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解放汽車4s店—溫州解放汽車4s店地址
近日,一篇題為:《陪伴我們28年的白鹿影城,要拆了…...這里留下溫州人無數美好回憶》的文章引發市民極大關注。
以前的白鹿影城
現在的白鹿影城 陳佳 攝
網友“Leslie ”:小時候小姨夫新入手了一臺相機,我們姐妹幾個跑到白鹿影城外的旋轉樓梯上拍下了酷酷的照片,那時候這種旋轉樓梯還真是不多見,也覺得很有特色到現在看這張照片都覺得自己好潮。
網友“柊樹”:一直記得小學學校組織去白鹿影城看電影,看完后和同學一起走回家,然后我倆就迷路了!就迷路了迷路了!!!后來全靠我“記憶力驚人”,打電話給我媽,讓老媽開摩托來接我看的好像是小鬼當家3不過以前的橫版電影票,真的不會褪色哦,08年的有一張電影票,現在上面還字跡清晰,不過是新中國的,沒存到白鹿影院的。
網友“zxp”:泰坦尼克號1998年上映的時候,我是在縣城的影院看的。3D版上映的時候,我們老同學組織了一場名為“同一個姿勢,再來一次”的杭州溫州兩地觀影活動。在溫州的我們,選了最氣派的白鹿大廳看。看到老rose扔海洋之星下海的時候,一男同學哭得不能自已~~~至今這件事依舊是我們飯局的保留話題~~謝謝白鹿,即使以后想到你,也都是心存溫暖的~~
那么問題來了?
除了白鹿影城之外,
還有哪些溫州城市地標是我們集體懷念的呢?
跟隨小編的步伐,
一起來看看吧!
GO GO GO !!!
1、
▲舊照
▲慶祝建國二十周年大會在(1969年,朱家興攝)
說起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抗日戰爭時期。那時,這里曾是永嘉縣政府舊址。1949年溫州解放后,溫州市人民政府將其改建成廣場。從此之后,便被稱之為“”。
▲80后們的記憶
改革開放以后,它成了溫州商品經濟的一個展臺。舉辦單位要在廣場中央搭帳設攤,各種各樣的展覽會、展銷會、博覽會都在這里舉行。直到2002年10月,溫州國際會展中心的落成,相關展會才移到別處。
2005年被拆除。
2、老工人文化宮
▲正在拆除改建的老工人文化宮。陳碧瑜攝
▲路邊臺球桌進入文化宮成為“正規軍”
▲第一家大型電玩室 學生族偷偷來消遣
2013年老工人文化宮被拆除,荒廢的院子里,散落著幾代人的回憶。溫州最早舞廳、郵票市場、書法講座……半個世紀,老工人文化宮用她的踏實和質樸,撐起了一個城市對文化的理解。哪怕最初的模樣在日濃的商潮中被淹沒,記憶還在,文化還在。
3、市
原市和老工人文化宮挨在一起,所以同命相連。2014年4月25日,原市開拆,連同老文化宮一起變身為“名城廣場”。
1987年刊發的《溫州鹿城區地名志》曾對有過這樣一段記載,“原溫州市位于五馬街道的府學巷,總面積4615平方米。大會堂為清代學府的一部分,解放前,為永嘉縣黨部駐地。解放后,由人民政府接收。1951年改建成磚木建構的溫州市。主體建筑為禮堂,處在大院中央,面積為2162平方米。四面林蔭夾道,可停放多輛汽車。禮堂大廳上下二層,共有座位1474個,舞臺寬敞,可供大型劇團演出和放映電影,也可為大、中型會議服務。近年來,正在原有基礎上逐步擴建;1984年后,先后又建成招待所和餐廳、會議室。”
4、解放電影院
▲1992年
1932年,溫州富戶梅仲協在石坦巷宅前照屏址上建造了溫州第一座專業電影院——光華電影院。1951年,該電影院由溫州軍分區收購,更名為解放電影院。1967年,在“文革”兩派武斗中被燒毀。1975年,解放電影院在松臺山麓易地復建,改名為解放影劇院。1999年9月28日,因松臺山建造前廣場,解放影劇院實施爆破拆除。從此,“解放”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
5、新中國電影院
▲上世紀70年代
最早是新中國劇院,后來又多次改名。
6、小南門碼頭
上世紀90年代以前,溫州陸地交通不是很發達,連貫溫州市區和瑞安之間是一條溫瑞塘河,市民往返市區和瑞安之間,一般會選擇坐“小火輪”。如果要從市區去茶山吃楊梅或甌柑,也可以坐船去呢!
上世紀90年代之后溫州的公路交通逐漸發展完善,選擇坐車的人也越來越多了,溫瑞內河客運漸漸萎縮。小南門碼頭也漸漸變得安靜了。
如今,很多溫州人,還是難以忘卻小南門碼頭那一片繁忙景象。
2013年溫州水上巴士開通,起點站就設在小南門碼頭。
7、老南站
曾幾何時,溫州人一提起客運,就自然會想到南站,作為溫州最早的客貨運中心,它曾經是那么風光。1998年12月溫州汽車新南站建成開通,老南站客運業務全部搬至新南站。南站從此就成了口頭上的地名,專指南站天橋附近一帶。
8、溫州大酒店
溫州大酒店位于市區公園路,前身是1955年3月創辦的溫州旅館。1992年改名為溫州大酒店,是溫州首批涉外飯店。2012年,這家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風風雨雨,承載了不少“老溫州”記憶的酒店悄然關門。
除了溫州大酒店,多家和溫州大酒店一樣曾有輝煌往日的老牌飯店也紛紛遭遇同樣命運。位于第一橋、于1958年建成開業的溫州飯店,已被改造為購物商場,也已成為老溫州的記憶。
9、東甌大廈
1985年1月,市區望江路安瀾碼頭前,一座高聳的大廈前彩旗飄揚,擠滿了看熱鬧的市民。人們一個個仰著脖子,看著與天連接的樓頂,口中不時發出“嘖嘖”贊嘆聲。這就是當時名噪一時的溫州“十三層”———東甌大廈。當年,它以53米、13層的高度,遙遙把其他平房甩在后頭,成為名副其實的溫州第一高樓,也是當時的浙江第一高樓。溫州人干脆給它換了個更直接的名字——“十三層”。
東甌大廈的建成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它不僅成為渡船及客輪的航標和燈塔,也成了溫州的一個形象窗口,又是許多第一次踏上溫州土地的外鄉人必然要“瞻仰”的“景點”建筑。當時流傳著這樣的笑話,說不少農村來的群眾因為頭戴草帽,在仰頭看東甌大廈時,帽子都會掉下來,所以看東甌大廈,一定要按住帽子。
10、人民路
▲1988年
看了十大溫州老地標,
您是否會回憶起當時的青春歲月呢?
在這片土地上,
有我們可懷念的故人、舊事、舊址
讓我們在感悟歷史滄桑的同時,
也更加珍惜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