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是什么時候引進中國的(稻谷是什么時候引進中國的種子)
《水稻——大米》小時候,每月最少去一次糧店,在十五中斜對面不遠處就是我們的購糧店。每人月限購半斤豆油、二斤大米、八斤白面,二十二斤粗糧,這已是較高標準(城鎮),還有較低的(農村)。
當時大米少而貴,主要產于南方,北方主要是產量高的苞米和高粱等,當時還有吃高粱米好的宣傳[調皮]。誰能想到,五常大米能出名!昔日黑龍江也可以大面積種水稻,產量還挺高[強]。高粱米只是造酒和喂動物,而沒有人吃它了[調皮]。
一、水稻的起源。起源地在中國無可厚非。不僅有7000年前河姆渡遺址所證明,還有一萬二千年前江西省所發現的遺址證明。印度、泰國、韓國等,都爭第一??,爭起源地,不能讓步!我國雖然在種植方面是第二,印度第一,但在產量方面卻是第一。
二、水稻的產量。我國漢朝時期,就有了規模性水稻種植;直到宋朝時期,從越南引進了“占城稻”,不要想是外國,直到明朝才承認越南是獨立國家,王勃怎么死的?就是在去交趾(河內)看他父親的路上淹死的,官都是我們派去的。占城稻能達到畝產300多斤,知道了吧?宋朝能在國土面積最小(約460-480萬),而養活人口最多(達到一億以上)的原因。這個產量,一直保持到建國后的五十年代,歲數大的人都知道“過黃河跨長江”吧,它離“黃河”很近!袁隆平院士出現后,又產生了劃時代意義,連鹽堿地都能種水稻[玫瑰]。回想在我們小時候,農業科學院竟研究“黑46大馬牙苞米”,它的產量高啊!變化真是太大了[玫瑰]。
三、日本的水稻種植。別以為糧食安全就我們國家重視[合十]日本早就重視,去看看日本整齊劃一的土地吧,種的幾乎都是水稻,連北海道都已種上,可以說日本現在已實現“糧食安全”,要知道:日本的國土啊!特別是現在,以美國為首的[心碎][骷髏][得意]。
咱們更要抓緊努力。日本雖然國土小產量高,但它卻沒有在起源地上爭第一。宋朝以前,日本對我國是頂禮膜拜的;宋朝被蒙古人消滅,日本也是痛哭流涕,“崖山之后,無華夏”,全國哀悼!從這時開始,日本對我國是充滿敵意[菜刀][心碎]。現在到日本去,他們對徐福的膜拜是相當地[強],這可是秦始皇派出去的人哪!要學習日本:他們六、七十歲,干勁不減!反觀我國,延遲一點退休都不同意,五十多歲回家養老的人多了!農田管理,就不能像日本人那樣[害羞],看日本的清潔工,他們在清掃樓角的時候,都是先洗干凈!想想咱們…[尷尬]。
至于對水稻的歷史、水稻的研發就不多說了!總之,在袁隆平先生在世界上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國的水稻產量已經是不低了,現在需要努力的是:抓緊研究出“好吃”的產品!這是永無止盡的任務。[玫瑰][爆竹][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