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中國美債最新消息_中國9月持有多少美國國債?
美聯儲主席杰羅姆·鮑威爾在8月26日承諾,將“大力使用工具”來打擊仍在接近40多年來最高水平的通脹,鮑威爾在懷俄明州杰克遜霍爾的年度政策演講中補充說,更高的利率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歷史經驗強烈警告不要過早放松政策,美聯儲在抗擊快速通脹的斗爭中不會退縮。
鮑威爾(右一)
鮑威爾的言論引發了全球市場大幅波動,這使得9月份再加息75個基點成為可能,美國的借貸成本將持續飆升,影響華爾街交易員的押注,并對包括美債、美股、樓市等在內的美國資產價格市場帶來拋壓,但這可能僅僅只是個開始。
8月26日紐約尾盤,美國10年期基準國債收益率跳漲至3.0409%,在這一周累計上漲6.88個基點,兩年期美債收益率漲3.06個基點,報3.3966%,鮑威爾講稿發布后反彈至日高3.4436%,這一周累漲16.29個基點,兩年/十年期美債收益率利差一度倒掛至負36.191個基點,向美債市場發出強烈的衰退信號。
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8月2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對沖基金開始重手做空美債,SOFR期貨凈空頭頭寸達到創紀錄的695493張合約,并押注10年期美債收益率會在接下去的四周內大幅漲至3.70%,根據美國證監會披露的13F機構持倉報告,目前,一些美國大型投資機構的美債頭寸接近于清零,近一周以來,美債更是持續四日被投資者猛烈拋售。
比如,一位管理1360億美元資產的AMP Capital Investors基金經理Naeimi正在考慮是不是要清空美債持倉,“在某個時候,你只能咬牙切齒地說,我要賣掉所有美債資產”,Naeimi在對彭博社記者電話采訪時這樣說道。
按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的解釋就是,美聯儲正在朝美國債務桶里扔金融核彈,使美債市場流動性萎縮及收益率波動加劇,甚至,可能將會成為引爆美國金融市場危機的,特別是,美聯儲從9月1日開始加碼縮表后更會推動美債市場的流動性進一步萎縮。
彭博社在8月25日更新發布的一項美債流動性的衡量指標顯示,截至8月20日,2022年美債回報率正接近2020年3月以來的最差水平至負13%,因為,美國通脹猛獸難以馴服及引發的衰退擔憂,使得持有美債的收益率相對疲軟,美國金融市場出現“雷曼時刻”或將難以避免,從而導致美債吸引力下降,這也使得包括私人投資者和全球官方機構在內的美債投資者開始遠離美債,事實上,這種趨勢早已經顯示。
美國財政部在8月17日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債官方持倉報告有兩個月的延遲習慣),截至今年6月,全球央行自2022年1月以來已經累計減持了2372億美債,創下自2020年以來的最大季度凈減持規模。
其中,中國自2021年12月以來更是連續7個月共拋售了1131億美債(相當于目前沙特和韓國所擁有的美債數量),倉位降至十二年以來的最低值至9678億美元,且相對其它海外美債債權人的減持數額而言,中國已經連續三個月率先開始大幅度拋售美債(具體數據細節請參考下圖紅色部分),且中國所擁有的美債在過去幾個月中多次刷新十二年以來的低點。
除了中國外,還包括英國、愛爾蘭,法國,巴西,加拿大,韓國,澳大利亞,菲律賓,泰國,科威特,意大利,波蘭和伊拉克等12國也都在6月拋售了數量不等的美債。比如,作為第三大美債持有者的英國也在6月減持191億美債至6154億美元,與去年12月相比,減少了320億美元,加拿大也連續三個月拋售了282億,澳大利亞更是連續四個月減持所占倉位10%比例的美債。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日本增持了126億美債至1.236萬億美元,但此前的四個月日本已經大幅減持了826億美債,且隨著日元兌換美元創下20年低位后,減持趨勢料將會繼續。
緊接著,據美國財經網站Quartz和ZeroHedge幾乎同時援引數位經濟學家和華爾街人士的分析稱,在美國經濟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收縮,加劇了關于該國是否即將陷入衰退的持續爭論下,作為美債基石級別買家的全球央行可能將會持續大規模的出售美債,這個規模可能高達9000億美元。目前,美債實際收益率經過通脹調整后已經出現了負收益回報。
事實上,美國金融網站ZeroHedge在8月16日援引世界黃金協會和IMF的最新數據也在驗證上述邏輯,正如下圖所示,隨著黃金持有量的增加,美國國債持有量繼續呈下降趨勢,以對沖敞口風險,去美元化趨勢在繼續。
世界黃金協會亦在一周前表示,“全球央行預期美元的貨幣地位會持續下降,全球央行預計未來5年黃金的作用將越來越大”,美國隨著持續大幅加息刺升美債利息成本飆升后,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將會失去救助自己債務的能力,將會影響到美元資產的價值和地位,促發全球金融市場尋找替代美元的方案。
世界黃金協會在8月15日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22年1至6月,全球央行凈購黃金達270噸,其中二季度開始,購金速度明顯加快,共增加180噸,而自2019年以來,全球央行的黃金凈購買量已經超過了2800噸,并創下了1971年美元與黃金脫鉤以來的最高紀錄,更是出乎全球市場的意外。
世界黃金協會最新發布的全球央行購金需求調查報告顯示,25%受訪央行計劃在未來12個月會繼續購買黃金,這些受訪的央行們預計未來5年黃金的作用將越來越大,在全球去美元化蝴蝶效應愈演愈烈和全球國際儲備構成多元化的趨勢背景下,料將會會有更多的新興市場和歐洲國家央行加入到黃金的購買隊伍中來,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市場也正在持續發出黃金新信號。
全球央行黃金儲備變化趨勢
據世界黃金協會在8月2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中國黃金ETF流入量創下自2020年4月以來的最大月度流入量,且更是包攬了亞洲地區的所有黃金凈流入量達9噸,同時,中國黃金進口量也出現猛增,6月進口黃金107噸,達到五個月以來的最高點,明顯高于近三年以來的平均水平。
一架貨機上堆滿了裝黃金的箱子
這也使得今年上半年,中國的黃金進口量達到389噸,遠高于前二年的同期水平,這也意味著中國在率先拋售1131億美債的同時,也有389噸黃金已經分批運抵中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