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農藥檢定所(農業部農藥檢定所招聘)
01什么是農藥
農藥是指用于預防、消滅或者控制危害農業、林業的病、蟲、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調節植物、昆蟲生長的化學合成或者來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質的一種物質或者幾種物質的混合物及其制劑。
包括用于不同目的、場所的下列各類:
①預防、消滅或者控制危害農業、林業的病、蟲(包括昆蟲、蜱、螨)、草和鼠、軟體動物等有害生物的;
②預防、消滅或者控制倉儲病、蟲、鼠和其他有害生物的;
③調節植物、昆蟲生長的;
④用于農業、林業產品防腐或者保鮮的;
⑤預防、消滅或者控制蚊、蠅、蜚蠊、鼠和其他有害生物的;
⑥預防、消滅或者控制危害河流堤壩、鐵路、機場、建筑物和其他場所的有害生物的。
02農藥品種的分類
我們了解農藥的分類,就能更好地掌握每一個具體農藥品種的性能、防治對象、使用方法等知識,從而讓農藥發揮更多地積極作用。農藥品種很多,按照防治對象可以分成如下幾類:
(一)按主要用途分:
殺蟲劑、殺螨劑、殺菌劑、除草劑、殺鼠劑、殺軟體動物劑、殺線蟲劑、植物生長調節劑、氣霧劑等。
1、殺蟲劑(含殺螨劑):用于防治有害昆蟲、螨類(蜘蛛)。
按作用方式又可分為:
①胃毒劑:藥劑通過昆蟲口器進入體內,經過消化系統發揮作用使蟲體中毒死亡。例如,是典型的胃毒劑,其藥液噴在蔬菜葉片上,菜青蟲、小菜蛾的幼蟲嚼食菜葉吃進藥劑,可引起中毒死亡。
②觸殺劑:藥劑通過昆蟲表皮進入體內發揮作用使蟲體中毒死亡。大多數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以及很多有機磷、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都具有強烈觸殺作用,藥液噴灑在蟲體上即可發揮作用。
③熏蒸劑:某些藥劑可以氣化為有毒氣體,或者通過化學反應產生有毒氣體,通過昆蟲的氣門及呼吸系統進入昆蟲體內發揮作用使蟲草體中毒死亡。如有機磷殺蟲劑敵敵畏的熏蒸腹作用很強,可以在密閉的空間形成一定濃度而殺死該空間的昆蟲。
④內吸劑:藥劑施用后通過葉片或根、莖被植物吸收,進入植物后被輸導到其他部位,如通過蒸騰流由下向上輸導,以藥劑有效成分本身或在植物體內代謝為更具生物活性的物質發揮作用。內吸劑主要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蟲,如氧化樂果可防治蚜蟲。
2、殺菌劑:用于防治植物病害。
按作用方式又可分為:
①保護劑:殺菌劑在病原菌侵染之前噴施在植物體表面,起保護作用,即使病菌再來也侵染不了植物。如波爾多液,福美類和代森類及有機硫殺菌劑等。
②治療劑:殺菌劑在病原菌侵染植株以后施用,可以抑制病菌生長發育甚至致死,可以緩解植株受害程度甚至恢復健康。有經典治療作用的殺菌劑是內吸劑,如多菌靈、三環唑、三唑酮、井岡霉素等均具有很強的內吸治療作用。而甲霜靈和三乙膦酸鋁這樣的內吸殺菌劑具有向頂性與向基基雙向內吸傳導作用。發揮治療作用特別優越。
③鏟除劑:殺菌劑直接接觸植物病原并殺傷病菌使它們不能侵染植株。鏟除劑因作用強烈,有的不能用在生長期的植株;石硫合劑藥液濃度高時具有鏟除作用,如在桃樹萌芽前施藥,可殺死枝干上的桃縮葉病菌。
3、除草劑:用于防除雜草。
按作用方式又可分為:
①觸殺性除草劑:藥劑施用后殺死直接接觸劑到藥劑的雜草該部位活組織。如百草枯是滅生性觸殺劑除草劑,地上綠色部分接觸藥劑會很快受害干枯,但它不會影響到植物的地下部分。
②內吸性除草劑:藥劑施用于植物體或土壤,通過植物的根、莖、葉吸收,并在植物體內傳導,最終能殺死雜草植株。如草甘膦有強烈內吸傳導作用,可以向頂性、向基性雙向傳導,施用于雜草植株,能殺死其地上部分,也能殺死其地下根、地下莖等地下部分,因此可以防除多年生宿根性雜草。
4、植物生長調節劑
用于調節植物生長,不用于防治有害生物。其中有的能刺激生長,如赤霉素;有的能抑制生長,如矮壯素;有的能改善植物內在或外在質量,如乙烯利可用于催熟。
(二)按來源分:
礦物源農藥(無機化合物)、生物源農藥(天然有機物、抗生素、微生物)及化學合成農藥三大類。
(三)按化學結構分:
有機磷、氨基甲酸酯、擬除蟲菊酯、有機氮化合物、有機硫化合物、酰氨類化合物、脲類化合物、醚類化合物、苯甲酸類、三唑類等。
03農藥的三證
我國現階段實行的是農藥登記制度。“三證”指農藥登記證、農藥標準證和農藥生產許可證(或農藥生產批準證書)。其中農藥登記證由國家農業部農藥檢定所發證。農藥標準證又分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企業標準。每一個商品化的農藥產品如果有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必須統一執行該標準,如果沒有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則由企業制定自己的企業標準,并到省級質量技術監督局備案。農藥生產許可證由農藥企業所在農業廳頒發。
04農藥一般有哪幾種名稱
農藥名稱是它的生物活性即有效成分的稱謂。一種農藥一般有化學名稱、通用名稱和商品名稱。
1)化學名稱是按有效成分的化學結構,根據化學命名原則定出化合物的名稱。例如“福美雙”的化學名稱應為“四甲基秋蘭姆二硫化物”。
2)通用名稱即農藥品種簡短的“學名”,是標準化機構規定的農藥生物活性有效成分的名稱。通用名稱又分為國際通用名稱和中文通用名稱。例如“福美雙”為中文通用名稱。國際通用名稱應為“thiram”。
3)商品名稱是農藥生產廠為其產品在有關管理機關登記注冊所用名稱,用以滿足商品流通時需要。商品名稱受法律保護。
05常用的農藥劑型有哪幾種,各有什么特點
我國常用的農藥劑型有:粉劑、可濕性粉劑、乳油、顆粒劑四大劑型。其他還有乳粉、膠懸劑、超低容量油劑、可溶性粉劑、水分散劑、氣霧劑等。
1)粉劑:是由一種或多種農藥原藥和陶土、粘土等填料,經機械粉碎加工,混合而成的粉狀混合物,它不易被水潤濕,也不能分散和懸浮于水中,所以不能加水噴霧使用。一般低濃度粉劑直接噴粉使用,高濃度粉劑可作拌種、土壤處理或配制毒餌。其主要特點是使用方便、工效快且不受水源的限制。
2)可濕性粉劑:是由一種或多種農藥原藥和填料陶土等并加入一定量的濕潤劑、擴散劑、展著劑等經粉碎、混合等加工過程制成的粉狀混合物。可濕性粉劑能被水潤濕后均勻的分散在水中,主要作噴霧使用。其主要特點:
1.使不溶于水的農藥經加工后可兌水作噴霧或潑澆使用。
2.藥劑有較好的潤濕性能,能較均勻地展著在作物或雜草的莖葉上,提高了藥效。
3.包裝、運輸簡便,節省溶劑。
3)乳油:是由農藥原藥、溶劑和乳化劑等按一定的配比,經混溶調制而成的透明油狀液體,兌水后經稍加攪動即分散成白色油狀液。
特點:
1.藥劑兌水后噴灑在作物上,能很好地粘附于作物表面,不易 被水沖刷,殘效期較長。
2.藥劑很容易浸入或滲透到病菌、害蟲體內或浸入到作物表皮內部,大大增強了藥劑的防治效果。
4)顆粒劑:是由農藥原藥或加工制劑和粗細相等的載體如:陶土、細砂、煤渣、玉米芯等均勻混合制成顆粒狀的制劑。
顆粒劑的特點:能控制農藥釋放速度、殘效期長、用藥量小、使用方便且不易發生藥害。
可濕性粉劑有哪些特點?
1)不能兌水使用的農藥通過加工制成可濕性粉劑,可作葉面噴霧。
2)可濕性粉劑兌水后,經攪拌成均勻的懸浮液,在懸浮液中上無浮粉,下無沉淀或有極少沉淀。
3)噴霧的霧滴濺落到作物表面或病蟲草的表面上,容易濕潤展布增加與病蟲接觸的機會。
4)防治效果比同種藥劑的粉劑要高30%~40%,且藥效期較長。
5)藥劑容易附著在作物表面,較耐雨水沖刷,提高了藥劑的防治效果。
6)包裝方便,成本低(與液體農藥相比)。
在使用可濕性粉劑時如何改善藥液性能和防治效果?
我國目前的可濕性粉劑在加工方法,設備和選用的助劑還不是很先進的,加工出來的質量不是很穩定,特別是細度差、懸浮率低,再加上有時貯藏和存放條件不合要求,因此加水配藥時,有時出現上有浮粉,下有沉淀的現象,可采取一些適當的措施改善藥液的性能,提高防治效果。
1)精心調制。在配制可濕性粉劑時,應先在藥液中加少量的水,充分攪動,調成均勻的糊狀,不能有小的球狀顆粒,然后再加入余下的稀釋水量。使用時還應不斷攪動。
2)水質要好。應采用江,河,湖等自然水源,不宜用井水,泉水,咸水或生產企業排放的污水等硬水。
3)在稀釋的藥液中加入少量的肥皂水,洗衣粉等。
4)與一些乳油殺蟲劑混用可改善可濕性粉劑的性能。
06什么是病蟲的抗藥性,殺菌劑抗藥性有什么特點?
所謂病蟲抗藥性,指病蟲的一個品系在有藥劑的環境下,形成耐受農藥常用的劑量,而這個農藥劑量對正常種群中大多數敏感個體仍然有效,那就說明該個體有了抗藥性。對殺菌劑而言,病菌對保護性殺菌劑(如硫磺、福美系列、代森錳鋅、波爾多液等)不易產生抗藥性,而對內吸性殺菌劑(如多菌靈、甲托、三唑酮、甲霜靈、抗菌素等)很容易產生抗藥性。這是因為保護性殺菌劑對病菌的生命活動的抑制是多位點作用,一種病菌不可能在全部位點引起突變。而內吸性殺菌劑對病菌的作用點是單一的,藥劑只針對病菌的單一代謝環節,病菌很容易在此作用點發生突變。
07農藥的毒性及標志
農藥的毒性:是指農藥損害生物體的能力,其毒力大小通常用對實驗動物的致死中量或致死中濃度來表示。我國農藥毒性分級標準是根據農藥產品對大鼠的急性毒性大小來劃分的。共分五級:劇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微毒。
毒性標志:
1)劇毒以骷髏圖案表示,并用紅字注明“劇毒”。
2)高毒以骷髏圖案表示,并用紅字注明“高毒”。
3)中等毒以X表示,并用紅字注明“中等毒”。
4)低毒用紅字注明“低毒”。
5)微毒以紅字注明“微毒”。
農藥根據防治對象的發生規律、藥劑性質及加工劑型特點和環境的條件的不同,選擇適當的施藥方法,可以提高藥效、降低成本、減輕污染、提高用藥的安全性。主要有以下幾種辦法:
1)噴霧法:此為最常用的一種方法,是以液體狀態作用于防治對象的一種使用方法,可以兌水使用的農藥劑型有:可濕性粉劑、可溶性粉劑、水劑、懸浮劑、糊劑、懸乳劑、濃乳劑、微乳劑、乳油等。
2)噴粉法:是用鼓風機械所產生的氣流把農藥粉劑吹散后沉積到作物上的施藥方法。其主要特點是不需用水、工效高、在作物上的沉積分布性能好,著藥比較均勻,使用方便,在干旱,缺水地區噴粉法更具有實際應用價值。
3)撒粒法:是最簡單,最方便的農藥使用方法,大多不需任何機械,受風影響小,適合土壤處理,水田施藥和多種作物的芯葉施藥。
4)熏蒸法:是利用熏蒸劑在常溫密閉或較密閉的場所產生毒氣或汽化來防治病蟲害的方法。
5)浸種和拌種法:拌種是將藥劑與種子均勻混合,從而殺死種子上的病菌,害蟲。浸種是將種子或幼苗浸在一定濃度的藥液里,使種苗、粘著吸收一定量的藥劑,從而達到殺死種子、幼苗所帶病蟲害的目的。
6)土壤處理法:此法是將農藥采取噴霧、噴粉、撒毒土直接在地面或一定層內防治病、蟲、草害的方法,具體有三種方法:
1、將農藥直接噴灑在地面,然后耕翻。
2、將農藥與土混合后撒在地面。
3、將農藥兌水后澆灌在植物根部。
7)植株藥劑注射法和包扎法:
注射法:是采用強制性辦法把內吸藥劑注入樹干。
包扎法:是把藥劑包在樹干外,藥劑通過皮孔進入導管系統。
08農藥藥害及其處理
(一)作物藥害及癥狀:
農作物藥害是指使用農藥不當,引起作物反應出各種病態,包括植物體內生理變化異常,生長停滯,植株變態,甚至死亡等一系列癥狀。可分為以下幾類:
1.斑點:主要發生在作物葉片上,藥斑有褐斑、黃斑、枯斑、網斑等幾種。藥斑與生理性病害斑點主要區別在于前者在植株上分布往往沒有規律性,而后者通常普遍發生,植株出現癥狀的部位較一致;藥斑與真菌性病害的區別是前者斑點大小,形狀變化大,而后者具有發病中心,斑點形狀較一致。
2.黃化:表現在植株莖葉部位,以葉片發生較多。藥害引起的黃化與營養缺乏的黃化相比,前者往往由黃葉發展成枯葉,全田表現有輕有重,后者往往全田黃苗表現為一致性。與病毒引起的黃化相比后者黃葉常有碎綠狀表現,且病株表現系統性癥狀,在田間病株與健株混生。
3.畸形:表現在作物莖葉和根部,常見畸形有卷葉、叢生、腫根、畸形穗、畸形果等。
4.枯萎:此類病害大多因除草劑使用不當造成。藥害枯萎沒有發病中心,發生過程較慢,先黃化,后死株,根莖基部無褐變。
5.停止生長:表現為植株生長緩慢,一般除草劑的藥害抑制生長較普遍。
6.不孕:在作物生育生長期用藥不當會引起不孕癥。
7.脫落:表現在果樹及部分雙子葉植物上,有落葉、落花和落果癥狀。
8.劣果:主要表現為植物的果實體積變小,果表現異常,品質變劣,影響食用和經濟價值。
從藥害癥狀表現時間劃分,可分為急性藥害和慢性藥害。
[1]急性藥害:是指施藥后10天內所表現的癥狀。一般發生較快,癥狀明顯,大多表現為斑點、失綠、燒傷、凋萎、落花、落果、卷葉、畸形、幼嫩組織枯焦等。
[2]慢性藥害:施藥后數十天才會出現藥害癥狀,且癥狀不明顯,主要影響作物的生理活動,如出現黃化、生長發育緩慢、畸形、小果、劣果等。
(二)藥害的補救措施:
1)大量水淋洗或略帶堿性水淋洗:對于發現較早的藥害,可迅速用大量清水噴灑受藥害的作物葉面,盡量把植株表面的藥物洗刷掉,此外,由于目前大多數農藥遇到堿性物質都比較容易減效,可在噴灑的清水中加適量0.2%小蘇打溶液或0.5-1%石灰水,進行淋洗或沖刷,以加快藥劑的分解。同時由于大量用清水淋洗,使作物吸收較多水,增加了作物細胞中的水分,對作物體內的藥劑濃度能起到一定的稀釋作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減輕藥害的作用。
2)迅速追施速效肥:在藥害發生的農作物上,迅速追施尿素等速效肥料,增加養分,增強農作物生長活力,促進早發,加速作物恢復能力,這對受害較輕的種芽、幼苗,效果比較明顯。
3)噴施緩解藥害的藥物:針對導致發生藥害的藥劑,噴灑能緩解藥害的藥劑。如農作物受到氧樂果、對硫磷等農藥的藥害,可在作物上噴0.2%硼砂溶液;硫酸銅或波爾多液引起的藥害,可噴施0.5%石灰水等。
4)去除藥害較嚴重的部位:這種措施常在果樹上使用。如在果樹上采用灌注、注射、包扎等方法。使用內吸性較強的殺蟲藥劑,若因施藥濃度過高而發生藥害,對受害較重的樹枝,應迅速去除,以免藥劑繼續下傳導和滲透,并迅速灌水,以防藥害繼續擴大。
9農藥劑型符號
AS:aqueous?solution?水劑
CS:capsule?suspension?微囊懸浮劑
DC:?dispersible?concentrate?可分散液劑
DF:dry?flowable?干懸浮劑
DP:dustalble?powder?粉劑
EC:emulsifiable?concentrate?乳油
EW:?emulsion?in?water?水乳劑
FU:smoke?generator?煙劑
GR:granule?顆粒劑
ME:?microemulsion?微乳劑
MG:?microgranule?微粒劑
SC:?suspension?concentrate?懸浮劑
SD:seed?dressing?種衣劑
SG:water?soluble?granule?可溶性粒劑
vp:vapor?releasing?product?熏蒸劑
WDG:?water?dispersible?granule?水分散粒劑
WP:wettable?powder?可濕性粉劑
WT:water?soluble?tablet?可溶性片
10農藥標簽類別及顏色標志帶
在標簽的下方,應加一條與底邊平行的不褪色的特征顏色標志帶,以表示不同的農藥類別。農藥產品中含有兩種以上不同類別的有效成分時,其產品顏色標志帶應由各有效成分對應的標志帶分段組成。
除草劑----------------------------綠色
殺蟲/螨/螺劑---------------------紅色
殺菌劑/線蟲劑-------------------黑色
殺鼠劑----------------------------藍色
植物生長調節劑-----------------黃色
「關注我們」
HELLO IN Ju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