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馬汽車口碑怎么樣;威馬汽車車主點評
說起目前市面上的主流造車新勢力,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蔚小理”,畢竟這三家車企一直都不缺話題度,而理想汽車更是以月銷超3萬輛的成績領先了一個身段;再往下說,哪吒汽車、零跑汽車也在近兩年來崛起,其銷量基本都能穩在新勢力的前五位置。不過除此之外,更多的新勢力還是曇花一現的,在這其中,一度風光過的威馬便是如此。
據《財聯社》獲取的一份落款日期為2023年8月31日的文件顯示,威馬汽車無故拖欠248名員工2023年2月至5月期間工資報酬共計約1339萬元,已由上海市青浦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作出行政處理決定,要求威馬方面在收到這一行政處理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補發所欠員工全額工資。
事實上,威馬汽車欠薪已不是什么新鮮事。自去年10月開始,威馬汽車便頻繁深陷“降薪、全員停薪留職、債務纏身”等。更糟糕的是,由于資金鏈斷裂,這也導致威馬無法正常經營,工廠停擺,門店也大批量關閉。根據此前媒體實探發現,位于五方橋的威馬用戶中心已人去樓空,而這家用戶中心正是威馬在國內第一家展廳,也是北京地區最大的經銷商展廳之一。
簡單一點兒總結就是,威馬正面臨著嚴重的危機。要知道,作為入局較早的造車新勢力中的一員,威馬汽車在該陣營中也曾處于第一梯隊,甚至巔峰時期銷量排名第二。可遺憾的是,當初風光的威馬已然不再,再加上威馬一直所說的IPO也沒有取得更進一步的發展,這也使得它處于非常被動的狀態。
如今看來,威馬幾乎沒有“翻身”的機會。一方面,威馬旗下的車型在口碑上已經接近崩塌,銷量也是慘不忍睹,2023年以來更是沒有公布成績了,可想它的難堪;另一方面,威馬還嚴重缺錢,對于新勢力而言,沒有資金就很難活下去,畢竟無論是研發新技術、新產品,還是后續的營銷都需要花錢,沒錢的話還想如何在市場中接著混呢?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處于困境的新勢力遠遠不止威馬一家,同樣掉隊的還有愛馳、天際、云度等新造車勢力。這些在新能源汽車中曇花一現的車企,如今已經提前進了ICU,面臨著被迫離場的窘境,因為相比起曾經造出量產車就算勝利的情況,如今新勢力的造車之路明顯也更為艱難,當開始真正需要“拼”時,實力不足,缺陷明顯,技術不佳的車企是肯定難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足的。
歸根究底,造車新勢力其實一直都是在競爭之中發展起來的。2018年,被視為是造車新勢力交付的元年,也就是說造不出來車的遲早要完,而這已經過濾了一批渾水摸魚的車企;2020年,三年的疫情正式襲來,對于很多本就搖搖欲墜的新勢力來講無疑就是雪上加霜,欠薪、停產、賣地的車企不在少數;直到2023年,隨著越來越多的傳統車企轉型,以及新能源政策逐漸取消之后,這也成為了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很多奄奄一息的車企已經沒了跳腳的能力,這也算迎來了真正大規模的“倒閉潮”。
寫在最后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爆發,這個市場的“廝殺”只會愈發激烈。這也非常好理解,畢竟消費者買車肯定是優中選優,以前沒有那么多新能源產品時,可能大家的選擇是會受限的,然而等到這個領域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優秀車型時,那很多毫無競爭力的產品也只會被淘汰掉了,威馬也只是眾多新勢力的縮影之一。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