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陽區算什么檔次、北京哪個區屬于市中心最繁華
北京,我國四大直轄市之一。北京經濟以金融、文化創意、生物醫藥、新能源、軟件與信息等產業為主。2022年北京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714.4億元,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同口徑增長2.6%,表現相對較為穩定。現在我們盤點一下北京各地的財政表現。
朝陽區2022年的財政收入為503.04億,增長-7.4%。金融業、租賃業和商務服務業是朝陽區的主導產業。金融產業是朝陽區發展的支柱產業,對其稅收貢獻巨大。隨著我國在金融領域的開放程度越來越高,朝陽區作為首都國際金融主聚集區的發展前景也越來越好。
海淀區2022年的財政收入為490.5億,同口徑增長8.4%。作為全國第二個GDP萬億區,海淀區有著極為強大的經濟實力。信息、科研、金融三大產業推動了海淀區的發展。
西城區2022年的財政收入達到415.94億。西城區因為自身區域優勢,最重要的支柱產業為金融業。金融業是西城區經濟和財政最重要的推手。
東城區(190.9億)、順義區(169.03億)、豐臺區(137.6億)、昌平區(135.2億)、大興區(104億)五地的財政收入均在百億級別。不過各地之間的差距也較為明顯,東城區接近二百億幾倍,大興區則剛過百億。2022年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各地的表現不一。昌平區2022年的財政增速達到10.1%,位居全市第二。醫藥健康、先進能源、智能制造三大主導產業的出色發揮成為昌平區財政增長的基礎。
房山區(92.6億)、通州區(89.4億)、石景山區(74.05億)、平谷區(55.05億)四地的財政收入表現相對較好,只有通州區處于下降的態勢,其余三地都實現正增長。尤其是房山和平谷,分別增長8.3%和11.85%,平谷的增速位居全市第一。
懷柔區(40.0億)、密云區(39.7億)、門頭溝區(31.95億)、延慶區(24.29億)四地的財政收入總量繼續位居全市下游。財政收入反映出其經濟發展水平,這跟幾個區的定位也很有關系。
對于北京各地的表現,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