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有個什么博市(山東省什么博市?)
旅游風物志,攬四海勝景,博人間風華。
山東是北方沿海大省,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全長3000多公里,在全國大陸海岸線中,排名第二。而且,山東海岸線蜿蜒曲折,港灣岬角交錯,島嶼眾多,形成了天然的良港,比如青島港、煙臺港、威海港等等。除此之外,山東境內,大河澎湃,又兼微山湖、大運河之優勢,故而,形成了一些優良的內河港,與海灣港口,優勢互補,為山東經濟發展,提供了保障,做出了貢獻。
那么山東到底有哪些港口?下面盤點一下山東最主要的10大港口,看看有你家鄉的嗎?你去過嗎?(僅供參考)
一、沿海港口
首先來說,山東的沿海城市,主要包括青島、煙臺、威海、日照,以及東營、濰坊、濱州等7座城市,前幾座城市,都是著名的海濱城市,后面提到的幾座城市,實際上,也是沿海城市,只不過,海濱風光,不及前面的那幾座城市,但是,并不妨礙港口的建設,這些港口,源于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當然了,更離不開人為的貢獻。
青島港很大,大到什么程度,據說,世界上有多大的船舶,青島港就有多大的碼頭。
青島港很忙,忙到什么程度,這里與世界上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50多個港口有貿易往來,是全國最大的集裝箱碼頭、原油碼頭、鐵礦碼頭和國際一流的煤炭碼頭、散糧接卸碼頭,2007年的時候,港口吞吐量2.65億噸,在世界大港口中,排名第七。2021年集裝箱吞吐量中,青島港全球排名第六。
青島港不僅大,不僅忙,而且歷史悠久,該港始建于1892年,包括青島老港區、黃島油港區、前灣新港區和董家口港區等四大港區,主要從事集裝箱、煤炭、原油、鐵礦、糧食等進出口貨物的裝卸服務和國際國內客運服務,十分重要。
2021年,青島港更是完成了貨物吞吐量達6.3億噸,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371萬標箱,集裝箱吞吐量在全國各大港口中排名第五。
煙臺港始于1861年,港區分布廣泛,數量較多,主要以芝罘灣港區、西港區、龍口港區、蓬萊港區、萊州港區等港區為主體,2021年,煙臺港完成貨物吞吐量3.67億噸。
威海港分為老港區和新港區兩個港區,因為地緣優勢,成為全國對韓運輸最便捷、航班最密集的港口之一。
日照,這座沿海城市,不算大,但是,日照港的實力不容小覷,該港建于上世紀八十年代,位于中國海岸線中部,東臨黃海,北與青島港、南與連云港港毗鄰,主要有石臼港區、嵐山港區兩大港區。
日照港口年吞吐量,多年來,位居全國前十,比如2021年,日照港年吞吐量54117萬噸,居全國第七。
同年對比,舟山港122405萬噸、上海港76970萬噸、唐山港72240萬噸、廣州港65130萬噸、青島港63029萬噸、蘇州港56590萬噸、日照港54117萬噸、天津港52954萬噸、煙臺港42337萬噸、北部灣港35822萬噸,從這個數據看,很多人認為的上海港,并不是第一,很多人不在意的舟山港,卻遙遙領先。另外,山東的港口,十占其三,綜合實力,不可小覷。
石島港位于威海市南部石島灣畔,屬于一類開放口岸,原為山東省省屬地方港口,1993年下放威海市屬港口,是山東省重要的漁港。
濰坊港位于萊州灣南岸,為國家一類開放口岸,主要有濰坊港東、中、西港區和內河港區四大港區,2021年,僅濰坊港中港區,就完成貨物吞吐量3522.73萬噸,未來可期。
東營港位于黃河入海口以北,渤海灣的西南岸,是渤海西南部較大的綜合性港口,主要有東營港區、廣利港區、廣北港區、廣饒港區、刁口港區等五個港區組成,屬于國家一類開放口岸。
濱州港位于渤海灣西南岸,是魯西北地區唯一的貨物進出口岸,主要以海港港區為核心,套爾河港區、大口河港區為補充,發展潛力巨大。
二、內河港口
濟寧在明清時期漕運發達,是著名的“運河之都”,濟寧港位于濟寧市城區的西部,京杭大運河的東岸,原名郭莊港,多年來,一直是繁忙的內河港口,屬于山東最大的內河港口,特別是以運煤著稱,北煤南運,為國家經濟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現在,濟寧港劃分為任城、微山、梁山、汶上、嘉祥、鄒城、金鄉、魚臺8大港區,是全國28大內河港之一,在大運河航段,特別是北方大運河航段,堪稱是一枝獨秀。
滕州位于魯南,屬于縣級市,由棗莊市代管。
歷史上,滕州,又稱滕縣,明朝時,有碑記載,滕縣系九省通衢,由此可見,此地交通發達,工商業繁榮。
時至今日,京滬鐵路、京滬高鐵、京福高速均在滕州穿境而過,交通網絡,四通八達。
不過,很多人不知道,滕州還有港口,那就是滕州港。
滕州港位于滕州市濱湖鎮境內,屬于京杭大運河微山湖段,碼頭岸線長304米,南北方向340米,共設計5個千噸級碼頭泊位,可停靠3000噸級的船舶,是現代化的內河樞紐港口,近年來,可能又進行了建設整合。
山東經濟繁榮,以上港口各有特色,不知道有你家鄉的嗎?你去過哪些呢?
歡迎關注旅游風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