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利霉素對支原體的效果好嗎、阿奇霉素對支原體有效嗎
抗菌藥物
G+菌:-如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炭疽桿菌、白喉桿菌、破傷風桿菌等;
G-菌:-如痢疾桿菌、傷寒桿菌、變形桿菌、百日咳桿菌及霍亂弧菌等
厭氧菌:,產氣莢膜梭菌-氣性壞疽,乳酸桿菌-,難辨梭菌-偽膜性腸炎
沙門菌:
二、
1:如β-內酰胺類抗生素
2.:如多黏菌素類、制霉菌素和兩性霉素B。
3.:如氨基糖苷類、四環素類(作用于30S亞基)、大環內酯類、氯霉素、林可霉素(作用于50S亞基)。
4.:抑制RNA多聚酶,阻礙mRNA的合成如利福平;抑制DNA回旋酶,妨礙細菌DNA的復制如喹諾酮類。
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
概述
第一代:紅霉素;
第二代:克拉霉素、羅紅霉素、阿奇霉素;
第三代:泰利霉素。
一、藥理作用與臨床評價
(一)作用特點★
與細菌P位結合,抑制和,而阻礙合成。
()
1.。
2.抗菌譜包括。
3.非典型致病原(嗜肺消化球菌。
第一代:紅霉素,,故一般服用其。這樣對胃酸穩定性較高。
第二代:增強G-桿菌以及厭氧菌、空腸彎曲菌、軍團菌、肺炎支原體、衣原體、分枝桿菌及弓形蟲等的作用。還具有胃動素作用、免疫修飾作用、抗炎作用等。
第三代:泰利霉素,對一、二代大環內酯耐藥菌尤其是肺炎鏈球菌具有較強作用。
(二)典型不良反應
1.,嘔吐、腹脹、腹痛、腹瀉、抗生素相關性腹瀉等,嚴重時患者難以耐受;
2.:紅霉素、依托紅霉素。轉氨酶升高、肝腫大、膽汁郁積型黃疸),停藥可恢復,肝功能不良者禁用。
3.:心電圖異常、心律失常,甚至暈厥或猝死。
4.:老年人、腎功能不全者或用藥劑量過大時易發生以耳蝸神經損害的耳聾、耳鳴,前庭功能亦可受損。
(三)藥物相互作用
1.,因競爭藥物的結合位點,產生。
2.紅霉素、紅霉素酯化物、克拉霉素,與等合用,可。
3.阿奇霉素可能增強抗凝血藥的作用,合并使用時,應嚴密監測凝血酶原時間。
4.2
二、用藥監護
(一)根據PK/PD參數制定合理給藥方案
,每日分次給藥。
,與殺菌活力有關的PK/PD參數為AUC24/MIC。
(二)用藥過程監護
注意肝、心毒性(見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