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957年11月16日,中國第一個專門研究導彈控制系統的研究院——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正式成立,這就是二院的前身。
1960年,祖國的地平線上,飛起了中國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導彈東風一號,導彈的“大腦”——其控制系統正是來自二院的設計;1967年,二院自行研制的防空導彈——紅旗二號,擊落入侵的U—2高空偵察機,捍衛了祖國領空的尊嚴。
小衛星智能生產線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 供圖20世紀80年代后,二院先后設計研制中國第一型固體潛地戰略彈道導彈巨浪一號和首型第二代防空導彈武器系統紅旗七號,填補了中國國防領域的多項空白。
經過多年研制,第三代防空導彈武器系統完成設計定型,標志著中國防空導彈研制試驗水平跨入世界先進行列,是中國地空導彈研制歷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在慶祝新中國成立35周年、50周年、60周年、70周年,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和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等閱兵儀式上,二院研制生產的多型先進防空導彈武器系統精彩“亮劍”。
在研制精良裝備的同時,二院加速推進產業化發展,持續優化區域布局戰略,推進“百億產業集群化發展工程”,利用在探測跟蹤、指揮控制、制導控制等領域的技術優勢,爭做現代產業鏈“鏈長”。
二院圍繞國家航天重大工程、民用航天、商業航天等領域布局航天產業。交會對接微波雷達多次助力天宮和神舟完成“太空之吻”,中國首條小衛星智能生產線首星下線,星載原子鐘、尿處理子系統等多型產品助力載人航天、火星探測、北斗導航等國家重大航天工程任務圓滿完成。
發揮計算機技術總體單位優勢,二院全力進軍信創產業。開發以“天熠”品牌為代表的桌面終端、辦公應用系統等軟硬件產品,市場占有率全國領先,進一步鞏固信創領域領軍地位。設立首個國家級政法智能化創新中心,開拓智能技術服務國家政法領域主戰場。
智慧產業聚焦智慧公共安全和智慧園區兩大子集群,構建“兩圈三層”發展格局。作為重大賽事活動安保項目總承包商,二院完成了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博鰲亞洲論壇、北京冬奧會等國家重大活動的安保任務,并與國內數十個城市合作,多個智慧城市項目建設模式和運營水平國內領先。
在雷達產業領域,二院持續做強做優做大預警、氣象等支柱產業。預警雷達實現從單一產品擴展到系列化產品,氣象雷達、自動氣象站等多型氣象產品為北京冬奧會氣象觀測提供“百米級、分鐘級”數據服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