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注射間隔時間_阿奇霉素輸液間隔時間
?阿奇霉素作為新一代的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以其對酸穩(wěn)定、組織滲透性好、血漿半衰期長、臨床適應證廣、療效顯著、不良反應少、患者依從性好等優(yōu)點廣泛應用于臨床。
正因為阿奇霉素的廣泛應用,在使用阿奇霉素時,更需要規(guī)范療程,使用藥合理化,以達到最好的療效,較少的不良反應。
臨床實際使用中,阿奇霉素流傳著“吃三停四”或“吃五停二”的用法,到底這個說法靠不靠譜,有沒有理論依據(jù)呢?
1.阿奇霉素半衰期長
阿奇霉素單劑給藥后的血漿半衰期是35~48小時,服用阿奇霉素3~5天后停用,到12天時,白細胞及吞噬細胞內仍有一定濃度。
表面上看只吃了3天藥,實際上后面幾天體內仍有一定量的阿奇霉素在起效。
2.阿奇霉素抗生素后效應強
抗生素后效應(PAE):是指細菌與抗生素短暫接觸后,抗生素濃度下降,低于MIC(最小抑菌濃度)或完全消失后,細菌生長仍受到持續(xù)抑制的效應。而阿奇霉素具有明顯的抗生素后效應。
正是因為阿奇霉素的半衰期長和抗生素后效應明顯,為阿奇霉素“吃三天,停四天”的獨特給藥方式提供了理論支持。
那臨床上常用的“吃三停四”最早出自哪里?
阿奇霉素需要“吃三天,停四天”的說法最早來自《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診治專家共識(2015年版)》,文中提到阿奇霉素用法:
10mg/(kg·d),一天一次,輕癥3d為1個療程,重癥可連用5~7d,4d后可重復第2個療程;但對嬰兒,阿奇霉素的使用尤其是靜脈制劑要慎重。
后來的《兒童社區(qū)獲得性肺炎診療規(guī)范(2019年版)》,文中也提到:
對于支原體肺炎,首選阿奇霉素:10mg/(kg·d),一天一次,輕癥3d為1個療程,重癥可連用5~7d,2~3d后可重復第2個療程;但嬰兒使用阿奇霉素,尤其是靜脈制劑要慎重。
可以看到,2015年的《兒童肺炎支原體專家共識》有提到輕癥阿奇霉素要“吃三天,停四天”;
2019年的《兒童社區(qū)獲得性肺炎診療規(guī)范》減少了阿奇霉素的間隔時間,改為2~3天,而不是4天,重癥的肺炎支原體感染可以“吃5天,停2天”。
阿奇霉素片說明書中提到:
成人用量:沙眼衣原體或敏感奈瑟菌所致的性傳播疾病,僅需單次口服本品1.0g;對其他感染,第1日0.5g頓服,第2~5日,一日0.25g頓服;或一日0.5g頓服,連服3日。
不管是什么樣的服用方式,可以發(fā)現(xiàn)阿奇霉素的總劑量都是1.5g。
兒童用量:治療中耳炎、肺炎、小兒咽炎、扁桃體炎雖然給藥劑量不一樣,但是給藥的療程都是5日。
說明書沒有提到停藥問題,但卻告知使用阿奇霉素的療程是“3天”或者“5天”。
一般在臨床上,醫(yī)生經(jīng)驗性治療開具阿奇霉素會讓患者“吃3天,停藥4天”或者“吃5天,停藥2天或者3天”后復查,根據(jù)患者復查的情況確認是否要加療程,再吃3天或者5天。
所以說,醫(yī)生開具阿奇霉素“吃三停四”和“吃五停二”是有一定依據(jù)的。
但并不是人人都適合用阿奇霉素。肝功能異常、心臟病患者、對阿奇霉素過敏患者、重癥肌無力患者禁用。哺乳期婦女在使用阿奇霉素的10天內禁止哺乳。
阿奇霉素因為在肺部炎癥組織中濃度高,對肺部感染的病原菌都有良好的殺菌作用,且一天一次,給藥方便,不良反應少等優(yōu)點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
但正因如此,我們才要更注意阿奇霉素的用藥問題,以免產生嚴重的耐藥,出現(xiàn)無藥可用的情況。
參考文獻:
[1]. 兒童社區(qū)獲得性肺炎診療規(guī)范(2019年版)[J]. 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9,4(06):201.
[2]. 兒童社區(qū)獲得性肺炎診療專家共識(2015年版)[J]. 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5,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