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兩高行業目錄、兩高行業清單
頂端新聞記者 宋曉珊 丁亞菲
2023,對于耐材行業來說,開門紅不再僅僅是一個好彩頭,而是一紙給行業注入強心針的“紅頭文件”。
因為這一紙文件的發布,已經有企業決定,把發展重心重新放回河南,也有企業在謀劃新項目,還有企業解除顧慮在今年下半年啟動上市。
對河南省耐火材料協會會長靳親國來說,興奮有之,思慮則更多——如何以一個更寬闊的尺度,來面對行業未來的變局?
河南華西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產車間
新年上班第一天,耐材迎來開門“紅”
1月28日,上班第一天夜。公司團建酒桌上, 鄭州瑞沃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丁豐收的微信亮了。
給他發消息的,是河南省耐火材料協會會長靳親國。
些微醉眼迷離,他還是看清了:收到的是一個紅頭文件——《關于印發河南省“兩高”項目管理目錄(2023年修訂)的通知》(豫發改環資【2023】38號)。
這份紅頭文件,是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河南省自然資源廳、河南省生態環境廳四部門聯合下發的。該文件是對2021年發布的《關于建立“兩高”項目會商聯審機制的通知》(豫發改環資〔2021〕977號)文件的修訂,其最大改變是對“兩高”目錄進行了縮減,由原來的22個行業縮減為19個。
被清出“兩高”的三個行業中,與耐火材料直接相關的有兩個:耐火材料(有燒結工序的)、剛玉(耐火材料及耐火材料基礎原料)。
“高興。”丁豐收舉杯一飲而盡,舉桌同賀:新年第一聚,新年第一喜。
于丁豐收而言,將耐材清出“兩高”的這一紙文件,是實實在在的開門“紅”。這種最直接的刺激,勝過拿下訂單。“大過年,扛著訂單,從飛機飛過赤道,都沒這個給力!”
文件出臺背后,是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這一讓丁豐收們為之振奮的文件出臺背后,是很多人的共同努力。
2021年,早在耐材被劃為“雙高”行業之初,河南耐材行業就在三門峽召開了相關研討會。會上,41家耐材企業主要負責人簽字,希望耐材能從“兩高”行業中摘出。
2022年初,鄭州市兩會上,也有政協委員提交了“關于重新考量行業定位 推進耐材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提案”。提案中提到,耐火材料是河南省重點支持的優勢產業,也是鄭州市的優勢傳統產業之一。近些年,國家以及相關省份都未將耐材列入“兩高”行業,建議河南將耐火材料從“兩高”行業中摘出,推動河南由耐火材料大省向高溫新材料強省轉變。
這一年,洛陽市耐火材料行業協會也向洛陽市發改委發起了“關于耐火材料行業不列入’兩高一資’行業的申請”。
2023年,省兩會期間,頂端新聞在系列策劃“提問2023.重點產業說”開篇,報道了河南省政協委員王湛明關于耐材產業發展的提案,建議“不要把耐材列為’兩高’產業。”(識別下圖二維碼可看此前報道)
靳親國更是為“摘帽”奔走了兩年多。
盡管早有預期,可政策支持來的這么快,卻出乎他意料。
1月28日,在給數十家企業轉發紅頭文件后,靳親國提醒自己,“要冷靜。”
摘掉“兩高”帽子,對企業上市、融資等意義重大
丁豐收看到文件的當晚,河南華西耐火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西”)董事長姜玉正、鞏義通達中原耐火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達中原”)總經理倪高金等耐材企業負責人,也通過各種渠道獲悉了耐材被摘出“兩高”的消息。
1月29日,姜玉正告訴頂端新聞記者,對正在謀求上市的華西來說,耐材摘出“兩高”,真是一個特別好的消息。
按照他的規劃,華西要在市盈率較高的科創板上市。“去年,幾家證券公司來給我們做了上市前診斷。從技術層面來說,我們已經符合科創板要求了。但因為河南把耐材列為’兩高’行業,他們依據過往經驗判斷,給我們否掉了。”
姜玉正感概,今年這一放開太好了。“我們下半年就正式啟動上市,優先選擇科創板。”
今年下半年,華西將正式啟動上市
對于正在籌劃新項目的通達中原來說,這同樣是一個絕對的利好消息。
倪高金說,之前,因為耐火材料被列為“兩高”行業,企業在擴大規模時總是會擔心,是不是符合產業政策支持的方向?現在,顧慮沒了,“政府已經用行動明確了支持這個產業。我們下一步,會進一步擴大規模、提升裝備水平,也在考慮、籌劃上新項目。”
如今,沒有了“兩高”的帽子,新項目立項、報批也會更容易一些。
除此之外,倪高金說,對民營耐材企業來說,“摘帽”意義更大,“企業在融資、貸款方面,會容易很多。”
行業要發展,政策支持只是第一步
政策,就是金錢。
有時候,政策帶給企業的信心,甚至比黃金更重要。
2022年下半年,華西在浙江長興投資了一個新項目。
因當地未把耐材列為“兩高”行業,姜玉正一度動過以浙江公司為主體上市的念頭。
現在,他又重新堅定了將發展重心放在河南的初心。“只要條件允許,誰都不想離開大本營。今年,我們會拿出更多的經費來做研發,把華西打造成高爐內襯的國內第一品牌。”
姜玉正清楚,跟隨“摘帽”而來的,有發展新機遇,也必然有新一輪的行業競爭。
在靳親國看來,行業要發展,政策支持只是第一步。
站位于行業,靳親國希望未來能對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進行總結、梳理,為地方標準制定、政府淘汰落后產能提供政策依據。
就企業而言,仍需要從幾個方面進行提升。比如,綠色發展、節能降耗、安全生產、技術創新。靳親國認為,耐材行業想把兩高的帽子摘得更徹底,必須向前再走一步,提高裝備的智能化水平,加大技術創新的投入力度。
河南有國家唯一的耐火材料檢測和仲裁機構,還有河南省高溫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以及去年新揭牌的河南省高溫新材料產業研究院。在多位耐材企業負責人看來,這是我們的優勢。“更重要的是,河南有產業基礎,有完整的產業鏈。”
圍繞研發搞產業,是順理成章的。
靳親國想起,兩會期間和中鋼洛耐總經理薄鈞的對話——未來,行業要發展,還是得在研發上下功夫,上市大企業帶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