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G20峰會歡迎詞-g20杭州峰會歡迎儀式
尊敬的各位同事、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大家晚上好!
這是一個讓人期待的夜晚,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召開之際,我們相聚西子湖畔。我謹代表中國政府和人民、代表我夫人,并以我個人名義,對各位貴賓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
杭州西湖上的斷橋
杭州素有“人間天堂”美譽,湖光山色、人文美景俯拾皆是,西湖十景或近觀、或遠眺,引人無限遐思,流連忘返。連通這些美景的是一座座歷史悠久、造型優美的橋,本屆峰會會標的設計靈感就來源于此。
杭州拱宸橋(新華社鐘黎明攝)
二十國集團就宛若一座橋,讓大家從四面八方走到了一起。這是一座友誼之橋,通過這里我們把友誼的種子播向全球,增進互信、互愛,讓彼此的距離不再遙遠;這是一座合作之橋,通過這里我們共商大計、加強協調、深化合作、謀求共贏;這是一座未來之橋,通過這里我們同命運、共患難,攜手前行,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杭州,與在座各位的國家有著密切的聯系,我在這里舉幾個例子:
400多年前,1583年,意大利人利瑪竇來到中國,他于1599年記述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說法,據說這是首個記錄、傳播這句話的西方人。
也是400年前,德國的克雷菲爾德市就同杭州開始了絲綢貿易。
杭州司徒雷登故居
140年前,1876年的6月,曾經當過美國駐華大使的司徒雷登先生出生于杭州,在中國生活了50多年,他的骨灰就安放在杭州半山安賢園。
泰戈爾與林徽因、徐志摩等在杭州合影
90多年前,1924年4月,印度詩人泰戈爾先生游覽了西湖,特別喜歡并寫下了不少詩,其中一首寫得很好,“山站在那,高入云中,水在他的腳下,隨風飄蕩,好像請求他似的,但他高傲地不動”,他還表示想在西湖邊買個小屋,住上幾天。
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在杭州
20多年前,1992年10月,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先生來到杭州,游覽了西湖后表示,“愿意在這里住上一輩子”。
此時此刻,我們匯聚杭州,承載著各國人民的厚望和期待。我們為了共同的使命而來,當前是世界經濟和國際經濟合作的重要轉折點,二十國集團要勇于擔當、敢為人先,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引領新一輪強勁增長。
我們為了更緊密的伙伴關系而來,同舟共濟的伙伴關系、伙伴精神是二十國集團最寶貴的財富。我們要秉持共贏理念,著眼促進增長和發展的長遠目標,不斷增進理解、擴大共識、凝聚合力。
我們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愿景而來。當今世界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二十國集團有責任引領世界前進步伐,有責任帶動全球發展潮流,有責任為實現人類共同繁榮和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尊敬的各位同事、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我們知道,二十國集團成員具體國情、發展階段不同,就像杭州的山山水水,各具其態;世界經濟的起落波動,就像西湖的晴晴雨雨,乍起還歇。共同應對復雜局面,絕非易事,但只要我們不畏浮云、極目遠望,就能看到山明水秀、無處不美的景色。只要我們彼此包容,守望相助,就能無論晴時好、雨時奇都堅定前行,共抵彼岸。
西湖的接天荷葉
秋日的杭州,仍可感受到夏季的熱情。看到盛開的荷花,中國宋代詩人曾描寫西湖荷花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今天下午,我們已經開始了富有成效的討論,明天的交流同樣令人期待。錢塘江,我們路過了,最具魅力的是七、八月的潮水。我們二十國集團領導人齊聚錢塘江畔,要做世界經濟的弄潮兒,以我們的智慧引領世界發展潮流,為全球經濟治理書寫新的篇章。
現在我提議,大家共同舉杯,為世界經濟的美好未來,為二十國集團攜手合作,為杭州峰會圓滿成功,也為各位嘉賓和家人的健康,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