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基站天線做得最好的公司;國內基站天線做得最好的公司排名
天線的應用主要有兩大塊:基站側+終端側(手機),無論在哪側,天線都是負責信號發射、接收的關卡,天線性能的好壞是通信質量的核心。
本文從天線應用之基站側出發,深度剖析了5G天線的國內外競爭格局,精選天線振子、代工商、傳統生產商三大核心競爭賽道,5大頂級龍頭公司。
基站天線的產業鏈如下圖(資料來源:WIND):
關于PCB和濾波器等射頻器件的市場競爭格局和龍頭公司,在前期文章中已經做過詳細的解讀,可以點擊以及
本文重點解讀天線產業鏈的上游——天線振子,和中游天線生產廠商。
振子是基站天線中直接發射信號的關鍵部分,根據微波通信網數據,目前市場主流的天線振子技術有兩種:金屬壓鑄振子、塑料振子。傳統的3G、4G時代,主要采用的是金屬振子。
5G雖然傳輸速度較快,但具有覆蓋能力弱等的缺點。為彌補其缺陷,5G時代將使用大規模陣列天線技術。
4G時代,基站天線一般有10-40個振子,5G天線單面振子數將達到128-256個。因此,傳統的金屬振子因為重量大、安裝成本高,已經無法滿足,未來塑料振子將成為主流方案。
而且受益于天線振子應用數量的大幅增加,5G時代天線振子的市場規模將由2019年的3億元增長至2023年近40億元,年復合增速達90%。
備注:CAGR=年復合增長率(數據來源:WIND)
1.華為供應商:
飛榮達目前批量供貨,碩貝德、信維通信目前正在產品認證和測試中;
2.中興供應商:
主要供應商為碩貝德,科創新源:據19年4季度末數據,目前尚處于產品測試當中。
1.國內競爭格局:
五大生廠商分別為:京信通信(占市場份額21%)、通宇通訊(占8%)、摩比發展(占7%)、盛路通信(占3%)。其中五大廠商共占市場份額39%。市場競爭格局相對集中,而隨著未來幾年5G的高速發展,設備商向頭部供應廠商集中,未來市場競爭格局還會更加趨于穩固。
2.全球競爭格局
目前全球九大天線生產商中,國內企業共有三家:華為——全球龍頭,占34%,代工模式;京信通信——國內龍頭,占3%,通宇通訊占2%。
3.設備商角度看競爭格局;
目前,全球五大設備商的天線供應主要采取兩種模式:自主設計+代工和直接采購;
1.華為
100%自主設計+代工模式,目前最主要的代工廠商為立訊精密、東山精密。
也就是說目前華為的5G天線產業鏈為:天線振子飛榮達+代工廠商(立訊精密、東山精密)。
2.諾基亞——部分自主設計+部分采購
自主設計部分由立訊精密負責代工生產;采購部分國內主要為京信通信+通宇通訊。
3.中興——直接采購
供應商——通宇通訊、世嘉科技(波發特)、摩比發展。
基站天線5G供應鏈競爭環節主要有三大部分:
1.塑料天線振子,龍頭——飛榮達;
2.華為代工廠商——立訊精密、東山精密;
3.傳統頭部天線生產商——京信通信、通宇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