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開頭電話接了的后果—170開頭是哪家催債公司
這兩天,一個號稱是警方的內部提醒傳遍網絡。內容是這樣的:
在這個手機不離手的世界,請記住并告訴親友們以下六個“一律”:(1)接電話,遇到陌生人,只要一談到銀行卡,一律掛掉;(2)只要一談到中獎,一律掛掉;(3)只要一談到公檢法稅務或領導干部的,一律掛掉;(4)所有短信,但凡讓我點擊鏈接的,一律刪掉;(5)微信不認識的人發來的鏈接,一律不點;(6)所有不熟悉的170開頭的電話一律不接。
這兩年,電信詐騙高發,而且是屢禁不止,破產率極低且非常艱難,所以,很多人對接打電話和接收短信都犯了恐懼癥,也由此給整個社會的信任感帶來了空前的危機。這個六個一律就是典型的社會自我保護行為。
前面五個一都屬于典型的詐騙手法的應對,只要不被忽悠,將大大降低被詐騙的風險,可最后“所有不熟悉的170開頭的電話一律不接”卻讓虛擬運營商很受傷。
170號段是虛擬運營商獲得的第一批移動電話號碼,被分配給了數十家虛擬運營商,目前應該有超過千萬的使用量。如果所有不熟悉的170開頭的電話一律不接,等于是宣判了170號碼死刑,也會給虛擬運營商的業務發展和客戶保有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從170到171,都被詐騙分子盯上了
在發展初期,部分虛擬運營商為了快速發展,并沒有很好的執行實名制政策,特別是推出的各種無限制無漫游無長途等的消費模式,變相給詐騙分子降低了成本,也給詐騙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使170、171號段成電信詐騙重災區。
廈門市反詐騙中心數據顯示,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使用170、171號段實施詐騙的警情呈持續上升趨勢。2015年7月占電話總數的15.14%,2016年3月上升至32.73%。170和171號段實施詐騙的警情主要有發送木馬鏈接、冒充親友領導、購車退稅、商品交易及信用卡詐騙。一份監控數據也顯示,過去三個月某品牌手機用戶共標記了21666個歸屬地為合肥的詐騙電話,其中3271個屬于170號段,占到了總數的15%左右。
更為嚴重的是,隨著虛擬運營商放號的延伸,更多的詐騙電話開始盯上新號段。171號段于2016年1月正式投入虛擬運營商使用,通過監測發現,171號段詐騙電話從3月4日開始就有非常明顯的拉升,到了7日開始就逐天的往上升,并且在15日達到最新的高點,影響人數達73萬。3月16日之后的數據增長幅度更加大,影響人數達100萬以上。可以這樣講,騙子從2016年3月份已經從170號段慢慢轉移到171號段上來實施詐騙,且增長速度非常快。
官方和商家都在行動,詐騙電話將被嚴打
工信部近期下發了《關于加強規范管理,促進移動通信轉售業務健康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基礎電信企業對于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轉售企業,暫停分配新號碼資源。工信部出臺這份文件,目的在于打擊電信詐騙。工信部還要求虛擬運營商在一個月內完成用戶身份信息補登記等工作。工信部約談了3家實名制落實不到位的虛擬運營商,責成他們立即進行整改,今年以來已經向實名制落實不到位的16家違規企業下發了整改通知。
一些虛擬運營商抱怨自身管理能力有限權限也不足,造成號碼監管真空。因此,工信部通知要求基礎電信企業承擔起網絡運營的主體責任,與轉售企業簽訂授權委托協議,將轉售號碼納入自身防治垃圾短信、騷擾電話和通訊信息詐騙治理體系。
不過,我們也應該看到,虛擬運營商已經積極行動起來,未來將徹底改變170號碼的尷尬。虛擬運營商中用戶最多的蘇州蝸牛與蘇州市公安局下屬機構蘇州市反通信網絡詐騙中心合作建立了國內虛擬運營商行業首個“警企合作反通信網絡詐騙合作機制”。通過該合作機制,互通信息,對不法分子使用170、171電話號碼實施通信詐騙的規律和特點,進行定期研判,開展針對性的打擊工作。
此外,遠特信時空宣布四大舉措推進實名制認證,如發布電話用戶信息登記與保護管理辦法、開展暗訪巡查實行逐級負責制度、加大懲處力度等;阿里通信宣布建立協查機制,非授權渠道售卡可舉報;分享通信成立專門執行小組,開展自查自糾等。
虛擬運營商的正式牌照即將發放,而這個時候170號碼暴露出來的問題顯然會大大影響行業改革推進的信心,此前獲得試運營的虛擬運營商們也會有一些被淘汰出局。隨著行業的正規化發展越來越扎實,170號碼也將逐漸遠離詐騙分子的目光,老百姓又可以放心的接聽170開頭的手機電話了。
【每日一文,超過十年,歡迎業界讀者溝通交流,請微博 @馬繼華 或加微信公眾號“北國騎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