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業化國家和地區;新型工業化新在哪里
封面新聞記者 李茂佳
近日,工信部正式公布《第十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名單》,共有33個示范基地入選。重慶有電子信息、軟件和信息服務、工業互聯網3個類別、共6個產業園區上榜。截至目前,重慶全市獲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稱號的園區已有16個。
工信部正式公布《第十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名單》。
據悉,第十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涉及生物醫藥、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等多個產業領域,入選的產業園區分為特色和優勢兩類。其中,重慶入選的三類園區均為特色類,分別是以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載體的電子信息(集成電路)園區,以重慶仙桃國際大數據谷為載體的軟件和信息服務園區,以重慶兩江新區、重慶經開區、北碚區和江津區為載體的工業互聯網園區。
重慶高新區:2025年,集成電路產業規模達500億元
重慶市經信委介紹,集成電路產業作為重慶高新區四大主導產業之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重點方向,正在加速發展。
具體來說,加快“芯”技術突破,推進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培育、集聚,補齊設計能力短板;緊扣功率半導體產品國產替代目標,做精制造能力;面向5G、人工智能等行業快速發展需求,做強封裝測試能力,打造產業鏈核心競爭力,實現強“芯”引領產業發展。
按照規劃,到2025年,重慶高新區集成電路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建成國內重要的集成電路產業基地,打造集聚效應顯著、規模質效突出、創新能力躍升的重慶集成電路產業園。
功率半導體方向建成全國最大的功率半導體生產基地;存儲芯片方向形成存儲芯片設計、制造、封裝測試全產業鏈,成為國家發展儲存芯片戰略的重要支撐;模擬及數模混合芯片方向填充部分領域國內空白,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硅基光電子芯片方向建設國家硅基光電子芯片技術高地;人工智能和物聯網芯片方向培育人工智能及物聯網芯片增長極,建成全球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高地。
仙桃數據谷:加速創建中國軟件名園
目前,仙桃數據谷園區已落戶長安、紫光、中關村、華為、騰訊、字節跳動等龍頭企業以及1100余家創新企業,引入騰訊云數字經濟產業基地、西部大數據前沿應用研究院(國家信息中心)、華大基因等研發機構和創新平臺,正逐步構建“龍頭企業+公共平臺+產業應用+人才培養+創新孵化”的軟件產業生態。
仙桃數據谷主體園區鳥瞰圖。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仙桃數據谷先后榮獲重慶市軟件園(綜合型)、中國最具活力軟件園、中國大數據明星產業園等殊榮。正在創建中國軟件名園、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核心區。
兩江新區:工業互聯網具備四大發展優勢
據了解,兩江新區工業互聯網具備四大發展優勢。首先是發展基礎好,擁有全國唯一的“四節點一通道兩中心”。截至2021年10月底,新區已上線二級節點9個(占西部47.4%)、企業節點703家(占西部42.9%),接入國家頂級節點(重慶)累計標識注冊量為23.5億個(占西部39.8%)、解析量為12.5億次(占西部43.1%)。
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
其次是創新實力強。籌備成立禮嘉鏈網智匯研究院,落戶京東方智慧系統創新中心、華為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等高端研發機構。
第三是集聚平臺多。落地布局騰訊、紫光、浪潮、用友、華為、阿里等6個國家級工業互聯網跨行業跨領域平臺,累計實施智能化改造項目259個,建成數字化車間60個、智能工廠21個,推動超過4000家企業“上云上平臺”。
此外,兩江新區還不斷豐富拓展場景促應用,全力打造兩江協同創新區、禮嘉悅來智慧園、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等創新平臺,已聚集40家高端科研院所和6000家數字經濟企業;圍繞智博會和園區特色打造30余項車聯網先導區應用場景。
重慶經開區:實現基地5G網絡覆蓋率達到100%
重慶經開區依托國家新型工業化電子信息(物聯網)產業示范基地、綠色產業示范基地和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范區等基礎,著力于打造工業互聯網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創新應用示范區。
具體來說,集聚飛象工業互聯網平臺、根云平臺、忽米沄析三大工業互聯網平臺,擁有24家工業互聯網服務商,累計建成5G基站3366個,建立全國首個動摩行業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平臺。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此外,經開區還擁有較好的“5G+工業互聯網”發展基礎。累計建成5G基站3366個,實現基地5G網絡覆蓋率達到100%,高質量推進4G、5G等網絡基礎設施協同發展。
北碚區:打造成渝地區工業互聯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先行區
按照“生態圈+示范園+先行區”的思路,2018年,北碚區在蔡家智慧新城規劃建設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園,總建筑面積40萬平方米;2020年,園區一期8萬平方米建成開園。
北碚區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集聚發展平臺。
經過三年的發展,工業互聯網“三大件”(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重慶分院、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創新體驗中心、重慶市工業大數據制造業創新中心)齊聚北碚;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重慶)落戶水土高新技術產業園;國家15個“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有3個在北碚設立區域總部;建成智能工廠5家,數字化車間27個,數字化進程居重慶全市前列。
江津區:不斷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加速完善
推進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方面,江津區引進紫光工業互聯網平臺,該平臺入選重慶全市2020年第三方工業互聯網平臺培育工程,成為全市重點培育的10個平臺之一;
推進中小企業上云138家,江小白產供銷一體化平臺作為重慶全市唯一項目入選工信部2020年上云典型案例;新增市級智能工廠6個,排重慶市第2位,累計建成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51個,排重慶市前3位。
2021年,江津區開展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建設工作,分行業遴選標桿企業,引導同類企業和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對標實施智能制造,全年遴選“5G+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試點示范項目5個。
截至目前,重慶全市已形成以16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為引領,6個市級重點關鍵產業園為中堅,79個市級特色產業基地為支撐的特色產業集群發展的新格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