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隧道一米造價多少錢-高速隧道一般多少造價一米
從地圖上看,太湖就像一個大寫的C,而蘇州和宜興就正好在太湖兩側。所以從蘇州前往宜興通常是兩個方案:其一從太湖北側的京滬高速轉滬宜,其二是從從太湖南側的滬渝高速再轉向長深。
第一個方案比第二個方案路途大約少了四十公里,高速費50塊錢的樣子。21年底無錫太湖隧道開通,在第一個方案的基礎上又多出了一點選擇。
這是滬長高速無錫段上的太湖隧道,也是連通無錫市馬山街道和太湖新城的通道。有了它的開通,蘇州到宜興可以從蘇錫支線轉至S19滬常高速經由湖底隧道再轉到滬宜高速。從而實現了十公里的路途減少。
但是等下了高速多出的幾十塊錢過路費卻讓自己如芒在背,這是妥妥遇到了高速通行費刺客了。
為什么呢?因為這短短的10.79公里的湖底隧道對小車的收費居然高達50元!
至于為什么收費這么高,那肯定是師出有名了。按照網上披露信息,這個項目總投資概算159億元人民幣。再根據江蘇省隧道定價機制,為促進我省高速公路持續健康發展,擬對我省長度1公里及以上的高速公路隧道(包括湖底、江底、山體隧道等)根據單位投資分檔確定車輛通行費標準。以9座以下一型客車為例,單位投資4億元/公里以下的收費標準為3元/車公里,4億元/公里(含)至8億元/公里的收費標準為4元/車公里,8億元/公里及以上的收費標準為5元/車公里。隧道具體收費標準按就低原則取整為5元的整數倍。
那這樣看來車主還占了3塊9毛五的便宜了,不然就是10.79公里×5元/車公里=53.95元/車次,所以不要不知足了。
但是且慢,如果按照這個邏輯,蘇州開通的全長6.04公里水下4公里的金雞湖隧道是不是也要每次收20塊錢了?
再和省外比,線路全長7.8公里,跨海部分4.1公里,造價40.6億元的青島膠州灣隧道過路費只有十塊錢。難道在平均水深只有兩三米的太湖建個隧道就比在海里更困難?
總之,平均下來每公里5塊錢的收費標準大概在全國也是很炸裂的,難怪有人戲稱其為索馬里隧道。更有無錫本地人揚言寧愿堵車也要從十八彎繞行。雖然是對無錫本地車牌有兩年15元一次通行的優惠,但是也僅限于ETC而且必須是特定出入口。
這個國內最長的湖底隧道高速,構起了滬寧間第二條高速通道,將有力的推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助力長三角一體化有了新引擎。它讓南泉入口到馬山出口僅需8分鐘,但是為了這個短短的8分鐘,無錫人民整整等了20年啊。
對此,無錫人民表示,誰愛等誰等,反正不是節假日免費絕不走。免得看到隧道內限速80碼生氣,車流全堆積在隧道口了。
幸虧之前曾經傳聞的從無錫南泉通往蘇州馬山那邊的太湖隧道的傳聞沒有實現,不然兩段連起來,二十公里的隧道花一百塊過路費,這不是價格刺客了,這是刀客劍客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