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區加速義務教育發展_重慶南岸九年義務教育
寬敞漂亮的校園環境
校園處處有書香
去年底,重慶南岸區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建設“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幸福南岸”的目標,開啟了南岸區跨越式發展的“幸福征程”,“書香南岸·幸福教育”的發展追求,用生動形象的實踐彰顯了一座城市幸福的溫度。
多年的積淀發展,讓如今的南岸教育成為重慶教育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來,南岸區先后獲評全國“陽光體育”運動先進地區,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地區,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區……南岸教育的成績有目共睹。
如南山之巍巍聳立,如長江之滔滔不絕。迎著南山初升的旭日,伴一縷書香,教育正在為“幸福南岸”城市建設描繪幸福底色。
建好老百姓身邊的好學校
鏡頭:8月,驕陽似火。在珊瑚中學茶園校區工地上,依然進行著緊張的施工。作為江南新城地區規模最大的單辦初中,學校目前已完成了基礎性施工,正在進行最后的掃尾工作。
“現在茶園新區已有珊瑚實驗小學、重慶11中等多所中小學入駐,孩子在家門口就能讀好書。”家住銀翔翡翠谷的業主張女士說,茶園新區教育配套的逐步完善讓人省心、舒心。
解讀:隨著南岸區一所所新學校的開辦,讓老百姓對教育的獲得感不斷提升。接下來,珊瑚中學茶園校區、觀塘中學、御峰小學、南坪實驗外國語學校等將相繼投入使用。
在南岸區新建和在建學校中,其建設標準均高于國家相應要求。以珊瑚中學茶園校區為例,除了操場、功能室等標準化設施設備,學校還配備了300個停車位的地下車庫,以及能容納800余人的區域性藝術中心。
“未來,配合城市發展,學校還將積極推進城校互動,資源共享,操場、藝術中心、體育館等將有序為社區所用,增強教育對城市的服務功能。”南岸區教委相關負責人說。
教育品質的提升,不單是硬件水平的提檔升級,還需要學校內涵質量的整體提升。為此,南岸大力打造特色初中、促進初中學校優質發展。
閱讀,已成為茶園新城中學學生生活的一部分。學校圍繞閱讀,開展系列學科活動,午間開設美文欣賞,舉行詩詞大會等,書香為媒,讓更多優秀傳統文化走進校園,浸潤著孩子的心靈,成為培育和弘揚師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重要載體。現在,學校不僅熱愛閱讀的學生增多,還帶動了家長參與親子共讀。書香工程促進了學校特色發展,提升南岸教育品質。
除了特色初中,南岸區還實施了高中發展促進計劃。不僅在政策、經費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區教師進修學院與全國中學生學科競賽頂級名校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簽訂普通高中拔尖學生培養戰略協議,幫助南岸區選拔、培養各學科拔尖學生培養指導教師等,提升高中學校品質。
此外,通過推進集團化辦學進程,出臺相關管理辦法,實行抱團發展,以名校帶動薄弱校,整體提升了區域學校辦學水平。
在南岸區委、區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在區教委的積極作為下,“書香南岸·幸福教育”絕不是一個口號,它是目標、是愿景,它所帶來的一所所優質學校讓南岸區的老百姓倍感幸福。
讓教育成為溫暖人心的力量
鏡頭:“這里是學校大操場,操場邊有單雙杠等體育器械,沒有老師在場大家一定不能私自攀越……”新學期開學,金山路小學大隊長楊永祺、陳燦然帶領一年級新生參觀校園,一邊參觀還一邊給學弟學妹們講安全常識和行為規范。
解讀:“大手牽小手”在金山路小學每學年的新學期已成為“固定節目”,這也是學校陽光德育系列活動中的重要一環。“我們希望通過大帶小的方式形成一種傳承,在‘同輩效應’中學習小學生應該懂得的行為規范、安全常識。”金山路小學校長陳泠西說。
教育要讓一座城市有溫度,首先應該讓受教育者感受到溫暖。而聚焦學生核心素養,落實立德樹人就是其中重要一環。
每年的端午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南岸區瑪瑙學校的學生都要到學校所在的東路社區和社區居民一起包粽子、同臺演出,開展志愿服務。既是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也是走進社會,體驗生活的一種德育方式。
打破學校“圍墻”,校社聯動、資源共享,是近年來瑪瑙學校德育工作的一大特色,為學校創新育人模式提供了新的探索。
創設更多生活實踐平臺,涵養學生品德、豐富學生精神。在全區統籌下,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南岸區已打造了“以文化人、以行樹人、以心育人、以夢啟人、以家養人”五大特色的德育品牌,將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核心價值觀內容融入德育實踐中,從而積極發揮著引領輻射作用。
在青龍路小學的“精彩教育”中,學校一切活動都指向學生文化“事事精彩”,為培養學生多元發展搭建平臺。板球作為該校的特色項目,已融入學生在校日常。大課間的板球操、校園里的板球小報,校門口的“板球樂園”都讓學校充滿濃郁的板球文化氛圍,讓校園里的每一天都精彩紛呈。
讓藝體、科技等特色項目與校園文化相融合是南岸區很多學校的做法。不久前,南岸區人民政府還與臺灣愛迪生創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項目合作協議,接下來雙方將在教師培訓和科技競賽輔導、學生發明專利成果轉化等方面開展合作。
教育是良心工程,來不得半點馬虎。把每一個教育的事落實、落細,讓每一個孩子有收獲、有成長,正是南岸“幸福教育”最溫暖人心的力量。(何霜 余麗柃 圖片由南岸區教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