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清零對美國股市的影響(美債對中國股市的影響)
花旗集團首席執行官Jane Fraser在6月4日表示,美國將難以避免衰退,美國經濟要躲過衰退并非易事,而就在這幾天,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警告稱,美國經濟正面臨一場颶風,而高盛總裁John Waldron和特斯拉馬CEO馬斯克也先后表示,美國經濟受到沖擊將史無前例,對經濟有超級糟糕的感覺。
這表明,這些華爾街大佬們持續發出看衰美國經濟的信號,這也使得美聯儲激進的緊縮預期將繼續提振所有期限的美債收益率,打壓美債,減弱了美債相對于替代品的吸引力,因為炙熱的通脹預期(連續7個月通脹高于6%),使得美債實際收益率為負值后讓投資者在購買美債時按月通脹計算會虧損。
美國金融網站零對沖在6月3日援引著名價值投資者Jeremy Grantham發表的報告中更是一針見血的指出,美國債券和證券市場的持續大幅波動可能正在發酵中,風險堪比2000年,美國經濟衰退將到來。
高盛總裁在6月3日表示,“擔心通脹、貨幣政策量化緊縮(QT)和俄烏沖突帶來的風險可能會影響經濟”,“這是我職業生涯中見過的最復雜環境之一,對我來說,對美國經濟系統的沖擊力是前所未有的”,目前,包括美國生產率、工廠訂單、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等在內的多項關鍵性經濟指標都出現明顯的下降。
這也使得市場開始重新定價,嗅覺敏感的資金從風險資產中繼續撤離,造成美國股市出現大幅下行更多的是持續的擔憂,包括對經濟衰退、通脹和供應鏈問題及美聯儲追趕式的激進收緊貨幣政策和俄烏沖突等因素,而不是新的消息刺激,這更給美國經濟按蕭條劇本發展帶來新的注腳。
據路透社最新監測到數據顯示,6月4日,10年期美債收益率觸及二年半以來的新高2.94%,而自4月以來,10年期美債收益率已經創下1994年以來的最大月度升幅,約98個基點,特別是,美聯儲從6月1日開始量化緊縮 (QT)后也可能會推高美債收益率,國債市場面臨流動性風險。
美銀一項最新調查顯示,超過90%的受訪者認為通脹高于預期是美債市場面臨的最大尾部風險,并認為10年期美債還需要再漲20個基點至3.1%,這意味著美債將會被市場持續拋售(債券收益率與價格成反比關系)。
特別是隨著世界上最大的美國債券持有者(美聯儲)減少其在市場中的存在,市場擔心其作為一貫的、對價格不敏感的全球央行買家對美債投資需要也會出現轉向,而在此之際,美國國債市場的發行量卻在猛增。
一些與BWC中文網有聯系的美債交易員對我們表示:“一些國外的對沖基金在美債波動期間在遭受損失后也減少了購買美債,盡管,美國的債券供應量在增加,但隨著對沖成本上升以及外國債券收益率的增加提供了更多選擇,外國投資者對美國債券的興趣已經降低了”。
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在6月1日公布的預算預測顯示,到2032財政年度,美國債務將達到創紀錄的GDP的110%(40.2萬億美元),而赤字將達到GDP的6.1%(2.3萬億美元)。
據路透社最新監測到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2日的6周內,從美債市場中的資金凈流出規模升至875億美元,另據日本財務省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在過去的16周中大幅賣出了總額高達820億美元的美債,我們注意到,美國財政部最新公布的美債持倉數據已經在反饋美債在各貨幣當局中占比不斷下降的變化。
根據美國財政部5月份最新公布的報告顯示(美債官方持倉數據會有兩個月的延遲慣例),3月份,包括全球央行在內的官方機構大幅拋售了324億美元的美債,是2月拋售量的2倍多,且為兩年以來的最大月度拋售規模,不僅于此,海外私人投資者還拋售了943億的美國證券資產,也幾乎是2月的3.7倍。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美債海外第二大持有者的中國在3月減持了152億的美債,且為連續第四個月減持,在四個月內總共拋售了413億美元的美債(約合計2750億人民幣),使得倉位降至十二年以來的最低至1.039萬億,而在截止3月的12個月內,中國所持美債持倉更是減少了608億(約合計4049億人民幣)。
中國連續四個月減持美債
而從更長遠的時間范圍來看,據美國財政部歷次公布的報告統計,全球央行已經在過去的40個月有27個月大幅度凈拋售了高達1.12萬億美元的美債,且這種趨勢還在繼續中。
緊接著,美國石英網站在6月1日援引經濟學家、華爾街投行及一些美債交易員的最新分析匯總認為,隨著美元利率上升和通脹持續高企等風險因素,全球央行在接下去將會繼續保持凈減持美債的狀態,如果不確定性風險增加后,他們也存在清零美債可能。按照幾家華爾街大投行的調查,美國金融市場中的拋售將加劇,目前,美股拋售已持續到第五個月。
對此,美國資深政客,奧地利經濟學派的捍衛者RonPaul在6月1日接受美媒CNBC采訪時再一次警告市場,美聯儲本身就是制造高通脹和債務的真正幕后推手,隨著全球央行不再為巨量的美債持續買單,這在油價飆升、利率上升和美債收益率曲線的倒斜率等市場環境下,美國經濟很有可能會出現大蕭條,因為美國經濟的大部分增長是靠美債來驅動的。
而被譽為富有遠見的大鱷羅杰斯也在近日接受新加坡媒體采訪時指出,美國經濟每隔4至8年就會出現一次嚴重的金融問題,“美國是全球最大債務國,債務無處不在,最終美國經濟將要付出代價,現在的美國經濟正在按大蕭條的劇本發展”。
緊接著,美聯儲理事哈克在6月4日表示,“美國經濟存在負增長的風險”,數據顯示,美國第一季度GDP經通脹調整后的GDP年化季環比萎縮1.5%,低于預期的萎縮1.3%,且為2020年年中來首次轉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