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馬新能源汽車銷量;威馬新能源汽車2020
近期,造車新勢力威馬汽車CEO沈暉發布內部信表示,從10月開始,M4級別以上管理者主動降薪,發放50%的基本工資;其他員工發放70%的基本工資。調整工資發薪日,從次月8日發放上月工資調整為次月25日發放上月工資。本年度不再發放額外獎金,暫停發放購車補貼。除此之外,威馬汽車10月的銷量僅有1117輛,銷量遠遜于哪吒、蔚來。那么銷量大幅落后同行的威馬是已經被市場淘汰了嗎?
就目前威馬汽車的發展情況來看,形勢已經極其嚴峻了。與其他造車新勢力一樣,威馬汽車至今仍處于持續虧損階段。但不同于蔚來、小鵬汽車等已經IPO成功的造車新勢力,威馬汽車的融資渠道相對單一,再加上自成立以來虧損了超150億元,威馬汽車的投資人在無法看到投資盈利可能時,多數也選擇了觀望。
為了盡快募資,威馬汽車早在2020年就已經籌備IPO,當時威馬汽車意在成為第一家在科創板上市的造車新勢力。2021年初,上海證監局發布公告稱,正式接受威馬出行科技的招股書申請,但隨后上市就遲遲未能得到批準。無奈,威馬汽車在今年6月轉戰港股,但截至目前也沒有獲得港交所的批準。晚于威馬提交IPO申請材料的零跑汽車則成功在香港上市。
對于威馬汽車來說,其遲遲未能成功上市的原因是因為產品力嗎?零跑汽車在發布了零跑T03以及C11后,其市場占有率得到了顯著提升,但是威馬雖然有多款車型諸如EX5、W6以及E.5在售,但是卻始終沒有爆款。新車型M7則始終未能推出,由此導致威馬汽車在今年10月僅實現了1117輛的銷量成績,這一成績甚至不及頭部造車新勢力的零頭。在這種情況下,港交所又怎么會敢讓威馬帶病上市呢?
更何況威馬汽車自身新聞不斷。兩個月前,威馬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的沈暉2021年度總薪酬達到12.617億元。另外三位董事杜立剛、侯海靖和畢仕宇的薪酬分別為167萬、235萬和207萬元,即使有降薪,高管團隊薪酬仍然突破百萬元。尤其是創始人沈暉的薪酬更是讓大眾驚訝。
伴隨著資金的短缺,威馬在新車型發布上也開始遲緩。不同于理想、小鵬汽車發布新車型繼續搶占市場,威馬汽車早就預熱的M7到目前都沒有亮相,在眼下資金短缺的情況下,M7在年內發布幾乎已難實現。
眼下威馬汽車的當務之急是趕緊打開現有車型的銷路。雖然網約車市場對威馬自身品牌調性傷害較大,但是眼下這是為數不多的可以快速給威馬帶來現金的市場,繼續深耕網約車市場是個不錯思路。此外,除了降薪,威馬必須掛鉤汽車銷售指標,同時按照多勞多得的思路確保員工權益。只有提高工廠產能利用率并抬升銷量,資本市場才會對威馬更有信心,否則威馬就或將成為造車新勢力中下一個倒下的量產車企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