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市幾個縣城分別是,張掖所轄縣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于甘肅省各個城市經濟發展和區劃變遷的故事,例如蘭州市、慶陽市、張掖市等等。今天,我們聊聊甘肅省的隴南市。隴南市是甘肅省的重要區域性城市,也是甘肅省的第9大城市。隴南市常住人口200多萬人,合計下轄了9個區縣。那么,隴南市9個區縣的區劃框架,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甘肅省是我國西北地區的省份,同時也是我國重要省份之一。按照2022年的統計數據,甘肅省常住人口達到了2490多萬人,與東北三省之一的吉林省總人口基本相當。2022年,甘肅省的GDP總量達到了了1.12萬億,人均經濟水平正在迅速提高。隨著各種道路的逐步改善,甘肅各地發展非常快。尤其是甘肅省的農產品,銷往了全國各地。
除此之外,甘肅省還在努力發展旅游業、特色加工業等一系列產業。目前,甘肅省下轄了12個地級市、2個自治州,總計有14個地級區劃。分別是:蘭州市、嘉峪關市、金昌市、白銀市、天水市、武威市、張掖市、酒泉市、平涼市、慶陽市、定西市、隴南市、臨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
甘肅省的地形結構比較復雜,地理位置非常重要。2022年,甘肅省播種糧食面積4049.7萬畝,總產量1265萬噸。這是甘肅糧食總產量繼2020年首次突破1200萬噸大關基礎上,連續第三年保持在1200萬噸臺階以上。2022年,甘肅省蔬菜產量1736.6萬噸。同時,甘肅省也是我國畜牧業比較強的省份。
2022年,甘肅省的牛、羊、豬存欄量,分別為531.8萬頭、2595.6萬只、699.5萬頭,畜牧業產值達到658億元。蘭州市是甘肅省的省會城市,也是西北地區重要的兵家必爭之地。甘肅省連接了我國的新疆、青海、陜西、內蒙、四川等地,屬于西北地區的咽喉之地,同時也是西北地區重要城市之一。
隴南市是甘肅省的第9大城市,也是甘肅省重要的區域性城市。隴南市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有“秦隴鎖鑰,巴蜀咽喉”的說法,而且正好位于我國南北劃分帶上,有“隴上江南”的美譽。2022年,隴南市糧食總產量89.9萬噸,中藥材產量20.2萬噸,油橄欖產量4.8萬噸,花椒產量4.4萬噸,核桃產量8萬噸。
肉類總產量6.9萬噸,年末牛存欄14.2萬頭,豬存欄57.8萬頭,羊存欄25.2萬只,同家禽存欄566.6萬只。2022年,隴南市常住人口230多萬人,戶籍人口280多萬人。2022年,隴南市GDP總量560多億。目前,隴南市下轄了1個區、8個縣,合計9個區縣,分別是:武都區、康縣、文縣、成縣、徽縣、兩當縣、西和縣、禮縣、宕昌縣。
那么,隴南市9個區縣的區劃框架,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隴南在古代歷史上,被稱之為武都。三國鼎立時期,武都屬于蜀漢與曹魏反復爭奪的重要區域。到了元朝統治時期,全國劃分為10個行省,例如湖廣行省、福建行省、河南江北行省等等。其中,就包括了甘肅行省。元朝時期的甘肅行省,比當代的甘肅省大得多。
1368年,明朝建立以后,鑒于西北地區的實際情況。出于西北地區的實際防御需要,明朝撤銷了甘肅省,把甘肅省各地,劃入了陜西省管理。明朝統治時期的陜西省,管理范圍相當于當代的陜西、甘肅、寧夏等地。17世紀中期,清朝消滅了各地的農民起義軍和南明勢力,基本上確立了自己的統治。在西北地區,鑒于陜西省的管理范圍太大,并不利于管理。
西北各地,以丘陵、高原和山地為主,管理難度確實大。1667年,清朝重新組建了甘肅省。截至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時期,隨著西北準噶爾部被平定,甘肅省的區劃格局已經基本形成。當時,甘肅省下轄了8個府和4個直隸州,分別是:蘭州府、鞏昌府、平涼府、慶陽府、寧夏府、西寧府、涼州府、甘州府、安西州、泰州、涇州、階州。
在清朝統治時期,隴南市下轄的各個縣,分別隸屬于鞏昌府、階州、欽州等地管理。1912年,統治了200多年清朝滅亡以后,我國進入了軍閥混戰的復雜時期。由于軍閥之間混戰嚴重,對甘肅各地經濟造成了很大的破壞。一轉眼到了建國初期,隨著大規模戰爭的基本結束,我國進入了戰后重建、恢復生產、發展經濟的時期。
50年代中期開始,我國陸續開始了156個重要項目。其中,16個項目落戶在甘肅省。同時期,在甘肅省各地組建了各個專區。武都專區組建以后,下轄了8個縣,分別是:武都縣、文縣、成縣、康縣、禮縣和西和縣、岷縣、宕昌縣。1956年,武都專區的禮縣、西和縣、成縣等3個縣,劃入了天水專區管理,武都專區的管理范圍進一步縮小。
1958年4月,在甘肅省新一輪的區劃變遷中,武都專區被撤銷,原本下轄的各個縣,劃入了天水專區和定西專區管理。在五六十年代,我國的交通、通訊水平有限,下轄的縣太多,并不利于管理和建設。甘肅省的地形復雜,以山地和丘陵為主,管理難度很明顯。
1961年11月,甘肅省重新組建了武都專區。60年代末期,全國所有的專區更名為地區以后,武都專區更名為武都地區。70年代末期,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為了適應時代發展,甘肅省下轄的各個地區,開始陸續進行各方面的區劃調整
1985年5月,甘肅省的武都地區更名為隴南地區,截止80年代中期,隴南地區下轄了9個縣,分別是:武都縣、宕昌縣、文縣、成縣、康縣、西和縣、禮縣、徽縣、兩當縣。進入21世紀以后,隨著隴南地區的經濟發展需要,城區面積進一步擴大,城市人口進一步增加。2004年1月,隴南地區被撤銷,組建了隴南地級市,同時,武都縣被撤銷,組建了武都區。
截止2004年,隴南市1個區、8個縣的區劃框架,徹底形成,合計9個區縣。出于區域全面發展的考慮,進入21世紀以后,隴南市陸續組建了經開區、隴南新區等幾個新區。這幾個新區屬于功能型新區,一般不會計算在內。
關于我國各地區劃調整的一系列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