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的換手率第二天走勢,換手率55%
對于換手率的解釋,專業來講就是指在一定的時間段內股票在市場中轉手買賣的頻率,主要在盤中的作用是反映股票流通性是強是弱的指標之一。那么對于股票換手率低的情況下,是預示著股市會發生什么樣的狀況,總結了以下幾點:
1. 一旦發生個換手率較低的情況,就是說明成交量較小,就在一定的程度上預示著股票會在短時間內繼續下跌,市場上的投資者是看空這個股票的,所以股票賣不出;如果是上漲的話就是說明有投資者看好整個市場,舍不得賣出這個股票。
2. 也表示這多空雙方對其股票的意見基本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說股價會由于成交量的低迷出現小范圍的下跌、步入橫盤整理;而反之換手率較高,就表明市場上多空雙方的意見非常不一樣,但是如果這種成交活躍度能保持下去,一般的情況下股票價格就會有。小幅度上漲的趨勢。
3. 如果股票的價格在長時間調整之后,換手率還是保持在比較低的水平上,這就意味著股票市場上,多空雙方都處于一種觀望的狀態。
4.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股票換手率低,就表示這支股票是熱門股,也可能是一個冷門股,交易情況比較冷清。
上述全部的內容,在一定的程度上表明了只有將換手率與股價的趨勢相結合起來,才可以對未來的股票價格,做出一定的判斷預測。
絕對地量:小于1%;
成交低靡:1%——2%
成交溫和:2%——3%
成交活躍:3%——5%
帶量:5%——8%
放量:8%——15%
巨量:15%——25%
成交怪異:大于25%
換手率對價格強弱的意義:
1、高換手率對應較大波動強度
高換手率的個股、一般價格波動率較大、T+0的交易過程就容易獲得足夠的盈利空間。如果個股具備了較大的換手率、那么我們就判斷個股更容易在開盤價格上出現跳空。并且、分時圖中股價更加活躍。即便收盤價格漲跌幅有限、價格振幅卻會很高。T+0的交易過程中、我們不需要關注收盤價格的位置、而是更看重價格能夠達到多么低的價格底部、或者說價格能夠達到多么高的價格頂部。因為價格低點是我們建倉的位置、而價格高位是我們高拋的價位。
【要點1】:當換手率達到5%的時候、價格波動強度可以高達5%。也就是說、高換手率對應的價格波動強度也很高。而價格波動強度高達5%的時候、價格振幅顯然會超過5%、這有助于我們獲得T+0的交易機會。
【要點2】:換手率指標顯示、該指標始終維持在5%以上、這顯然能夠支持股價出現更好的表現。收盤價格波動強度高達5%的時候、考慮價格盤中能夠出現更高的漲幅、而回調力度也會很大。那么我們選擇T+0的建倉價位更低而買入股票的價格更高、盈利更加輕松。
巧用換手率計算主力持倉量和成本!
換手率的計算公式為成交量除以流通股總數乘以100%。因為我們要計算的是從主力開始建倉到開始拉升時這段時間的總換手率,因此,以多年經驗看,以周線圖的參考意義最大。
參看個股的周K線圖,周均線參數可設定為5、10、20,當周K線圖的均線系統呈多頭排列時,就可以證明該股有主力介入。只有在主力大量資金介入時,個股的成交量才會在低位持續放大,這是主力建倉的特征。正因為的供不應求,使股價逐步上升,才使周K線的均線系統呈多頭排列,我們也就可初步認定找到了主力。
無論是短線、中線還是長線主力,其控盤程度最少都應在20%以上,只有控盤達到20%的股票才做得起來,少于20%除非大市極好才有話語權。如果控盤在20%~40%之間,股性最活,但浮籌較多,上漲空間較小,拉升難度較高;如果控盤量在40%~60%之間,這只股票的活躍程度更好,空間更大,這個程度就達到了相對控盤;若超過60%的控盤量,則活躍程度較差,但空間巨大,這就是絕對控盤,大黑馬大多產生在這種控盤區。
為什么會有這種規律呢?因為一只股票流通量的20%一般是鎖定不動的,這些是絕對的長線投資者。而剩余的80%流通中,只有其中的20%是最活躍的浮動,如果你把這20%的收集完畢,市場上就很少浮籌了,所以能夠大體控盤。而最后的60%就是相對穩定的,若主力再吸納一半,即30%,那么主力手中的就是50%的控盤,加上長線投資者的20%,等于主力控制了70%的。
這樣,主力就能控制股價的運動方向。這也是大多數主力所采用的控盤程度。若主力控盤60%以上,外面的浮籌只有20%,主力就可以隨心所欲的控制股價。投資者要跟風時,最好跟持倉量超過50%的主力。當然持倉量越大越好,因為升幅與持倉量大體呈正比的關系。
接著,我們還要計算主力的成本:
一般而言,中線主力建倉時間大約在40~60天,即8~12周,取其平均值為10周,則從周K線圖上,10周均價線我們可客觀認為是主力的成本區這種算法有一定的誤差,但不會偏差10%。作為一個主力,其操盤的個股升幅最少在50%以上,多數為100%。
一般而言,一個股票從一波行情的最低點到最高點的升幅若為100%,則主力的正常利潤是40%,我們把主力的成本算出以后,然后在這價位上乘以150%,即為主力的最低目標位,不管道路是多么曲折,股價遲早都會到達這個價位,主力若非迫不得已,絕不會虧損離場,主力資金大,進出兩難,有時,你拋也拋不出去呢?這是主力永遠的心痛。
這就是我們所應算出來的主力的底細,我們看清了主力的底牌,就可以做到在操作上有的放矢,不再懼怕主力的軟硬兼施,看清了股價的漲跌,不過是主力跟我們玩的心理游戲。
換手率選股六步曲:
1、挖掘熱門股
首先要做的就是挖掘熱門板塊,判斷是否屬于熱門股的有效指標之一便是換手率。換手率高,股性趨于活躍。投資者可在每日收盤后對換手率進行排行,觀察換手率在6%以上的個股。
2、提防
要觀察換手率能否維持較長時間,因為較長時間的高換手率說明資金進出量大,持續性強,增量資金充足,這樣的個股才具可操作性。而僅僅是一兩天換手率突然放大,其后便恢復平靜,這樣的個股操作難度相當大,并容易遭遇騙線,如06年2月24日,27日的高換手伴隨天量,并不意味天價見天量,實為做量吸引眼球,為利空出貨吸收買盤!之后是一浪一浪的下跌!
?
3、分析高換手率的位置
底部高換手優先,提防高位高換手。因為高換手率既可說明資金流入,亦可能為資金流出。一般來說,股價在高位出現高換手率則要引起持股者的重視,很大可能是主力出貨(當然也可能是主力拉高建倉);
?
如果此前個股是在成交長時間低迷后出現放量的,且較高的換手率能夠維持幾個交易日,則一般可以看作是新增資金介入較為明顯的一種跡象,特別是在基本面轉好或者有利好預期的情況下。
?
4、關注相應股價情況
投資者操作時可關注一直保持較高換手,而股價卻漲幅有限(均線如能多頭排列則更佳)的個股。根據量比價先行的規律,在成交量先行放大,股價通常很快跟上量的步伐,即短期換手率高,表明短期上行能量充足。但如果只是充分換手就是不漲,反而應該引起我們的警惕,或者調低對其的盈利預期。因為那些面臨退市風險的ST股,盡管它們的換手率也很高,但未來的風險實在較大,最好遠離。
5、尋找意外驚喜黑馬股
?
此時經較長時間的趨勢性下跌,股價跌幅較大,莊家早已出逃,追漲者深度被套,成交量長期低迷不振,‘平均換手率’長時期地位。但這種狀況,又是‘莊家’卷土重來的絕好時機。主力吸籌往往在分布上留下一個低位密集區。當一只股票出現超過15%的日換手率后,如果該股能夠保持在當日密集成交區附近運行,則可能意味著該股后市具潛在的極大的上升能量,是超級強莊股的技術特征,因而后市有機會成為市場中的最大黑馬!
6、優先熟悉個股
可優先選擇個人曾經操作過的、相對比較熟悉的個股進行介入操作。
投資者要注意不同市場下的換手率所要注意的要點:
1、低位高換手率。有機構在吸貨、屯積,正在由分散持有的散戶手里向機構大戶倉里集中,該股日后必將有一波上漲。
2、高位高換手率。有機構在對倒放量,吸引散戶跟進,在高位派發高價,正由莊家集中持有的倉庫流向散戶的小口袋里分散持有,該股日后必跌。
3、利空中低位高換手率。市場上的有心人在股價的中低位正趁利空大口吞吃散戶因恐慌而割掉的廉價。敢于在出利空時屯積貨物還說明,這種利空是暫時的,后市必有好戲。
4、利多高位高換手率。參與該股的機構正在利用好消息在高位派發高價,宴席即將散去,吃得酒足飯飽的先知先覺者利用好消息瘋狂逃跑,后知后覺的散戶正好趕來付款結帳。
5、怎樣確認莊家開始建倉呢?周K線圖的參考價值最大,周K線的均線系統由空頭轉為多頭排列,證明有莊家介入,所以周MACD指標金叉可認為是莊家開始建倉的標志,這是計算換手率的起點。一個中線莊家的換手率應在300%~450%之間,只有足夠的換手,莊家才能吸足。投資者要跟莊時,最好跟持倉量超過50%的莊。
如果你看到最后,那么恭喜你只要做到知行合一,定能有所收獲。所有觀點都是我個人的經驗,一字一句也是我的誠心分享,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看似花里胡哨的技巧與方法,往往內核是非常簡單的,大道至簡!作為交易者,最可怕的不是你技術上存在問題,而是你的認知不夠,掉進了這些交易陷阱不自知!
我是復利巴士,愿做你股市通往成功的列車![玫瑰][玫瑰][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