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動的優秀主持詞_教研活動美篇精彩開頭和結尾
四川新聞網雅安10月24日訊隨著部編本新教材的全面投入使用,雅安天立全體小學語文教師一直走在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不斷研究的路上。2019年10月,雅安天立小學語文“閱讀策略”教學專題研討活動聚焦“提問的策略”,以統編本四年級第二單元四篇課文為例,進行深入研討。本期推送關于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提問”策略單元的教學初嘗思考。
一、認識“閱讀策略”閱讀策略是指閱讀主體在閱讀過程中,根據閱讀任務、目標及閱讀材料的特點等因素所選用的促進有效閱讀的規則、方法和技巧等。“閱讀策略”與“閱讀方法”有所不同。閱讀方法是指具體的方法,閱讀策略則是對閱讀方法的綜合運用,閱讀策略的使用具有整合性、選擇性和靈活性。讀者要根據閱讀目的與文本材料的不同,靈活選擇不同的閱讀方法,并根據需要隨時調整閱讀方法,來幫助自己閱讀。
二、了解部編教材小學階段閱讀策略訓練編排特點
三、閱讀策略單元教學教研
(以四年級上冊提問策略單元為例)
在四年級質量組教研活動上,雅安天立小學戴昕校長針對“提問的策略”單元設計目標,按照“立足單元,整體設計;一課一得,循序漸進;方法運用,自然呈現”的原則將四篇課文涉及到的不同提問策略以及彼此之間的關系做了精當分析。
戴昕校長指出,關注學生是如何學課文的,就是讓學生自己去讀課文,自己發問,這是深入閱讀的提問策略。統編版教科書從中年級開始有目的地編排了四個這樣的閱讀策略單元,作為教師要理解編者意圖,積極實踐,突出不同單元訓練目標的遞進性與發展性。四年級上冊的提問策略單元從提出問題,到多角度分析問題,再到篩選出最有價值的問題,這樣讓懵懂的提問和思考能夠不斷地深入深化。戴校特別指出,要讓學生使用思維導圖、列表格等工具,進行學習提問,更好地綜合運用,提升孩子的綜合運用能力。
四、提問策略教學實錄
隨后,課堂教學由四年級的肖薈蕓老師、郭琳老師、王興林老師、林恢老師,分別執教《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呼風喚雨的世紀》《蝙蝠和和雷達》《蝴蝶的家》,指導學生達成策略培養的四個階段目標:勇敢提問——不同角度提問——提最值得思考的問題——綜合提問并嘗試解決。
肖薈蕓老師
執教《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
《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課堂上,同學們以小組討論為形式,利用關鍵串詞將文章情節聯合在一起,利用列表格法將課文進行復述,并再次整體感知全文。課堂收放自如,孩子們彼此間思維進行碰撞。
郭琳老師
執教《呼風喚雨的世紀》
《呼風喚雨的世紀》中,同學們列出屬于自己的問題清單,再比對、選擇、保留有用問題,最后由小組匯報討論成果。整堂課,孩子們一直保持高昂的熱情,課堂氣氛歡樂融洽。
王興林老師
執教《蝙蝠和雷達》
《蝙蝠和雷達》中,同學們利用思維導圖畫出有價值的問題(訓練篩選問題的過程)后,緊接著小組依次匯報討論成果。整堂課氣氛活躍,激發了孩子們的提問欲望,給了孩子們充分的交流點評時間。
林恢老師
執教《蝴蝶的家》
《蝴蝶的家》中,老師拋磚引玉,借用蝴蝶的家在哪里的問題引起了課堂思考,促使孩子們不斷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在此過程中,林老師引導孩子用列表的方式,從文章內容、聯系實際兩個角度分別提問,再給自己的問題評星值,最后試著自己來解決問題。
沒有故作深情的導入,沒有東拉西扯的贅述……一個單元的學習,孩子們在閱讀、討論、提問、分享中了解、學習、運用“閱讀提問”的策略。
一個單元學完了,有孩子說:“我知道了,原來提問對理解課文來說這么重要。“還有孩子說:“提問還可以有這么多的方式和角度。”在此之后,四年級組還會將“提問策略“遷移運用到整本書《海底兩萬里》閱讀策略中。
第一個月必讀書目之《海底兩萬里》
本次教研是老師們一次思維歸零后的再出發,策略指導要基于兒童特點,保證孩子自由閱讀、自由提問的時間,讓每一個孩子動起來。(雅安天立學校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