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北回國自首最新政策;緬北回國什么政策
數十萬緬北電詐分子排隊回國自首,你不了解的緬北真相。
最近關于緬北電詐分子百分之九十五的人都是自愿過去的,這說法很熱門對于網友來說甚至是很邪門,因為這和之前看過的宣傳,那些被騙被拐的描述不符,也和近期看的熱門電影里的情節截然相反。由此大家產生了疑惑,去年被搞詐騙到底是被騙去的多還是自愿的多?其實最主要的是兩件事。
·第一,勸反人員,主要是針對在境外從事網絡詐騙的勸反,也就是俗稱殺豬盤和網絡的人員。勸反是通過前期縝密排查查出長期在境外從事非法活動的人員名單,然后向其本人和家人發布限期返鄉告知書,要求他們限期內主動返鄉自首的行動。這個行動既彰顯了我們打擊境外詐騙犯罪分子的決心,對涉詐人員來說也是一次不容錯過的改過自新的大好機會。
這么好的行動當然是大受歡迎了,所以自行動開始以來,越來越多的地方推出各自的勸返政策,被勸返回來的人員也越來越多。有些地方推出比較出名的措施,也被稱為打蛇七寸措施,快準狠的典范。
·第二件事,今年七月份號稱緬北某詐騙集團二把手改邪歸正的反詐網紅某波。因為涉嫌以虛假信息騙取財物罪被抓了,原來他以揭秘緬北詐騙黑幕為人設,編造美女被緬北的劇情迎合觀眾,而實際上這么做只是為了收割粉絲和流量。
比如他捏造的某國內女網紅赴緬北與網戀對象會面后無法回國的虛假內容,傳播度很廣,造成了很壞的影響。眾所周知傳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謠言,一旦傳播開來,辟謠就顯得無濟于事。很多人只記那些令人恐慌的謠言,而沒留意辟謠公告。
而如今在網絡上類似于他這樣的賬號,還有很多辨別能力較弱的網友們,看了內容后也就越來越糊。很多的令人恐慌的到境外故事,就出自這些人之手。基于這兩個事件,我們可以想象一個懷揣發財夢主動去東南亞搞詐騙的人,這個的人出去后吃了苦,錢沒掙著又被逼投勸返回來。
如果某天他的鄰居找他閑聊問:你前陣子出國干嘛去?你讓他怎么和鄰居解釋呢?難道說我本來想著出去搞詐騙,結果偷雞不成蝕把米回來了,這么說肯定會破壞自己和鄰里之間的友好交往關系。所以他選擇按照流行說法說自己是被騙出去,吃了很多苦才回來的。如果這哥們表達能力好會拍視頻,能繪聲繪色描述自己被騙的經歷緬北那邊的場景,講一些流傳的故事,甚至還能有機會成為網紅。
最后我們還要知道到境外去淘金的也不全是到電詐組織里干工作的人員,有很多是做生意的賣吃喝穿的,當然他們的服務對象也是詐騙分子。勸返活動中這些人首當其沖回了國。同時也因為勸返行動大大給詐騙組織放血,使得他們人手短缺出現用工荒,所以在招人和管理上也就更加不擇手段了。打罵虐待拘禁都是真實存在的,因此說大部分去緬北的涉詐人員是自愿出去的,需要理解其中的復雜性。
比如有大量的配套產業人員在里面,同時強調去的人都是單方面被騙出去也不客觀,真要說的話應該說是被哄騙出去比較合適。詐騙頭目利用一些人想發財,想擺脫當前困境的心理,哄騙了他們,自愿前往相當于助推了一把想著出去賺數不完的人民幣。
可惜的是一跨出國境,自己就成了行走的人民幣,失去了人民警察的保護,那更只是自投羅網的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