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廬江建設高標準農田;廬江新農村規劃名單

    首頁 > 資訊 > 國內 > 正文

    安徽廬江建設高標準農田;廬江新農村規劃名單

    安徽廬江建設高標準農田;廬江新農村規劃名單

      4月3日,廬江縣白湖鎮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園的高標準農田麥苗青青,景美如畫。通訊員 左學長 攝

      圍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宜機化改造等8方面任務,安徽省在利辛縣等10個縣(市、區)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整縣推進試點。

      以提升糧食產能為首要目標,整縣推進基礎設施補短板

      清明過后,油菜花結滿了青色的莢,綠油油的麥子也開始抽穗。江淮“只此青綠”,一派蓬勃生機。

      “考慮到基礎設施對機械化作業的支撐,在優質專用小麥發展上,各地重點以高標準農田為依托成片建設。今年優質專用麥面積達2972萬畝以上,其中單一品種萬畝片達350個,目前苗情整體好于常年。 ”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局副局長曹高飛說。

      耕地保護是“三農”工作的三件要事之一。近年來我省實行耕地保護黨政同責,推深做實田長制,以“長牙齒”的硬措施,嚴防死守耕地紅線,保耕地數量,提耕地質量。近日安徽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實施方案,部署在利辛縣等10個縣(市、區)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整縣推進試點。 “今年將加大中低產田改造力度,提升耕地地力等級,新建高標準農田510萬畝,統籌發展高效節水灌溉30萬畝。實施整縣推進試點,就是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加快建設速度,提升建設標準和質量。 ”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省農發局局長孔少林表示。

      據孔少林介紹,試點以提升糧食產能為首要目標,選擇一批工作基礎好、發展有潛力、具備整縣建設條件的地區,通過全域規劃、要素聚合、機制創新、拉升標桿,加快補齊現代農業基礎設施短板,將縣域內適宜治理的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實現基礎設施配套、耕地質量提升、技術推廣應用、現代農業管理等要素集聚。

      根據方案,納入試點單位的10個縣(市、區)中,到2023年底有2個縣(市、區)完成高標準農田整縣推進建設任務,到2024年底累計5個縣(市、區)完成建設任務,到2025年底10個縣(市、區)全部完成建設任務。 “鼓勵試點單位以外的地區結合實際開展整縣推進建設,在全省打造一批功能配套化、生產規模化、作業宜機化、管理數字化、生態優質化的高標準農田建設整縣推進示范工程。 ”孔少林說。

      “被列入試點是南譙區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機遇,我們將積極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與建設,發揮群眾和主體積極性、創造性。因地制宜采取治理模式,堅持整合資源、多元投入,確保按計劃在2024年完成試點建設任務。 ”滁州市南譙區農業農村局局長司黨義表示。

      提升農業生產條件和綜合生產能力,帶動和促進農民增收

      我省是農業大省和糧食主產省,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較重。

      去年農業農村部下達我省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500萬畝,全省實際落實建設面積500.18萬畝,安排建設537個項目。截至去年底,全部建設任務已全面開工,全年新增建成高標準農田面積560.34萬畝,為全年任務 500萬畝的112.07%。投入是保障。去年我省將高標準農田建設畝均財政投資標準提高到2250元,全年共落實各級財政資金近118億元,畝均財政投入達2358元。此外還創新體制機制,積極引導社會資金投入1714萬元。目前全省已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5510萬畝。

      高標準農田發揮了哪些效益?“從這幾年持續建設情況看,高標準農田建設顯著提升了農業生產條件和綜合生產能力,提高了農民收入,改善了農村生態環境。 ”孔少林介紹,從2019年大旱和2020年大澇看,全省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區都經受住了考驗,抗旱排澇成效明顯,抗災減災作用顯著,項目區糧食產能穩定性水平明顯高于非項目區。 2020年度高標準農田建成后,畝均增收100斤以上,產量穩定在800億斤以上,為我省夏糧18連豐作出了積極貢獻。 2021年度項目建成,預計將新增糧食產能37689.47萬公斤、棉花74.88萬公斤、油料1638.86萬公斤、糖料 8.8萬公斤、其他農產品1702.09萬公斤。

      帶動和促進農民增收是農田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據了解,通過項目區農業生產條件改善和科技普及,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不僅提高了農產品產量和質量,而且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大幅增加了農民收入。 2021年度項目建成后將惠及100.78萬戶農戶,預計直接受益農民年純收入增加總額11.11億元,項目區農民年人均純收入比非項目區高出350元。

      建設中我省堅持綠色發展,改善農田生產條件,保護農田生態環境。 2021年,我省高標準農田建設將增加農田林網防護面積47.64萬畝,治理沙化土地面積9萬畝,控制水土流失面積3.06萬畝,有效改善農田生產條件,保護農田生態環境。項目區引進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793個,鼓勵引導項目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農藥化肥減量施用、種養廢棄物綜合利用建設,促進綠色農業發展,打造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的美麗鄉村。

      圍繞 “兩強一增”,深化體制機制創新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在高標準農田建設中我省一直深化體制機制創新。

      比如,推動各地結合實際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與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發展現代農業、耕地占補平衡、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等“四個結合”探索實踐。 2021年,全省支持脫貧地區建設高標準農田56萬畝,惠及119個脫貧村、3萬多戶脫貧戶。再比如開展綠色農田創建示范,因地制宜構建生態溝渠、道路和塘堰濕地系統,改善農田生產條件,保護農田生態環境。 “尤其是2021年投資標準提高后,提高部分的資金重點用于綠色農田示范建設、耕地質量監測監管、農業物聯網、水肥一體化智能灌溉、數字農業等內容。 ”省農發局副局長程巍東說。

      “在已有基礎上,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整縣推進工程試點,是改革創新的最新舉措,將鼓勵各地繼續推進機制創新,發揮對全省的示范引領作用。”程巍東表示,試點單位將圍繞“兩強一增”行動計劃要求,重點突出夯實基礎設施、加強耕地保護、推進宜機化改造等八個方面建設內容。

      在夯實基礎設施上,將實行田土水路林電技管綜合配套,實現田塊平整、集中連片、設施完善、節水高效、農電配套、宜機作業、土壤肥沃、生態友好。堅持以農田水利為重點,建設農戶急需的通田到地末級灌溉渠道、生產道路等設施。加大中低產田改造力度,加快補齊小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短板,切實提高糧食生產和農田防災抗災減災能力;在改造提升上,將從2023年起,在確保完成新增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的基礎上,合理安排已建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對建成年份較早、投入較低等建設內容全面不達標的建設區域,可以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開展有針對性的改造提升。

      在耕地保護上,各地將加快推廣應用功能性有機肥、水肥一體化配套設備,有效減少化肥施用量。因地制宜、綜合采取工程措施、農藝措施、生物措施,推廣應用土壤改良、地力培肥、治理修復綜合技術提升基礎地力。高標準農田建成后,要求耕地質量提升0.1個等級;在宜機化改造上,將結合“一戶一塊田”和“標準地”改革,加快推進零散地塊整合,實施農田彎變直、坡改梯、小并大改造,提升農田宜機化水平。

      體制和機制創新,也是試點建設的重要內容。各地將繼續開展“四個結合”探索實踐,創新創新“高標準農田+”模式,圍繞提升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現代化水平,建設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強化管護利用,推進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有序推進高標準農田保險試點工作,探索建管護一體化新路徑,完善高標準農田管護機制,確保建成的工程設施充分發揮效益。

    • 來源: 安徽日報
    • 作者: 史力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www489tv.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肥臀bbwbbwbbw| 欧美FREESEX潮喷| 卡通动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影音先锋男人看片资源| 把极品白丝班长啪到腿软| 亚洲图片欧美日韩| 精品无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 aa在线免费观看| 扒开双腿疯狂进出爽爽动态图| 亚洲伊人tv综合网色|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天堂| 国产吃奶摸下激烈视频无遮挡| 91福利视频导航| 忘忧草视频www|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澳门|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四虎在线视频免费观看视频| 免费足恋视频网站女王| 在线观看视频99| 中文字幕66页| 日韩久久无码免费毛片软件|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免费观看日韩视频| 中文字幕乱伦视频| 日韩免费高清专区| 亚洲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滴着奶水做着爱中文字幕| 午夜性色吃奶添下面69影院| 韩国三级bd高清中文字幕合集|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kt|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人妻少妇精品专区性色AV| 色香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不卡免费高清视频| 日韩欧美高清在线观看| 免费看大黄高清网站视频在线 | 龙珠全彩里番acg同人本子 | 成在线人视频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