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形式與政策論文_大三形勢與政策四個專題及其內容
2020年來了,大四學生即將面對畢業季,大三學生也到了一個重要的抉擇路口。
考研、就業、考公是許多大學生畢業后的選擇。2020年研究生考試也結束了,報考人數達到341萬之多,競爭越來越大。
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分析一下考研、直接就業、考公務員等大學畢業后的3大出路利弊。
考研
【利】
01考上好學校后,有更大的平臺,更好的學術環境;
02 2-3年研究生學習,自己的專業技能更強,畢業后相比本科生工資也高一些;
03某些本科學校、學歷不是很好的同學,考上研后可以更上一個層次,有利于未來發展。
【弊】
畢竟研究生報考300多萬人,每年錄取不到100萬,這樣意味著有60-70%的人不會被錄取,如果考不上,還是得去找工作或考公務員,不過這時候大公司09-11月校招基本已經結束,等到第二年春招,找到好工作的幾率就更低了。
也有部分同學研究生畢業后,在找工作時,還是選擇了考公務員。
直接就業
【利】
有句話是這么說的,“大四不考研,每天像過年”,的確如果直接就業,心理壓力會小很多,也有大把時間來做自己之前想做而沒有時間做的事。
只要在09-11月求職高峰期找到一份工作,第二年把畢業論文搞定能夠順利畢業就ok了。
【弊】
如果本科學校不是很好,或者專業技能不過硬,沒有拿得出手的證書,那么找工作時自己的選擇也不是那么多。
找到一份好工作當然也是非常困難的。工資也不是那么高,公司發展前景也不是那么好,對自己未來職業發展也有一定影響。
考公務員
如果大家考研失敗了不想二戰,或者對自己找的工作不滿意,想有更好的發展,那么公務員其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僅能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在這個崗位上也能實現自己的價值。
如果你還是應屆畢業生,那么考公務員也有非常大的優勢。
每年會有幾十萬的考生在后悔自己錯過了應屆畢業生考公的機會。
應屆畢業生考公優勢:
01公務員招考的學歷是大專及以上。
公務員考試是除了高考外第二個非常公平的考試機會了。由于嚴格的考試流程,和嚴厲的懲罰制度,公務員只能憑實力說話。
無論你是大專生、本科生、研究生,考場上都是平等的。所以你只要在備考時比別人多努力一點,考場上發揮好一些,那么下一個上岸的、被羨慕的人,就會是你。
02學習能力強,時間充足。
國考和省考很多不錯的崗位,只針對應屆生。在報名時,就能幫你篩掉一些競爭對手。
同時,應屆畢業生有很多充足的學習時間,且學習能力比較強,這兩者結合起來,就比很多在職備考的人有優勢多了。
03想考哪里考哪里,不限制戶籍。
公務員考試對于應屆生來說,是不限制戶籍的,也就是你想報考哪個省份都可以。同時還會幫助你落戶。假設你考上了北京公務員,就可以直接落戶北京。北京戶籍,可是值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的。
04年齡優勢明顯
很多人是研究生畢業后,或者是工作幾年后才決定考公的,當上公務員時已經近30歲,在晉升方面,相比剛畢業就是公務員的人遲了好幾年。所以提早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會比別人走的快很多。
當然考上公務員的難度那也是不低的,競爭非常大,很多崗位據說是幾千人報考,才錄取1-2人的。如果你有考公的想法,就盡快實踐吧,早點準備。
#互動環節#
你畢業后的選擇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