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船漂浮在空中是什么電影(電影輪船漂浮在空中原片)
去年,黃渤的《一出好戲》一鳴驚人。
困境中的人性實驗,荒誕、刺激、細思極恐。
不過,畢竟是黃渤、是國產片,“魯榮漁2682號慘案”似的黑暗我們看不到。
這不,相似的題材,換一個導演,就是另一種畫風了。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金基德拍攝的、大尺度暗黑版“一出好戲”——
《人間,空間,時間和人》
金基德,亞洲電影變態、殘忍、血腥的代言人。
他的電影永遠在挑戰著觀眾的忍耐極限。
在這部新片中,一開始,他就安排了兩起。
深夜,一艘游輪上,兩位年輕的女生分別被多人糟蹋。
為什么會發生如此獸行?
如片名所示,這部影片分為四個部分:人類——空間——時間——人類。
因為有些人可能不敢看,所以,今天鋪子就大膽劇透了。
第一部分:人類。
一望無垠的大海上,一艘游輪獨自遠航。
這艘船上載有社會各個階層的人:
國會議員和兒子;幾個船員;3個;一對情侶;一伙大學生;一伙黑社會;一對日本新婚夫婦;一個沉默的老人等。
雖然,每個人的船票都一樣,但待遇卻不同。
國會議員(李成宰 飾)和兒子(張根碩 飾)住高級套房,吃高級套餐。
其他人則住一般房間,吃食堂大鍋飯。
對此,許多人敢怒不敢言,除了那對日本夫婦(小田切讓、藤井美菜 飾)。
日本男當眾向議員發難,希望所有人能被公平對待。
這時,混混頭(柳昇范 飾)自愿充當議員的保鏢。
他想用拳頭“鎮壓”日本男對公平的訴求。
此時,一旁的圍觀群眾也看不下去了。
大學生、和其他人紛紛聲援日本人,尋求公平對待。
眾怒難平,國會議員看勢頭不對,終于開口了。
他非常“誠懇地”向大家道歉,承諾第二天和大家吃一樣的食物,睡一樣的房間。
事情解決了嗎?
沒有,事情剛剛開始。
雖然此時沒有發生大的沖突,但這件事已經讓船上的人分成了兩撥:議員幫&平民幫。
入夜,為了表忠心,議員幫的混混頭決定除掉日本男。
他把日本男殺了,尸體丟下了船。
不僅如此,混混們還輪流強暴了日本女生。
然后,他們又把她再送給國會議員。
令人沒想到的是,一直看起來善良正直的國會議員兒子,最后也忍不住侵犯了她。
與此同時,暴力和性也在船上的其他地方蔓延。
船的一頭,另一對情侶遭受了大學生們的暴力。
男生被毆打,女生被蹂躪。
另一邊,們則忙著和兩撥人發生交易,其中包括船長和船員。
一陣喧囂中,有一個人一直保持沉默——種菜老人(安圣基 飾)。
以上的每一個事件,他都在場。
但他始終通過玻璃窗暗中觀察,毫無表情地看著這一切。
不過,他后來也做了一件事。
當日本女生醒來時,發現丈夫消失,自己又被多人蹂躪,她想跳船自殺。
這時,老人從后面將她打暈,救下了她。
這一夜,在混亂的暴力和性侵中過去了。
第一部分結束。
第二部分:空間。
第二天,當人們醒來時,怪事發生了。
他們發現,船脫離了海面,漂浮在高空中。
一夜之間,這艘輪船成為了一塊飛地,與外界失去了聯系。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生存絕境。
接下來,會發生什么呢?
船上的糧食有限,一旦吃完,人都會死去,但誰也不愿最早餓死。
爭奪食物成為了第一要務。
結果,在混混們的幫助下,議員幫獲得了整艘船的掌控權,控制著糧食的分配。
他們是怎么做到的呢?
出色的演說能力+槍桿子。
議員是總統候選人,游說話一套又一套。
關鍵是,混混頭還帶了一把槍。
當然,其中,最關鍵的還是槍。
雖然混混們是少數人,槍也只有一把,只有幾顆。
如果所有人奮起反抗,肯定可以獲得食物。
只是,沒人愿意挨第一槍。
其實,不管是誰統治。
如果船一直漂浮著,最后的結果都一樣。
只是,人性的黑暗會加快末日的到來。
不過,這一部分的主線并不是關于“政治”的。
被后,日本女人懷孕了。
她想打掉這個孩子。
但,老人再次阻止了她。
他不管那是“骯臟”的生命,他只知道,那是這塊飛地上生命延續的可能。
最終,女人妥協了。
船上食物那么少,別說把孩子生下,養大,現在女人能活下去也很難。
這時,老人的特別之處就顯現了。
當所有人為了食物互相殘殺時,他開始在自己的房間里種植食物,甚至還養了兩只雞。
船上的土那么少,食物也不多,怎么種、怎么養呢?
隨著暴力越來越頻繁,船上的尸體也越來越多。
這時,老人就會把這些尸體抬回房間,粉碎成粉末,用來培植植物。
……
最后,人都死絕了,船上只剩下三人:老人、日本女人和議員兒子。
此時,老人也懶得粉碎尸體了。
他直接將種子種在尸體上,沒多久,種子發芽、生長。
但,這些植物還不能吃,離生孩子也還有一段時間。
怎么辦呢?
老人開始把自己的肉割下來給女人和議員兒子吃。
此時,影片進入第三部分:時間。
或許,有人會好奇,為什么議員兒子還活著呢?
議員兒子當初了女人,所以他可能是孩子的爸爸。
很長一段時間,為了他可能的孩子,他一直保護著女人。
關鍵是,老人的肉也支撐不到孩子出世。
所以,為了“人類”延續,議員兒子得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成為最后的食物。
第四部分:人類。
最終,女人活下來了,還生了一個男孩。
幾年后,船依然漂浮于空中,不過已經綠意盎然、生機勃勃。
幸存的母子倆雖然孤獨,但不用擔心被餓死了。
他們習慣了這懸空的生活,平靜地活著。
影片會這樣結束嗎?
當然不會。
金基德的結尾從來不會溫柔。
人類如果要延續,就必須繁衍后代。
等男孩長大成人后,會發生什么呢?
其實,未來早在過去就已經注定。
一直以來,金基德電影都以隱喻見長。
這部片中也有隱喻,比如沉默老人,懸浮的輪船,四個章節等等。
不過,這些隱喻某種程度卻也很“直白”。
因為,金基德這次想講述的其實很明顯——人類生存的兩大基礎:食物與性,或者說飲食男女。
這是生命的搖籃,也是罪惡的根源。
為了生存繁衍,人類必須以其他生命為食物。
如果可以吃的只剩同類,要想活下去,那就只能自相殘殺。
不顧一切的活下去,在金基德看來是人類最大的本能。
片中,議員曾讓兒子吃自己的肉活下去,對此,兒子不解:
這樣子活下來有什么意義?
但,議員卻說:
活著才是最重要的。你吃了我而活下來,我也等于繼續活著。
這樣的生命理念,其實有最樸素的自然觀。
生命源于自然,長于自然,最終歸于自然,再以另外的形式再生。
如此循環反復,生生不息。
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么呢?
人為“人”的底線又是什么呢?
拉斯馮提爾曾說,他拍電影是為了挑戰上帝和人類。
或許,金基德也是如此。
一直以來,金基德都是沒下限的。
不過,他的電影,可以讓觀眾由此給自己畫一個底線,為人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