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稻谷種子2米高,巨型稻谷種子2米高養稻花魚可以嗎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民以食為天”,在中國人眼中沒有什么比糧食更重要的東西了,這主要是因為在古代以農業為主,在那個看天吃飯的年代里,餓肚子是常有的事情。
按時間上來說,中國人能夠吃飽飯是最近幾十年的事情,如今在世很多老年人,對曾經餓肚子的經歷還歷歷在目。
所以在新中國成立不久,有這么一批科學工作者,毅然投入到中國農業發展之中,他們雖然沒有兩彈一星功勛那樣亮眼的成就,但是卻一直在背后默默研究,目的是讓中國人不再挨餓,從此每一位中國人都能夠吃飽飯。
而這批農業科學家中,最著名的就是袁老,記得其曾經參加一檔電視欄目,當主持人問他,你認為中國人還會餓肚子嗎?袁老眼泛淚光,認真并且哽咽的說道:“不會了,不會了!”
在那一刻,袁老消瘦的身形,突然感覺變得偉岸起來,因為如今每一個人的飯碗中,都流淌著他們那一輩農業工作者的汗水。
但是遺憾的是,除了袁老比較出名外,很少有人知道我國其他的農業專家,今天就介紹一位把竹子和稻子結合一起,雜交創造出新型水稻的專家。
他的名字叫鐘章美,雖然名字有點偏女性化,但確實是一個大老爺們。
鐘章美出生于1937年10月,當時正值國難之時,如同我國很多農業專家一樣,他也是深入田間,把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
1969年的某一天,鐘章美在海豐縣農科所附近偶然看到竹子開花,由于竹子開花周期比較長,大約50年一個周期,時間長的達到100多年。
因為比較少見,這就引起了他的好奇,在隨后一段時間里,他對這些開花的竹子持續進行觀察。在竹子開花后就結出竹米,隨后竹子就枯萎。
作為農業專家,在看到竹子開花結果的過程后,認為整個過程與水稻差不多,只不過水稻是1年為周期,而竹子是50年一個周期。
這個時候,他腦海中就誕生出一個大膽的想法,那就是利用竹子高大粗壯的優勢,如果與水稻進行雜交的話,那不是讓水稻長得比人都高,結出更多的穗子了嗎?
差不多在同時期,袁老也抱著相同的夢想,在進行著他的雜交水稻事業,他也有一個夢想,他在很多年后對媒體說道:“我有一個夢,夢見自己試驗田你的新品種水稻長得比高粱還高,穗子比掃把還長,米粒比花生米還大,我跟我的助手們在稻禾下乘涼…………。”這段話,也是袁老著名的“禾下乘涼夢”
這個夢并不是袁老一個人的夢,也不是鐘章美一個人的夢,而是當時千千萬萬農業工作者共同的夢。
袁老和鐘章美雖然都有相同的夢,但是他們選擇的方向卻不同,袁老選擇雜交水稻之路,而鐘章美選擇竹子與水稻雜交之路。
鐘章美雖然萌生了竹子與水稻雜交的想法,但是這兩個不同的品種,真的可以雜交到一起嗎?
還別說,真的能。
很多人恐怕想不到,竹子雖然長得高大,但是其與樹木等沒有半點關系,從植物分類上來說,竹子是禾本目禾本科竹子亞科的植物,其與水稻雖然不是同一個品種。
但是從分類上看出,兩者其實也算是近親,竹子只不過算大一號的“草”,竹子與水稻有著相同的生長過程開花和結果,只不過竹子花費的時間長一些而已。
作為農業專家,鐘章美也正是知道竹子與水稻的關系,所以他才敢產生這么大的想法,否則的話兩個完全不相同的品種,也不會有雜交的可能性。
在萌生這個想法后,鐘章美就把想法付之行動,在精挑細選了數百株水稻后,開始與竹子進行雜交,最終于1971年得到3顆竹水稻的種子。
雖然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只是得到3顆種子,很多人覺得有些不值,但是鐘章美卻欣喜若狂,因為這3顆種子驗證了他的想法,證明了竹子和水稻雜交的可能性。
第二年,他滿懷希望的把這三顆視若珍寶的竹水稻種子,再次進行種植。但是卻出現了意外,有兩顆種子在長成禾苗后不幸夭折,就只剩下一顆獨苗了。
鐘章美怕這棵禾苗再次夭折,那么近一年多的努力就白費了,為此他一門心思的撲在這棵獨苗身上,擔心出現意外。
但是怕什么就來什么,這株禾苗雖然生長狀態非常好,一直長到2.5米高,最終抽出14穗谷子,但就是不結果。
那段時間愁得頭發都白了不少,最終是通過藥物處理,這株竹水稻才結果,在當年再次收獲136粒種子。
第二年,鐘章美再次把收獲的136粒種子,撒到田地里,這次沒有出現任何意外,這些新型的竹水稻種子瘋狂生長,禾苗的莖葉形態像竹子,根系發達,莖桿如同竹子一樣非常堅硬,一直長到1.5米才停止生長,這一年也獲得大豐收。
在此后多年時間里,鐘章美對竹水稻一直進行改良,直到1993年,他辦理退休后,依然沒有放棄對新品種水稻的改良,在毫無科研經費的情況下,在自己家鄉開辟了一個竹水稻實驗基地。
2007年,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梅州市科技局終于評定和刊發了鐘章美有關竹稻的論文,至此竹稻終于得到認可,也正式誕生了。
竹稻與普通水稻相比,其優點與缺點都同樣的非常明顯,非常的突出。
1、竹稻的優點
竹稻由于是水稻和竹子雜交后的新品種,其本身不僅有水稻的特點,也繼承了竹子身上的優點。
竹稻相比于一般水稻相比,更高一些,大多在1.5-2米之間,其根系也更加發達,可以汲取更多的營養物質,為此其結出的稻穗飽滿而量大,并且其稻米相對于普通稻米個頭也大一些。這就讓竹稻的產量更高一些,據統計,其畝產能普遍能達到1000公斤以上。
由于竹稻根莖繼承了竹子優點,不僅堅硬而且具有韌勁,所以竹稻在大風天氣里抗倒伏能力比較強。而且竹稻相對于其他水稻來說,適應土地的能力更強,而且不容易吸附重金屬等有害物質。
除了這些優點外,竹稻還有一個最特別的優點,那就是其繼承竹子身上的特有竹葉黃酮,這是一種抗氧化和抑菌的物質。
因為竹稻中有這種物質,所以其抗病和抗蟲害的能力比較強,另外這種物質在竹稻米中也有,這就讓竹稻米不容易長霉。實驗顯示,在8月份三伏天中,普通大米煮成的米飯,已經長出一大碗霉菌了,但是竹稻米煮成的米飯卻很少發霉。
當然這些優點,只是竹水稻的外在表現,對于吃貨來說,最關心的是竹稻米的味道。想象一下,就是優質稻米的口感,加上竹子淡淡的清香,不僅味道可口,而且富含多種微量元素。
在古代為了描述鳳凰的華貴,對其是這么形容的:“非梧桐不息、非竹米不食、非清泉不飲”,這其中竹米,就是竹子結的米粒,而竹稻是結合竹子和水稻優點的新品種,在口感和味道上都更勝一籌。
2、竹稻的缺點
與竹水稻優點相比,竹水稻的缺點更多的是表現在技術層面,主要是技術攻關難,對技術要求有些高,需要花粉授粉技術,另外就是雜交后后代不育問題,這也讓竹稻種植存在一定的門檻,造成竹稻種植量不多,因為這個原因去價格是普通水稻5倍以上,讓其在市面上比較少見。
結語:
鐘章美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從嘗試雜交竹稻,到2007年正式誕生,中間花費了30多年時間,他們那一批農業工作者,都是抱著一個共同的夢想,讓中國人從此不再挨餓,把整個青春年華都投入其中。直到今天,在田間地頭還能看到他們的身影,他們都是值得敬仰的人。
如果有什么想說的話,請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