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院論壇新聞稿范文(經濟管理學院新聞稿)
【編者按】惠園少年,一年又一年。2020年畢業季的到來并沒有因疫情而推遲,待到夏天來臨,又會有一批學子離開貿大,去到更廣闊的天地中。請在我們作別時暫且放下留戀,揮揮手珍重地道一聲“再見”,充滿希望的未來里也許會有和惠園重逢的一天。愿遠行的對外經貿人路途平坦,事事順遂。黨委宣傳部與招生就業處聯合推出“2020年優秀畢業生專訪”專題,與大家一起分享畢業生們的成長故事。
【學生簡介】鄒孟哲,外語學院2016級德語企業管理專業本科生,獲得德語、會計學雙學位,曾赴慕尼黑大學暑期交換,斯里蘭卡國際義工支教,于捷豹路虎(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北京德意志公司中心實習。在校期間擔任新聞網記者團副團長,榮獲“合作88”獎學金、校級二等獎學金并被評為院級優秀學生,畢業后將赴德國吉森大學攻讀金融與會計碩士學位。
回首本科四年時光,每個人的道路都不盡相同。有人兜兜轉轉,在不斷試錯的過程中見到許多風景,也有人早早立下志向,懷揣著一個目標從一而終。鄒孟哲屬于后者。
主見存心,決斷而敢行
四年前,剛剛結束高考的鄒孟哲一心報考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德語系,并早早做好了畢業后出國留學的打算。作為一名理科男生,這一決定起初并不被家人支持。比起小語種,鄒孟哲的父母更希望他學一門工科專業,他們認為那更像是“男孩子該學的東西”。但鄒孟哲有著自己的規劃。他打算“學一門小語種,通過4+2本碩連讀項目出國,最后在國外讀博”。最終,他憑著那份“執拗”成功說服了家人。
態度鮮明有主見,不久之后鄒孟哲另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再次印證了他的這一特質。大一結束的暑假,鄒孟哲申請了赴斯里蘭卡的支教項目。他在那個之前陌生的熱帶國家停留了兩周,教當地幼兒園、小學和初中的孩子們學英語。初為人師,他也會遇到學生聽不懂的情況,每到這種時候,他總會耐心地把一句話換成三四種不同的方式說,直到學生聽懂為止?!坝信d趣,就直接報名了”,面對記者的不解,他這樣解釋選擇斯里蘭卡作為支教地點的原因,仿佛五千余公里外的陌生國度換乘幾班地鐵就可以抵達。
自省不足,躬行以改正
“最偉大的勝利就是戰勝自己”,初入惠園的鄒孟哲在有意識地面對自己的不足。大一剛剛開學時,自覺不善與人交流的他同時加入了三個學生組織——校學生會公關部、院學生會新聞部和新聞網記者團的采訪部,無一不是要常常與人打交道的組織。記者團的工作尤其忙碌,他每周都會接到一至兩次采訪任務,熬夜寫新聞稿也是常態。頻繁的實踐機會讓他的初衷得以實現,除了作為一名學生記者的溝通與寫作能力在進步之外,他也開始享受與人交流的過程?!懊看尾稍L都是一次很棒的經歷”,曾經不善言辭的他這樣描述在記者團的日子。
2017年12月,第七屆首都高校記者基本功大賽在貿大舉辦。在鄒孟哲眼中,這場比賽的特殊之處正在于讓記者這個常常作為旁觀者的群體走到臺前。對時任采訪部副部長的他而言,參與籌備這場比賽也是里程碑式的經歷。在籌備過程中,他負責聯絡來自北京各所高校的參賽選手、為大賽聯系贊助……那時組建的16個微信群至今還“躺”在他的微信列表里,群中成員少則十幾人,多則上百人。曾經那個不善言辭的少年經過兩年的成長,逐漸從幕后走到臺前,與來自高校、企業的人自如接洽?!白兊帽纫郧案艺f了”,他這樣評價自己加入記者團兩年以后的變化,“采訪的語言、說話的邏輯都得到了鍛煉”。
不忘初心,篤學以追夢
接受采訪時,鄒孟哲坦言自己大學前兩年的成績并不是很好。語言學習需要日復一日的打磨,但那時忙于三個學生組織之間的他沒能把更多精力分給學業,自覺已經和同學落開了差距。
轉機發生在大學二年級的暑假,鄒孟哲前往德國慕尼黑大學進行暑期交換。課余時間他去參觀了德國一些斐聲國際的高校,也常在宿舍樓下的小酒吧里和當地的學生們談天說地。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在德國友人家里吃的那頓正宗的德餐。這些如今回憶起來略顯零散的記憶喚起了兩年前鄒孟哲心中的向往,大二那年夏天的所見所聞和高三結束時立下的志向產生了共鳴,讓他更加堅定了出國深造的想法。沒有豪言壯語,回國后的鄒孟哲默默開始努力了。
外語學院大三的專業課更加繁重,斟酌一番后,鄒孟哲一心撲在高級德語這門課上。他開始常常出現在圖書館,四層的露天平臺和二層的沙發區是他最常去的地方。在那里,他從一篇篇課文開始“啃”,鞏固在前兩年里落下的基礎。經過大三一學年的努力,他獲得了二等獎學金和院級優秀學生的榮譽。當被問及如何對語言學習保持興趣時,他想了好一會,才說:“定個目標才會更有動力?!彼哪昵埃橇魧W德國這一初心引領鄒孟哲進入了貿大德語系,而在倦怠時催他奮進的,也是這一早早定下的目標。
此外,“學以致用”在鄒孟哲看來也是語言學習的關鍵之一。他有一位來自德國的“語伴”,初時二人交流并不輕松,但他深信大膽去聊才會有收獲。“大膽去聊”,這也是他以即將畢業的學長的身份送給學弟學妹的建議。鄒孟哲深深地感到,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為學生提供了很多出國交流的資源和由大量留學生形成的良好語言環境,“只要敢于開口就行”。
在大學四年中,鄒孟哲還修習了會計學的雙學位。談及選擇這個專業的原因時,他說:“會計是一門通用的商業語言,是各種經濟事務在企業內部、企業之間、企業與政府等機構之間交流的工具。不管未來是進入企業工作還是創業,會計學都很有幫助。另外這也是為出國做的準備。”想到鄒孟哲即將入學吉森大學經管學院繼續學習,方才明白這四年里他從沒有忘記留學深造的初心,在貿大這所中國一流的財經類院校,鄒孟哲的每一步都在為實現入學之初的規劃而努力。
時光飛逝,如今鄒孟哲也即將畢業。即使目前受到疫情的影響隔離在家,他準備畢業論文、答辯的進度也在依照規劃按部就班地推進。自從得知不能返京,他便準備了一個計劃本。在他每日為自己安排的任務中,除了撰寫論文,還有為備戰德福、雅思所做的練習。 “在家反而有更多時間留給自己”,鄒孟哲這樣評價自己的“隔離生活”。他正抓緊本科階段的最后一段時光,為更遙遠的未來做著準備。
邁出校園,英才初長成
鄒孟哲的綜合能力在校園之外也得到了認可,大三下學期,他獲得了“捷豹路虎(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公關傳播部的實習機會,這也是他的第一份實習。在這段為期三個月的實習經歷中,他細致了解了一家國際化大公司內部的組織機構設置,還找到了畢業論文的選題思路?!耙鰧嵤隆保u孟哲說,“在大公司的實習經歷認可度比較高,但也要踏實做一些實事,這樣你的實習經歷才有價值?!睉阎@樣的信念,他還曾到德意志工商中心進行實習,在德國全資企業跨文化的工作環境中了解到德國企業的運營管理模式,也學習到了應該如何做好本職工作,維系人際關系,提前適應了德國式的工作環境。
被問及有什么話想對四年前大一的自己說時,鄒孟哲只說了“不忘初心”四個字。站在即將出國深造的人生關口,回首來路,鄒孟哲加入融媒體、修習雙學位、赴德國交換的種種抉擇無不是為留學深造所作的準備。既然選擇了方向,便只顧風雨兼程,他四年來的所作所為,就是“不忘初心”四個字最好的注腳。
圖書館的露天平臺是惠園里最令他印象深刻的地方,“春天時花開得很好看”,他這樣評價道。他曾經在那里讀書,那是他赴一場四年之約的起點,是他堅守初心,也是他實現初心的地方。四年前萌生的愿望指明了方向,今時未來已來,所得即所愿,鄒孟哲也將踏上新的旅途。愿踏上異國土地時,全新的目標和方向他已了然于心,一如四年前那樣。(記者 梁丙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