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高企業包括哪些、兩高包括哪些行業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王媛媛 上海報道
3月以來,已經有兩家企業的IPO終止審查:一家是申報深交所主板IPO的江西中天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于3月3日終止審查,另一家是申報上交所科創板IPO的上海商米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于3月2日終止審查。
早在今年1月,就有7家申報科創板IPO的企業終止審查、2家申報創業板IPO的企業終止審查、1家申報主板IPO的企業終止審查,這被業內解讀為“IPO監管趨嚴”的表現。
而除了觀察“終止審查”這一指標,投行人士亦關注反饋問詢函中頻繁提及的問題,以判斷監管態度。
“具體來說,目前,申報IPO過程中的一個明顯變化是,創業板和主板IPO項目中,監管的很多反饋會問公司是否屬于‘兩高行業’,對這方面的審核明顯有點趨嚴了。科創板來說,沒有明顯感受,因為兩高行業很難跟科創板扯上關系,相關行業的公司論證科創屬性一直都不容易。”某券商投行保代人士稱。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統計,截至3月4日,今年以來,共有45家擬上市企業對來自監管的“兩高”反饋做了回復,這其中,僅包含2家申報科創板IPO的企業和5家申報滬深兩市主板IPO的企業,剩下的38家均是擬創業板上市的企業。
2022年擬上市企業涉及“兩高”問題的問詢反饋
數據來源:擬上市企業公開公告,21世紀經濟報道整理,時間截至2022年3月7日
其中,還有部分企業收到了第二輪、第三輪問詢,在連續的問詢中,監管對“兩高”問題的關注也不斷趨嚴。
例如擬創業板IPO的公司萬香科技,到目前為止已經收到了三輪審核問詢,并進行了回復,監管對其“兩高”問題的關注也是逐漸提升。
萬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最早在2020年12月提交了申報稿,分別在2021年7月、2021年12月、2022年2月,向監管作了第一輪、第二輪、第三輪審核問詢函的回復。
在首輪的審核問詢中,監管在第24條問題中,詢問了公司環保及安全生產的問題,要求公司披露5項內容,分別是:
1)披露環保設施和費用的具體情況,以及設施的實際運行情況,說明金額變動的原因及合理性;2)說明《排污許可證》或《排水許可證書》續期進展,是否存在無法排放或其他環保風險;3)披露發行人是否存在安全隱患或發生重大安全事故,以及對發行人生產經營的影響;4)披露安全生產制度及安全設施運行情況,發行人安全生產制度是否完善,運行是否存在漏洞;5)結合主要經營地環保政策情況,披露是否存在停產、搬遷廠房等情形,若是,請披露具體事項并充分提示風險。
在2021年12月的第二輪問詢函回復中,則沒有“兩高”方面的內容。
而到了2022年2月的第三輪審核問詢函的回復中,第8個問題顯示,監管又重新提起了環保的問題。
尤其是在這一輪問詢中,監管對萬香科技是否涉及高污染進行了重點詢問。
在第8條有關環保的問題中,監管一共問詢了10個小問題,其中第6-8問對“高污染”話題進行了重點詢問。例如第8小問,監管問詢,發行人生產的產品是否屬于《“ 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產品名錄(2017 年版)》中規定的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產品,如發行人生產的產品涉及名錄中的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產品,請說明相關產品所產生的收入及占發行人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是否為發行人生產的主要產品;如發行人生產名錄中的相關產品,請明確未來壓降計劃。 對于產品屬于《雙高名錄》中“高環境風險”的,請說明發行人是否滿足環境風險防范措施要求,應急預案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近一年內是否未發生重大特大突發環境事件等情況;對于產品屬于《雙高名錄》中“高污染”的,請說明發行人是否滿足國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及已出臺的超低排放要求、是否達到行業清潔生產先進水平、近一年內是否未因環境違法行為受到重大處罰等情形。
公司回復稱,根據發行人生產型子公司投資及環保主管部門出具的說明,發行人從事的業務不屬于“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生產的產品及募投項目的主要產品均不屬于《“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產品名錄(2017 年版)》及《環境保護綜合名錄(2021 年版)》中規定的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產品。
此外,媒體報道稱,直到2020年8月7日,淮安市生態環境局網站刊發的《實彈整改!淮安開展重點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專項督察》一文還明確指出,淮安市政府近日組織相關部門,對全市掛牌督辦問題開展專項督察,督察組先后來到漣水湖水源地、淮陰區萬邦香料等地,實地查看了問題整改落實情況。
“在目前IPO過程中‘兩高’監管趨嚴的背景下,監管對萬香科技的態度,的確值得關注。”前述投行保代人士稱。
監管對萬香科技關于環保問題的問詢
數據來源:《萬香科技:發行人及保薦機構關于第三輪審核問詢函的回復意見》
(作者:王媛媛 編輯:朱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