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半年經濟指數走勢圖表(2021上半年經濟)
又快到季度GDP出爐時刻了,而因2023年前兩個季度的成績都較為一般,3季度能回升多少很是令人關注。從3季度出口、工業、投資以及財稅等經濟指標走勢看,確有繼續緩慢回暖跡象,可預見前3季度全國GDP增速能好于上半年,但提升幅度一般。
不過各省市因產業結構、經濟恢復力的差異,可能還是會出現較大的GDP增速差的。我們就試著參考它們各項指標情況、半年期以及上年同期增速等,來大致預測下吧。
首先可確定因PPI、CPI等指數走低影響,雖然全國GDP實際增速會好于上半年的5.5%,但很有可能前3季度的GDP名義增長率還是不會太快,因此先預測個與實際增速差不多的5.9%吧,大家覺得如何?
PPI走低受影響最大的莫過于幾個主要能源產地,山西、陜西等連續飛漲了2-3年,基數已經很高,加之今年能源價格回落而必定影響它們的GDP名義增速,因此預測這類省區的都不會太高增速,山西、陜西可能也就比半年期的不到2%略好一點吧。
另外非能源開采重地,但有著較多能源加工產業的省區也會受一定影響的,如河北、山東等,這些都部分影響了全國GDP名義增長率上升。
還有個拉低前3季度名義增速的因素是有部分省區被“擠水”了,這從一季度時就看看出來了,在經濟復蘇的大環境下反而增速奇低。其中包括福建與河南、江西、湖南等,它們的前8月的工業營收就是出現非常詭異地大跌,所以GDP名義增勢肯定是受影響的,最多也就可能略好于半年期的吧。
所以說今年以來我國GDP名義增長率一般,很大程度上是受上述兩個因素對整體有所拉低作用的,而不受此影響的各省區市其實漲勢都還是不錯的,這點在半年期就能看出來,尤其是像上海、北京、吉林等上年同期受損較大的,今年前3季度就會有非常不錯的反彈增長,上海與吉林有望達到8%以上的名義增幅。
四川、湖北、安徽等中西部經濟大省也是有望7%左右的名義增速的,這也是比較符合今年經濟復蘇整體態勢的。
最受關注的前四省也是發揮應該較穩健的,在半年期它們就集體跑贏了全國的,它們的經濟基礎更好、活力更強因此能在3季度還能有更快回升速度的。
預計廣東與山東都能上6.3%的,廣東省GDP總值超過9.7萬億;江蘇省會略快于它們,因此在總值上繼續追趕廣東,有望在前3季度只低于廣東省3千億以內了。
表現最好的應該還是浙江省,它在半年期就是四省領跑的,3季度回升趨勢也不差,因此它很有可能名義增速能超過7%,不僅繼續追趕山東,而且快速甩開河南了。
其他各省區市的走向應該也是延續上上半年的趨勢,且繼續回暖。還是那句話,要不是能源產業的增速回落以及部分省區被擠水,全國前3季度的GDP增速應該還是可以的,起碼幾個重要的經濟大省的底盤都很穩。
不過面臨的困難還是不少的,如海外需求遲遲不能復蘇而影響我國外貿,樓市仍然偏低迷而使整條產業鏈都受到一定壓力等,希望能夠在4季度能繼續改善吧,這樣到全年全國經濟便能交上一份更令人滿意的答卷。
最后還請各位冷靜看待小編對各省市前3季度的GDP預測,有何不同看法請在下面留言,謝謝!具體預測數據結果,請看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