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三季度數據;2021三季度預報
原創 屠夫1868 基業長紅 2023-09-30 21:11 發表于廣東
金錢 · 邏輯 · 逆人性,屠夫問候各位晚上好。
一月一會的半天候策略月度回顧,祝周末愉快。
這篇回顧我在周五起了個頭,晚上還有事,長話短說吧。
2023,只剩最后一個季度了。
剛過去的第三季度,實在太難了。
6~7月高層接連釋放積極信號,7~8月不斷落地政策利好,但A股就是拉不起來,甚至成交額還不斷萎縮。
與此同時,外資持續從A股流出,北向資金9月份凈賣出近375億,似乎遲遲盼不來增量資金。
延長交易時間?盤后固定價格交易ETF?
7月份說要“研究”的措施,現在一個都沒見到。
同樣拉胯的還有港股 ——
恒生指數持續低迷,流動性越來越差,專責小組研究半天還沒消息。
高盛這周爆出,最終措施可能是降低印花稅10個基點,從0.13%降到0.12%,繼續保持雙向收取。(是的,A股印花稅都單向這么多年了,港股還是買賣雙向收取)
問題是,港股這印花稅在2021年才從0.10%提高到0.13%,先漲價再降價,就當讓利了?
至于美股、黃金、REITs……都在9月經歷了或大或小的回撤。
就連作為壓艙石的利率債 (7-10年國開債),9月份也承受了很大壓力。
從個人體驗來說,屠夫覺得三季度比還難熬。
半天候策略,是通過資產配置和再平衡,在0預測的前提下,實現資產的長期穩定增值。
屠夫自己擁有多個進攻型的投資策略,建立半天候是為了擁有一個“類全天候策略”,在極端環境下也能「打不垮、壓不住、沉不了」 —— 包括全球性金融危機,甚至大蕭條。
完整配置思路和操作原則可參考:
《謀篇》從基本邏輯出發,介紹3位投資大師經典的資產配置組合
《局篇》考慮國內實際,說說半天候選擇哪些資產、配置多少比例
《弈篇》結合實戰經驗,詳解基金的選擇原則和再平衡的操作方法
【重 · 要 · 聲 · 明】
半天候策略僅作分享交流,不提供跟投,也不收取費用。
您可以參考策略自建組合,但需要您自行承擔風險。
如果賺錢,是您慧眼識珠,英明神武,千秋萬載,一統江湖……
不用告訴我,更不用謝我。
2021年起截至最近一個交易日,半天候組合年化收益率保持為正,最大回撤控制在10.59%,收益表現優于滬深300和中證500(見上圖)。
其余統計數據見下表:
組合各成分基金目前暫未觸發再平衡閾值:
- 各資產占比偏移未超過±25%
- 目標10%的資產(如 滬深300),組合中占比在7.5%~12.5%之內
- 目標30%的資產(如 7-10年國開債),組合中占比在22.5~37.5%之內
- 定期再平衡時間為每年4~5月;若近12個月觸發過閾值再平衡,暫停一次定期再平衡
- 最近一次再平衡操作發生在2023年5月17日周三,詳見 記錄
截至最近一個交易日,資產比例如下:
受限于工具和記錄,半天候采用兩種統計口徑,適用于不同場景。
本節的且慢小賬本出現較晚,數據只回溯至2021年;用于橫向對比主流指數,以及更精確地計算多次資金投入下的組合收益率、最大回撤等。下節的數據明細為手工記錄,可追溯至2018年建倉第一天;用于內部對比各項資產的收益和偏離情況,以及確定再平衡觸發時機
截至9月29日,基于螞蟻財富數據計算的各資產情況如下:
*明細回溯至2018年,與回溯至2021年的「且慢小賬本」統計口徑不同
納斯達克100等QDII基金的買入確認和數據更新均為T+2,凈值會有些許偏差
已移除品種的收益計入現金類資產(1-3年國開債),因此現金類資產收益率不可參考
2023年第3季度,最佳表現 Top 3 分別是:
1、 7-10年國開債 ( +10.62% → +11.29% )
2、 黃金ETF ( 負收益,+20.11% → +19.72% )
3、 滬深300 ( 負收益,-4.47% → -7.19% )
2023年9月份,最佳表現 Top 3 分別是:
1、 7-10年國開債 ( 負收益 )
2、 中證500 ( 負收益 )
3、 滬深300 ( 負收益 )
2023年第3季度,最差表現 Top 3 分別是:
1、 恒生ETF ( -8.06% → -15.57% )
2、 富時發達市場REITs ( +8.36% → -0.35% )
3、 中證500 ( +12.67% → +7.83% )
2023年9月份,最差表現 Top 3 分別是:
1、 富時發達市場 REITs
2、 納斯達克100
3、 恒生ETF
最后,跟大家匯報一下半天候第四版的事。
第四版邏輯已經梳理得差不多,成分基金基本定了,等一個切換時機。
理想情況是,A股和港股一波暴力反彈,借著再平衡的機會完成切換,現有版本的不少資產都會直接清倉或者更換成分基金。
如果等不到理想情況,年底前還是會完成切換。
半天候是面向長期的戰略性資產配置,短期能碰上好運氣當然好,碰不上也不影響大局。
半天候第四版有兩個思路上的重大轉變 ——
第一,在組合設計上不再追求太遙遠的事情。
畢竟,我們正經歷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許多資產配置規律都在最近兩三年被打破了。
半天候2024版的定位,將是「3~5年內穩定的戰略性資產配置」。
組合設計上會更重視3~5年內的因素,超出5年的部分依然會有兜底,但適當弱化權重。
在這期間,半天候組合會相對穩定,類似于現行的2021版 (第三版) 這樣只微調、不大改。
第二,大量運用場內ETF,提高組合收益能力。
多虧雪霧兄 @snowmist 的提醒,屠夫仔細調研過后發現場內ETF確實比場外基金好得多,原因有三:
一來,可選品種更豐富。
好些必備品種只有場內沒有場外,不用場內ETF就只能干瞪眼。
二來,清盤風險更低。
場外基金規模小了就清,場內ETF一般不會,這和運行機制有關。
三來,交易成本更低。
場內ETF交易費率是萬分之1,也就是0.01%,幾乎可以忽略。
場外基金A份額動輒0.12%,C份額又有銷售服務費,成本相差10倍之多。
有便宜的何必選貴的?省下的就是賺到的。
場內ETF只能通過股票賬戶交易,所以支付寶、天天基金、且慢、理財通、手機銀行……通通買不到場內ETF。
前幾天跟著《賺錢自動化》拿11天×3倍收益的同學,你已經有場內賬戶了。
哪怕國慶后屠夫就切到第四版,你也能及時跟上。
沒有場內賬戶的同學,不用急 ——
在我騰訊控股號私信【開戶】聯系小助理,就能提前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