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速清可以和易坦靜一起喝嗎、熱速清口服液和熱速清顆粒作用一樣嗎
最近天氣變冷,很多寶寶有了不適癥狀,去醫院怕交叉感染,不去醫院又擔心耽誤病情。今天我們來分享如何理性對待寶寶生病的干貨,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折騰和過度治療哦。
感冒鼻塞
寶寶流鼻涕確實是很麻煩的事情,有些寶寶鼻涕流不出來出現鼻塞,甚至還會影響吃奶。
水樣的清鼻涕多見于上呼吸道感染的初期,身體和病毒/細菌感染做斗爭,這期間會不斷的產生很多清鼻涕。 流鼻涕的同時,寶寶沒有發熱,精神狀態、吃、喝、玩都良好,只要注意寶寶補液、多休息就好。
清鼻涕相對其他鼻涕很好處理,但要注意頻繁的擦拭,可能會擦破鼻腔周圍的皮膚,家長盡量用柔軟的紙蘸干鼻涕,而不要用力擦拭。清理完鼻涕后,不要忘記在鼻子周圍涂上一層潤膚霜。
上呼吸道感染增強時,會加重鼻粘膜的炎癥,導致鼻粘膜腫脹,出現鼻塞、鼻涕厚重、流不動的情況,這時就產生的粥樣的白鼻涕。
隨著上呼吸道感染病程的發展,當粥樣白鼻涕里的白細胞和病原戰斗死傷后,病原的傷病和白細胞一起相互攙扶的流出鼻腔,就產生了濃樣的黃、綠鼻涕。
濃樣的黃、綠鼻涕是病程自然發展的結果,不代表感冒加重,但家長仍需觀察寶寶是否伴有惡心、頭痛、發熱等癥狀,以免貽誤其他疾病。
Tips
當寶寶出現鼻塞不舒服,睡覺呼吸不暢時,家長可以用生理鹽水滴鼻液(不要自行購買任何藥用成分的滴液)來幫助清理鼻腔。
喂奶/吃輔食前或者睡前,可以往寶寶鼻子里各滴2滴生理鹽水滴鼻液。
總的來說,越小的孩子服用復方感冒藥,發生不良反應的風險越高,因此很多國家都把這類藥物的最小適用年齡規定在4歲或6 歲以上。不過我們國家,兒童感冒藥在實際使用中較為頻繁。 但是即使吃了感冒藥也并不能避免疾病進展和肺炎的發生。
簡答來說,癥狀比較輕的時候,可以先在家里觀察護理;如果比較重,必要時就診。
治病本身就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瞬間,在家里觀察疾病的發展過程,也屬于治療疾病的一個必要環節!
海鹽水噴鼻劑、生理鹽水
孩子感冒后往往容易鼻塞,影響睡眠,鼻涕倒流到咽喉也會引起刺激性咳嗽。
家長可以自己在家給孩子用海鹽水或生理鹽水清洗鼻腔,每日3-5次都沒問題,尤其在睡覺前沖洗一次,給寶寶一個舒適的睡眠。
需要強調的是,最好使用成品的海鹽水或生理鹽水,最好不要購買洗鼻鹽自配,因為自配時很容易污染,變成潛在感染源。
發燒
除非是超高熱,一般的發燒本身并不危險,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也不會燒壞腦袋。 發燒的正面意義:有利于提升孩子的免疫力,有利于對抗感染。所以寶寶發燒,心疼孩子可以理解,但別失去冷靜。
寶寶發燒何時應該看醫生
1、 低于3個月的寶寶發燒
2、 發體溫>39℃;
3、 熱伴有精神神志的改變,比如嗜睡、昏睡、昏迷;
4、 發熱伴有嘔吐、抽搐、脫水;
5、 發熱伴有皮疹;
6、 發熱時間>3天;
7、 既往有高熱驚厥史的寶寶
8、 發燒伴有其他可疑癥狀。
這里再強調一點常識:
寶寶患病狀況是否嚴重,不是看體溫的高低,而是看精神狀況;
退燒藥
(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對于發熱最適合小寶寶的是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對乙酰氨基酚3個月以上可用,布洛芬6個月以上可用,對于3個月以下的寶寶退熱的主要方式是松解衣物散熱(3個月以下孩子發熱超過38℃時細菌感染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對于3個月以下寶寶家長也難以把握孩子病情輕重,所以必須看醫生)。
對于發熱,我們在家里能做的就是退熱緩解孩子不適,使用貼退熱貼可能更讓寶寶不適,家長不妨在自己發燒的時候試試退熱貼。
咳嗽
常見引起咳嗽的疾病
能引起咳嗽癥狀的疾病實在是太多:
上呼吸道感染如鼻竇炎、咽炎、喉炎、扁桃體炎等;
氣管與支氣管疾病如急性支氣管炎、喘息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咳嗽變異性哮喘等;
肺部疾病如各種病毒性肺炎、細菌性肺炎、支原體感染性肺炎、肺結核;
也有一些其他疾病引起比如胃-食管反流病、心因性咳嗽,還有異物吸入或吸入刺激性氣體引起的咳嗽等等等;
所以面對咳嗽,可不是喝幾碗梨湯就能好的,更需要家長精心護理,仔細觀察,耐心等待。
咳嗽會咳成肺炎嗎?
預防寶寶咳嗽?家長要注意什么?
提倡母乳喂養,特別是出生6個月內提倡純母乳喂養;
合理添加輔食,按計劃接種疫苗;
適當戶外活動,增強體質,但避免去人群密集空氣不流通的場所;
給孩子勤洗手,保持家中清潔,注意通風;
在空氣干燥的季節,可考慮使用加濕器;
不要在家中吸煙,避免孩子吸入二手煙;
對過敏引起的咳嗽,盡量避免孩子接觸過敏;
不管什么原因的咳嗽,多攝入一些液體都是不錯的建議。
注意: 2個月以內的嬰兒咳嗽必須去看醫生,別在網上查資料耽誤時間了。
對于大一些的嬰幼兒咳嗽,如有:呼吸困難、喘鳴、伴有發燒、皮膚青紫或異物吸入或出現典型的犬吠樣咳嗽等情況和任何你拿不準又覺得很不對的情況,建議及時就醫,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在送醫過程中要盡量安撫孩子,避免加重孩子的緊張和煩躁現象,不要穿過多的衣物,盡量保持呼吸道暢通。
祛痰藥
咳嗽有痰時,可使用祛痰藥物,有利于痰液排出,常用藥物有沐舒坦(鹽酸氨溴索口服液)和易坦靜(氨溴特羅口服液)。
沐舒坦的主要成份是鹽酸氨溴索,主要作用是祛痰,若家長自主為兒童選擇藥物時,最好選擇單一成分的藥物沐舒坦,但國內的沐舒坦只有1歲以上的使用劑量,所以一般用于1歲以上的寶寶。
易坦靜主要成份為鹽酸氨溴索和鹽酸克侖特羅,除了祛痰,還有支氣管舒張和平喘的作用。
最好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未滿一歲的寶寶有需要也可以使用易坦靜,因為說明書有推薦1歲以內使用劑量。
不推薦的藥有:右美沙芬,美國兒科學會(AAP)并不推薦6歲以下孩子使用;可待因,18歲以下禁用。
腹瀉
秋季腹瀉多發生在10、11、12、1月秋冬寒冷季節 ,所以又稱為“秋季腹瀉”。在病毒性腹瀉中以輪狀病毒腸炎發病率最高,癥狀較重。
秋季腹瀉的醫學名稱是輪狀病毒腸炎,是由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表現為腹瀉和嘔吐,先吐后瀉,嚴重的伴有脫水表現。
多發生在5歲以下兒童,尤其是6個月到3歲的嬰幼兒。6個月以下的嬰兒因有來自母體的被動免疫,致使發病率低或病情輕。
我們來學習下醫學上對腹瀉的定義。
(1)必備條件: 大便性狀有改變,呈稀便、水樣便、黏液便或膿血便。
(2)輔助條件: 大便次數比平時增多,每日≥3次。第一條必須具備,第二條輔助條件,只要大便性質異常,比如出現了稀便、水樣便、蛋花樣便等大便含水量明顯增多的情況,每日1次也算;如果大便性質是正常的,即使每日大便3次以上也不算,特別是對小嬰兒來說,大便每天大于3次也可能是正常的。
寶寶腹瀉什么情況要看醫生?
嘔吐腹瀉的寶寶,如果有以下情況需要及時就診:
有脫水的癥狀和體征(尿量減少 、哭時無淚 、眼窩凹陷 、皮膚、口唇粘膜干燥 、小嬰兒前囟凹陷、精神差);
頻繁嘔吐,6-8小時不能進食進水 ;
腹瀉和嘔吐超過3天有加重趨勢;
嘔吐物咖啡樣或嘔血、大便帶血,或嚴重腹痛;
精神欠佳、尿量明顯減少;月齡小于6個月,有慢性基礎疾病者;
輪狀病毒腹瀉無特效治療,治療主要是:脫水的預防和治療、發熱的對癥治療、飲食以及輔助治療。輪狀病毒感染是病毒感染,沒有必要使用抗生素。
腹瀉需要用止瀉藥嗎?使用止瀉藥的益處很少,且具有潛在的嚴重不良反應,所以也不推薦急性胃腸炎患兒使用止瀉藥。
口服補液鹽/益生菌/鋅
如寶寶尿量減少 、哭時無淚 、眼窩凹陷 、皮膚、口唇粘膜干燥 、小嬰兒前囟凹陷、精神差等提示寶寶可能存在脫水,需要立即到醫院就診,醫生會根據情況建議口服補液或靜脈補液。
對于無脫水的寶寶,也應多增加母乳喂養次數(6個月以內)或多喂水(6個月以上),或口服補液鹽預防脫水。推薦口服補液鹽補液 ORS III(博葉) 。
益生菌制劑: 某些益生菌對病毒感染導致的水樣腹瀉具有療效,可縮短病程。推薦在疾病的早期給予益生菌治療;【各大醫院比較常用的有:布拉氏酵母菌 (億活)、 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活菌片(金雙歧)、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思連康)、 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 (有爭議)】
補鋅制劑: 補鋅治療有助于改善腹瀉病的癥狀,減少腹瀉病復發;
如寶寶腹瀉遷延不愈,可于醫院進一步檢查確定,是否繼發了乳糖不耐受。常用的檢查方式是大便還原糖及PH值測定、尿半乳糖監測試驗。若確診乳糖不耐受,母乳喂養兒可加用乳糖酶,配方奶喂養兒可換用無乳糖配方奶粉。
疫苗接種
6個月以上寶寶就可以接種流感疫苗了。疫苗是保護寶寶健康的一道有力武器。對于6個月以下的寶寶是不可以接種流感疫苗的,可以給看護寶寶的父母長輩接種疫苗,防止通過成人傳染給嬰兒。
尤其是孕婦和哺乳期媽媽,強烈推薦接種流感疫苗。
因為流感病毒每年的變異性,所以流感疫苗在體內有抗體保護的持續時間并不長,一般為8~12個月左右。 所以需要接種流感疫苗的寶寶,可以趕在流感病毒流行之前接種。
北方接種流感疫苗的最佳時間大概是10~12月,南方接種的最佳時間大概是10月份到第二年的2月份。
老生常談-再來一遍
正確洗手
用6步洗手法洗手
普通沖洗只能將手部細菌清除18%左右,而“六步洗手法”能將細菌清除90%。從淋濕雙手、搓洗到把手擦干,最少需要20秒。
流感高發期,正確洗手可預防多種呼吸道疾病和感染性疾病。
最常見的肺炎、感冒、腹瀉等,都可以通過正確勤洗手來降低最多接近50%的風險。
無論是飯前便后,還是外出回到家長,都應按下方世衛組織的“正確洗手步驟”做完每一步,把手洗干凈再接觸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