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新網南寧6月2日電 (林浩 張蕾)6月2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義芳介紹,2022年以來,廣西法院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面加強環境資源審判工作,用法治力量筑牢南方生態安全屏障。
廣西環境資源審判新聞發布會當天在南寧市召開,會議通報廣西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情況,并發布一批典型案例。義芳在會上介紹,2022年以來,廣西法院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保護的系統觀念,充分發揮司法審判職能作用,不斷加強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力度,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2022年,廣西法院審結各類環境資源案件10040件,判處生態修復金7627萬元人民幣,補種復綠45萬平方米,增殖放流10萬尾魚苗。
圖為漁政機關沒收的涉案“三無”漁船及禁用漁具拖曳泵吸耙刺?!V西高院供圖同時,廣西法院堅持生態修復理念,探索構建“生態司法+綠色矯正”機制,以多樣化替代性方式讓被告人積極承擔環境修復責任。其中,陸川縣人民法院發出廣西首份《生態服務令》,要求犯失火罪的被告人在緩刑考驗期內按質按量完成森林防火巡查任務,讓“毀林人”變成“護林人”。
廣西法院堅持司法服務前移,開展環境資源訴源治理,防范化解生態環境風險。北海市海城區人民法院潿洲生態旅游法庭高效化解島民、游客各類糾紛,打造“訴源治理+生態”的“潿洲經驗”;柳州市柳北區法院針對管轄區域土地山林權屬糾紛多發的特點,設立生態環境資源行政爭議調解工作站。
此外,廣西法院持續深化協調聯動機制,加強重點流域生態保護,探索跨域司法協作,通過建立漓江流域全方位司法協作機制,設立賀江流域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省際聯絡站,構建“1+1+N”生態環境多元化解糾紛機制,依法嚴厲打擊涉水生態環境領域違法犯罪活動。
2022年6月,廣西高院與生態環境、檢察、公安、司法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的意見》,構建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無縫銜接體系,形成依法懲治環境違法犯罪的強大合力。
圖為賀州市八步區法院打擊挖掘古墓葬犯罪分子,守護東周文物安全獲贈錦旗?!V西高院供圖加強審判隊伍專業化建設方面,廣西法院扎實推進廣西龍脊梯田國家濕地公園生態環境保護巡回法庭、鳳山地質公園環境資源巡回法庭、邕江源·三江口生態環境資源保護巡回法庭等環境資源審判機構專門化建設,打造特色化環境資源法庭。截至2022年,廣西法院共成立環境資源審判巡回法庭、環境資源審判團隊或環境資源審判合議庭262個。
廣西高院環境資源審判庭庭長蔣太仁介紹,當天發布的14個典型案例,涵蓋環境資源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各類型,涉及盜掘古墓葬、倒賣文物,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非法采礦、非法占用農用地,環境污染責任糾紛以及環境污染行政處罰糾紛等領域,集中體現了廣西法院環境資源審判的鮮明特色、專業要求和功能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