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組長的能力要求-班組長的能力要求怎么寫
內容簡介
班組的核心靈魂在于班組長,從某種意義上說,班組建設就是班組長的建設,班組提升就是班組長能力的提升,做好班組長的五種能力管理,就是間接做好班組建設和管理。本書主人公伍立通過自己的努力,被提拔為一名班組長的過程中解鎖各項管理技能,獲得一個又一個管理新知。本書系統性、完整性地講解作為一名班組長應具備的各種技能,結合企業實際案例分析和實用工具練習,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前言
班組是企業最基本的組織單元,中國企業要想創一流,班組先要創一流,班組興則企業興,這是所有企業經營管理者的共識。新時代的班組建設工作,以落實“人才強企、文化強企、科技強企”的戰略高度為出發點,把班組建設作為規范基礎管理、推動跨越發展的基石和支點,不斷強基固本、提質增效。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隨著我國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班組管理也由從外引智、拓展思路轉變為向內挖潛、創新增效。
班組可以根據業績和狀態分成五個層次:第一層次為新晉班組,第二層次為合格班組,第三層次為優秀班組,第四層次為卓越班組,第五層次為杰出班組。杰出班組有怎樣的指標特征呢?立正顧問機構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價和衡量。
班組的核心動力在于班組長,從某種意義上說,班組建設就是班組長的建設,班組提升就是班組長的能力提升,做好班組長的五種能力管理,就是間接做好班組建設和管理。
這五種能力是什么呢?
就是勝任力、現場力、凝聚力、戰斗力、改善力。
所謂勝任力,就是完成從員工(操作者)到管理者的心態和角色轉變,達成崗位要求的能力。
作為管理者,職業心態與心智模式和作業者存在根本的區別,管理者需要對目標和成果負責,需要整合、調動、協調所有資源千方百計達成目標,既要為自己工作,對自己負責,又要為團隊奉獻和服務,帶領團隊達成績效目標。班組長對自我的認知和管理,對管理者角色的認知和管理,從心理到態度、到行為、到結果的一系列改變,都非常關鍵。
所謂現場力,就是通過對班組人、機、料、法、環五大要素的規范化有序管理,提升員工職業素養的能力。
這是班組管理的基礎內容和基本功,一流的產品源于一流現場,源于有素養的一流員工。從企業競爭力的角度來看,現場就是市場,市場就是戰場。現場規范有序、明朗溫馨,對內可以在安全、效率、品質、交期上得到保障;對外可以提升客戶的信心和品牌美譽度。班組長的現場力管理是基本功,基本功不行,其他都是空談。
所謂凝聚力,是指培養人才、融合團隊及凝聚人心的能力。
凝聚力既包含良好溝通、承上啟下平衡、凝聚人心,又包括教導員工、解決沖突矛盾、激勵士氣等。同時,在這些基礎上建立機制、搭建平臺,讓員工成長,給員工發揮空間,建立分享機制、榮譽機制、活力機制等讓團隊融合凝聚,促進企業文化落地、生根發芽。
所謂戰斗力,是指現場解決問題、達成管理指標PQCDS的能力。
戰斗力包含日常的生產計劃管理與數據分析等專業的管理工具及管理方法應用,也包含識別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三現”主義,對于異常4M(人、機、料、法)的管理及時應對與確保生產計劃的達成是班組長的核心硬功夫。同時,也可促進改善思維,強化掌握改善工具,為改善力的提升打下堅實基礎。
所謂改善力,是通過對發現問題、識別浪費等思維方法和技術的學習和實踐應用,改善不滿足點、提升績效的能力。
生產過程中,浪費和瓶頸無處不在,需要不斷學習實踐,改善力可以運用對應的方法技術消除浪費,改善制約瓶頸。改善是個螺旋上升的過程,班組長的改善力既包含自我的改善思維和方法提升,又包含發動班組成員一起找問題和改善問題,這就是全員參與、持續改善的應用實踐。
班組長的五種能力打造和提升如何具體操作和實施?請認真閱讀《杰出班組長—班組五種能力提升》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