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北電信詐騙是怎么回事_電信詐騙16種主要手法
誤把“洗錢”當兼職,結果把自己送進監獄!原來,緬北電信詐騙集團騙到的錢,并不是直接就能花,而是要通過復雜的操作來“洗白”。如果不小心,普通人也可能會陷入“洗錢”風波!
電影《孤注一擲》的熱映,讓更多人見識到了緬北電信詐騙集團的瘋狂,騙錢對他們而言,就如流水線生產商品一般。不過,詐騙分子騙的錢雖然不在少數,但并不是騙到手之后就能隨便花,而是要經過復雜的過程將其變為合法資金,這就是所謂的“洗錢”。很多時候,這些黑錢都是通過普通人操作,最終變成詐騙集團的合法資產。“洗錢”聽著很神秘,但其實離我們普通人并不遠。
牛某是一個90后,2019年11月失業后,一時沒找到新工作的他開始著急起來,沒有工作賺不到錢,日常花銷又一個不能少,手無余糧入不敷出的日子讓他心慌。
工作一時找不到,他就想著先找個兼職做一下,不管多少先賺點錢維持生活。在網上不停刷著招聘信息時,一個突然彈出的網頁引起了他的注意。
這是一個招聘兼職的廣告,聲稱只要有智能手機,下載指定的APP,就可以躺在家里賺錢,不限時間地點,只要完成平臺指派的任務就能賺傭金。
玩著手機就能賺錢,而且時間還自由,這正是牛某夢寐以求的。他趕緊加了客服咨詢如何操作,在客服耐心細致地指點下,牛某下載好APP,并往里充了1萬元保證金,這些錢很大一部分都是他借來的,隨后就開始了自己的“賺錢”工作。
從2019年11月到2020年3月,牛某每天都在APP里搶任務單,搶到任務之后,平臺方就會把指定金額的錢轉到其銀行賬戶,然后牛某再把這筆錢轉到任務單上指定的賬戶。
說白了,牛某的任務就是收到錢后再幫忙轉一下賬,每轉一筆都可以獲得相應傭金,確實如最初宣傳的那樣,足不出戶就能掙錢。更重要的是,此時正趕上疫情暴發,被封在家里的牛某,很慶幸自己有“先見之明”,運氣好找到了這樣一份好兼職。
近5個月時間,牛某通過自己的銀行賬戶,轉賬200多萬,賺到的傭金也有1萬多。不過還沒等牛某提現,這個平臺就被查封了。最終,牛某不但沒拿到1分錢傭金,還損失了1萬元的保證金,典型的“偷雞不成蝕把米,賠了夫人又折兵”。
一份兼職不只讓牛某破了財,還很可能給他帶來牢獄之災。因為在平臺的操作存在洗錢嫌疑,當地警方以牛某涉嫌“幫助絡犯罪活動罪(幫信罪)”,將其刑事拘留,等待法院最終宣判。
2023年8月,山西太原某煙酒店的老板王某,剛做成一單大生意,就遇到了煩心事。
原來就在幾天前,店里來了幾個操著南方口音的男子,進店后二話不說,直接點名要店里最貴的煙,什么貴要什么,而且數量要的還不少。
如此闊氣的大客戶,一年到頭碰不上一個,王老板自然是殷勤招待,生怕丟了這筆大生意。最終,進店的兩個人,敲定了購買2.6萬元的,讓王老板盡快準備一下,一會兒就來拿貨。
過了一個多小時,兩位客戶果然如約而來,兩個人清點好確認無誤后,稱煙款太多身上沒帶那么多現金,找王老板要了銀行賬戶信息。王老板也覺著沒人會隨身攜帶2.6萬元現金,對兩人的說法不疑有他。
很快,2.6萬元就轉到了王老板賬戶上,然后兩個大客戶在王老板幫助下,把煙搬上車后很快就離開了現場。王老板心里美滋滋,期望這樣的客戶多來幾個,沒想到第二天就遇到了煩心事。
第二天上午,王老板就接到消息稱,他的銀行賬戶被凍結了。王老板咨詢銀行后,客服讓他報警處理,當王老板報警后,警方查詢發現,正是因為昨天2.6萬的“大生意”,導致王老板銀行賬戶被凍結。
原來,向王老板付款的賬戶,對應著7名電信詐騙受害人,涉案金額超82萬元,而購買高檔,正是這群犯罪洗錢的手段,當日太原好幾家煙酒店,都有過客戶大量買高價煙的事。
警方順藤摸瓜,最終鎖定了兩名嫌疑人,兩人落網后,經過突擊審訊很快又供出了另外兩個團伙成員。警方判斷,這四人只是洗錢犯罪集團的下線,背后還隱藏著更大的Boss。
警方順藤摸瓜,最終抓獲23名犯罪嫌疑人,這群人半年之內,幫境外電信詐騙團伙洗錢超8400萬元。涉案金額之大讓人觸目驚心。
蘇某曾是緬北電信詐騙集團洗錢公司的員工,后來從公司辭職后,輾轉回國“自立門戶”,喊上男友一起干起了“騙錢-洗錢”老本行。
2023年5月14日,武漢警方接到當地市民郭先生的報警電話,稱自己近50萬的存款被騙走。原來,郭先生當天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自稱某寶客服,稱郭先生當年注冊賬號時,用的是學生身份,這么多年過去了,需要轉成成人賬戶,并享受更高的權益。
信以為真的郭先生,按照對方的指點開始一步步操作,結果因為自己的“征信”不達標而無法通過。此時,客服建議郭先生把名下銀行卡的存款轉到指定賬戶,待征信核實完畢后再原路退回。
一直被客服牽著鼻子走的郭先生,很快就把錢轉了過去,然后就沒有然后了。思前想后才發覺自己被騙了,全部家當一朝被騙,郭先生趕緊報警。警方根據收款銀行卡信息,在山西晉城抓到了卡主張某。
又在張某供述下,前往福建安溪抓獲嫌犯張某銀。據其交代,當被騙的錢進入卡里后,他就指揮下線用這些錢購買黃金等,然后再轉售黃金,詐騙而來的錢財即被洗白。整個過程中,他可以獲得6%的提成。
根據張某銀提供的信息,警方順藤摸瓜,最終在云南西雙版納抓到了犯罪團伙組織者蘇某及其男友。原來蘇某之前曾被騙進緬北電信詐騙公司,逐步成為公司重要的“業務員”,本想著能靠提成賺大錢,卻不想幾年下來連扣帶罰,基本沒賺什么錢。
賺不到錢,還經常受到辱罵,蘇某一氣之下就想著尋找機會離開,后來回國后她拉上男友自立門戶,給詐騙公司干起了“洗錢”的下線業務,這才有了后來的犯罪團伙。
很多人覺著詐騙都是小兒科,那些被騙的人都是腦子笨,其實一旦落入詐騙集團精心設計的騙局,幾乎所有人都難以逃脫。詐騙集團騙到的數以億計的贓款,就需要通過洗錢變成合法資產。
上邊提到的犯罪團伙組織下線到處買東西,或者直接搞的洗錢方式,是普通大眾最容易接觸到的一種洗錢方式,或者平臺注冊,或者租用銀行賬號手機卡等,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參與。
不過這種洗錢方式,對詐騙集團而言風險高效率低,已經逐步被淘汰。目前,他們采用的多是如下幾種大規模的洗錢方式:
一是利用“地下錢莊”轉移收益。所謂地下錢莊,自然就是見不得光的機構,它們游離于國家的監管系統之外,但又可以通過正規金融機構的渠道,從事與貸款、匯兌相關的金融業務。詐騙集團就是利用這一點,開展大規模的“洗錢”活動。
二是利用新興起的“平臺”來處理贓款。這類平臺就如外賣軟件一般,各種來路不明的錢財,就是平臺上售賣的產品,負責洗白的主要是“碼農”。有人在平臺上下單后,平臺上注冊的會員就會接受任務,洗白之后進行抽成。
碼農們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把平臺對接各種電子支付渠道,甚至包括一些直播平臺的打賞等,當受害者的資金進入指定賬戶后,他們就將錢通過各種渠道消費掉,然后再根據分成比例取回相應錢財。
三是炒的火熱的各種虛擬幣。這些虛擬貨幣本身就具有很強的加密性,而且游離于各國央行監管之外,目前為止還是監管的真空區,于是詐騙集團的錢蜂擁而至,利用虛擬幣做中間媒介,把“黑錢”轉換成“白錢”。
對于洗錢,我國就如對待腐敗和毒品一樣,向來是零容忍的。2020年,我國各級法院審理洗錢案件6600多件,超1.6萬人被判刑,罰款超5.26億。
在這里小編也要提醒大家,天上從來沒有掉餡兒餅的時候,就算萬年遇上一次,也一定要小心被砸破頭。
最后,就我們個人而言,一定要注意保護隱私,銀行賬號、手機卡以及個人身份信息等,千萬不可隨意告訴他人,更不能借給他人使用。否則很可能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占小便宜吃大虧,甚至帶來無妄的牢獄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