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六號外觀圖片;神舟16號
點火升空,叩問蒼穹!
今天9時31分
神舟十六號出征太空
航天員“氣氛擔當”
桂海潮說
“坐火箭太爽了”
目前
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
與火箭成功分離
進入預定軌道
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
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這是我國第三批航天員
首次執行飛行任務
但這次的航天員有點“不一樣”
除了指令長景海鵬
已是四探蒼穹
我國航天員隊伍
也有了“新成員”
航天飛行工程師朱楊柱
載荷專家桂海潮
這次,是他們的“首秀”
此外
神十六3名航天員都是博士
可以說是
妥妥的“博士乘組”了
景海鵬
每天600個俯臥撐
上千次跳繩
“第一次上太空叫實現夢想
第二次叫超越夢想
第三次叫升華夢想
第四次叫創新夢想”
這次是景海鵬第四次飛天
為了圓夢
57歲的景海鵬
幾乎從未在
晚上十二點前睡過覺
周末也幾乎無休
每天堅持600個俯臥撐
600個仰臥起坐
上千次跳繩……
他以驚人的毅力
一次次向著生理和心理
極限沖鋒
他說
“我十分渴望
再上一次太空”
朱楊柱
從大學老師到飛天戰士
朱楊柱從小就夢想
翱翔藍天
他兩次與飛天夢失之交臂
但他沒有因此放棄
而是繼續深造
十年潛心研究
在航天飛行領域積累了
深厚的理論功底
終于在2020年
經過層層選拔
入選第三批預備航天員
從一名普通的大學老師
成長為一名飛天戰士
朱楊柱說
“我內心是激動的
但是更多的是感恩和幸運”
桂海潮
戴眼鏡的教授也能飛天
看到公布的乘組照片
有網友發現
怎么還有戴眼鏡的?
其實,隨著
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發展
航天員任務不同
選拔標準也不同
這位“戴眼鏡”的小伙
是來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
青年教授桂海潮
以前,“航天員”這三個字
對桂海潮來說
既神圣又遙遠
他夢想著有一天
能把自己熱愛的科研工作
搬到太空去
2018年
當得知我國要選拔
首批載荷專家
他毫不猶豫地報了名
在此后的兩年多時間里
桂海潮經歷了8大類
200余項課目的
嚴格訓練和考核
終于完成了
博士→教授→
專家→航天員
的轉變
戴近視眼鏡對于執行飛天任務是否有影響,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29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介紹稱,航天員通常分三類,一類是航天駕駛員,一類是航天飛行工程師,還有一類就是載荷專家。
通常而言,航天駕駛員對于身體素質的要求是最高的,其次就是航天飛行工程師。而載荷專家相對要求較低,“此前從國外的情況來看,載荷專家身體素質要求可以相對低一些,包括輕度近視,都是可以的。”
神舟十六號航天員桂海潮
龐之浩進一步介紹稱,雖然航天員可以戴眼鏡上天,但一般而言,在發射階段和返回階段航天員是不戴眼鏡的,“因為發射和返回時候震動較大,但上天之后戴眼鏡并不存在什么問題。”龐之浩稱。
中國空間站里
神舟十五號航天員們
也在看神舟十六號發射直播
期待航天員太空會師
今天是神舟十六號發射日
也是全國科技工作者日
向中國科學家致敬
一同期待“博士乘組”
在浩瀚蒼穹再立新功
創造屬于中國的
太空探索新紀錄
來源:央視頻、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