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人不能吃蒲地藍,消炎吃頭孢還是蒲地藍
說起“萬能藥”,蒲地藍一定榜上有名。拉開你家的小藥箱,說不定還不只一盒。
發燒消炎,少不了它
▼
咳嗽流涕,來上一盒
▼
幾乎任何病癥都有它的身影
▼
然而,10月29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CFDA)發出的新公告,將蒲地藍拉下了神壇。
不良反應公告要求蒲地藍消炎制劑(片劑、膠囊劑、口服液)修改說明書,并對【不良反應】【禁忌】【注意事項】等項增加說明。
- “不良反應”項應包括
該制劑有以下不良反應報告:惡心、嘔吐、腹脹、腹痛、腹瀉、乏力、頭暈、皮疹、瘙癢等過敏反應。
- “禁忌”項應包括
對本品及所含成分過敏者禁用。
- “注意事項”應包括
1、孕婦慎用。
2、過敏體質者慎用。
3、癥見腹痛、喜暖、泄瀉等脾胃虛寒者慎用。
修改之前,蒲地藍制劑的說明書上,關于【不良反應】的說明是四個字——尚不明確。
很多人認為中藥更安全,尤其看到西藥說明書上列舉的眾多不良反應,而不少中成藥說明書上僅寫著“不良反應尚不明確”。
事實上,“尚不明確”并不等于安全無風險,只能說明沒有可參考的臨床數據,很可能是某些風險未被發現和證實,絕不代表是安全無風險的。
蒲地藍究竟有哪些功效?實際上,蒲地藍是一種常用的中成藥消炎制劑,可以清熱解毒、抗炎消腫,常被用于癤腫、腮腺炎、咽炎、扁桃體炎,是一款非處方藥。
從中醫角度看,蒲地藍算不上是“萬能藥”。但因其臨床起效快,又由于該藥中成藥的身份,所以在人群中應用廣泛。
從成分上看,它由4種藥物組成,包括蒲公英、黃芩、苦地丁、板藍根。
- 蒲公英能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濕通淋。
- 黃芩可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苦地丁可清熱解毒、散結消腫。
- 板藍根可清熱解毒、涼血利咽。
這4味藥,無一例外都是苦寒之藥。因此,蒲地藍是典型的清熱解物,其適應證應限定為癤腫、腮腺炎、咽炎、扁桃體炎患者之熱性證候。
服用蒲地藍時應注意6個細節:
① 嚴格按蒲地藍的適應證用藥,不主張在這4種疾病外超適應證用藥,以免大量服用苦寒之藥損傷脾胃;
②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③ 用藥期間不宜同時服用溫熱性藥物;
④ 兒童、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及糖尿病患者慎用;
⑤ 服藥三天癥狀無緩解,應去醫院就診;
⑥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藥前請咨詢醫師或藥師。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沒有所謂的“神藥”,應正確看待藥品的功效和副作用。如果對蒲地藍等兒童常用的藥物有疑問,建議先咨詢醫生和藥師后再使用。
本期藥學智囊團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主任藥師 鄧桂明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旗下“藥你懂”(ID:yaonidong)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