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_如何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600字
央廣網北京8月6日消息(記者李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交易實況》報道,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中國、國家稅務總局8月4日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打好宏觀政策組合拳,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情況。
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要持續謀劃研究一批針對性更強、力度更大的儲備政策,根據形勢變化及時分批出臺實施。
怎么理解“針對性更強、力度更大”?這些儲備政策什么情況下會推出?記者采訪了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他認為,當前經濟形勢復雜多變,儲備一些針對性更強、力度更大的政策十分必要,防患于未然。這些政策可以涉及很多領域,比如財政、稅收領域的減稅、降費,金融領域的降準、降息,以及直接拉動需求的支持政策。通過政策進一步促進需求釋放,改善供給質量。
對于降息、降準的空間,央行相關負責人表示,降準、公開市場操作、中期借貸便利,以及各類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都具有投放流動性的總量效應,需要統籌搭配、靈活運用。連平表示,這主要是針對總量效應而言。通常理解,結構性政策不涉及總量,但事實并非如此。結構性政策比如再貸款,種類數量比較多,每一種規模達到一定水平,加起來也是一種總量投放,這種情況下要適當考慮其他方面所投放的總量貨幣不能太多,需要相互搭配。
目前,疫情期間推出的結構性工具部分已退出,這是合理的。針對下一階段可能出現的新問題,結構性工具仍舊是支持實體經濟薄弱環節和困難領域的重要手段,可以考慮適時推出。同時,也要考慮總量效應,比如降準、公開市場操作、中期借貸便利,各種工具之間相互搭配使用,并加以協調。
連平還表示,下一步要更好發揮財政政策的作用。深入調研,抓住實體經濟要害問題,通過問題導向設計針對性政策。我國財政總體狀況穩健,杠桿水平不高,債務水平合理。要合理安排好財政資源。同時,相關政策之間做好協調,使政策效應達到最大化。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