外,日央行放棄了所持日本國債平均期限目標,保留了購買更多期限國債的可能性。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也曾多次表示,日本央行仍有加碼貨幣刺激政策的空間,并且無意在短期內縮減購債計劃。相比之下,歐洲央行對于資產購買的態度更偏謹慎。歐洲央行并未在10月貨幣政策會議上延長資產購買計劃,其行長德拉吉表示并不會突然停止資產購買,但在10月例會上也并未針對延長資產購買計劃而展開討論。
另外,在負利率政策方面,德格雷戈里奧認為,當前還并不能肯定負利率是否是有效刺激經濟的政策工具。銀行的盈利能力和商業模式在負利率政策下均面臨著壓力,整個銀行產品的定價受到影響。有經濟學家表示,若繼續實施負利率政策,或將有可能對經濟造成緊縮效應。然而,也有分析人士認為,負利率只是一個政策工具,并不具有普遍適用性,但在降低利差、鼓勵購買更高風險資產以及調整匯率方面符合預期,負利率政策是有效果的,并且影響是可預測的。
事實上,在沒有更加有效和可靠的貨幣工具和政策之前,如何增強當前貨幣政策效果則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在實施超寬松貨幣政策一段時間后,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依然無法使其通脹水平達到預期目標。德格雷戈里奧認為,提高央行通脹目標、采用價格水平目標和名義GDP目標都可以幫助實現央行達到預期通脹水平。然而,無論采用以上哪種方法,均需要令價格和工資制定者相信通脹確實將上升。但由于央行的政策聲明并不足以使市場相信其完成目標的能力,因此達到這個效果并不容易。
日本央行在其9月貨幣政策會議上推出了非通脹超調機制,承諾將擴大基礎貨幣直至通脹率實現2%的目標,并且穩定在2%之上,以加強通脹預期形成當中的前瞻機制,并試圖通過提振市場對于日本長期通脹的預期來幫助達成2%的通脹目標。
在德格雷戈里奧看來,改變通脹目標會使央行面臨更多挑戰。一方面,改變通脹目標成本較大,易造成物價波動的潛在風險;另一方面,一旦央行沒有達到更穩定的通脹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