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四大措施力促電子商務信用建設
中國網財經10月25日訊今日,發改委在中配樓三層大會議室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雙11”電子商務信用建設有關情況。發改委副秘書長許昆林表示,今年11·11電子商務信用建設活動共采取了四方面的措施。
一是共同簽署信用承諾。11·11之前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百度糯米、奇虎360、蘇寧易購、唯品會、亞馬遜、當當網、中糧我買網、58同城等11家主要電商企業共同簽署《守信踐約書》,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媒體監督、行業監督、社會監督和政府監督,由信用中國網站統一發布,同時推廣自各大主流媒體,督促主要電商加強自律和平臺監管,引導電商企業嚴守質量誠信、價格誠信、物流誠信、支付誠信和售后服務誠信,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低價優質的商品和服務,為11·11電子商務活動營造誠實守信的良好氛圍。
二是開展信用風險預警和評估。利用大數據分析11·11歷年電子商務數據及失信行為記錄,電子商務發展趨勢,研判新形勢下電子商務領域信用風險點和隱患點,提出規避和控制電子商務領域信用風險的應對措施,發布11·11電子商務領域信用風險預警報告,以便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護誠信電商相關企業利益,保護公平競爭秩序。11·11活動結束后,重點對電子商務活動中的失信行為進行跟蹤監測和測評分析,對網絡促銷活動期間開展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情況進行總結,公布失信聯合懲戒、守信聯合激勵的典型案例,同時提出整改措施和政策建議。預警報告和評估報告依托信用中國網站及主要媒體向社會公開。
三、實施反“炒信”信息共享。發揮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的總樞紐和信用中國網站的總窗口作用,發布涉電子商務的受懲黑名單,在信用中國網站進行公示,供社會各界參考使用。聯合推進電子商務及分享經濟領域反“炒信”信息共享。會同人民銀行、中央網信辦、商務部、質檢總局等部門共同簽署《關于對電子商務及分享經濟領域“炒信”行為相關失信主體實施聯合懲戒的行動計劃》,實施反“炒信”信息共享機制和聯合懲戒措施,利用大數據和加強監測監控,規范網絡交易行為,提升交易主體信用真實度,維護信用秩序,凈化市撤境,支持阿里巴巴、騰訊、京東、58同城、滴滴出行、百度糯米、奇虎360、順豐速運等八家企業建立反“炒信”信息共享機制,并聯合開展反“炒信”行動,對“炒信”活動進行專項整治。
四、建立信息共享機制。9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28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進一步健全相關領域實名登記制度的總體方案》。電子商務平臺要積極推進帳號實名制認證,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居民身分證號碼為基礎,與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進行數據比對和約定交換,基于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建立電子商務及分享經濟領域“炒信”行為聯合懲戒子系統。建立共享并定期更新“炒信”黑名單,創新聯合獎懲工作機制,逐步開展線上線下聯合失信懲戒和守信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