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永嘉縣巖頭鎮芙蓉村,溫州市永嘉縣巖頭鎮芙蓉村書記
2018-12-24 08:40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柳苗苗 汪學斌
伴隨著非遺魚燈舞的翩翩舞姿,近日,2018溫州人文設計周·廳堂化今在永嘉縣巖頭鎮芙蓉村開幕。
本次設計周由中國室內裝飾協會陳設藝術專業委員會【ADCC】及溫州本土和各國內藝術名家、學者等共同發起,邀請中國人文、藝術、設計、美學頂級專家嘉賓,通過藝術展覽、人文論壇、師者公開課等,從傳統藝術、當代藝術、建筑、鄉村等不同緯度發現溫州之美,以芙蓉古村落為載體的美學文化藝術展,開啟“一座城市的生活美學”之旅。開展當天吸引了近千名專業人士參與現場。
在芙蓉村展出的“廳堂化今.中國生活藝術展”不只局限于古村落傳統文化和廳堂陳設的理解和呈現,更積極地將“甌越文化”通過靜態和動態兩種相交互的藝術變現形式。貫穿“喜、志、仕、智、凈”人生五個階段,并以“陳氏大宗祠、善慶堂、司馬第大屋、追遠書院”五大場景進行綜合展示。
步入陳氏宗堂,鮮明色彩的裝飾,多處紅色的運用、大氣簡約的現代家居、陳設表達出新生命誕生的喜悅和宗祠廳堂的莊嚴,并配合舞臺上昆曲的動態演出,襯托新生的喜慶,并以不同功能區的現代家具呈現手法演繹了古往廳堂演變至今的會客、書房、茶室等用途在家庭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功能,并以此開啟了廳堂化今的主題篇章。此外,在每個展示的場景,通過不同的色彩、家具風格、動態表演等來表現不同的人生階段追求。“追遠書院”內觀眾們席地而坐聆聽張聲和講述《溫州城市規劃和城市人文簡述》,院內紗簾、文房四寶、綠植背景的布置并配以系列沙龍講座都在表達出人到壯年后從追求功利轉向修養性的的變化。簡潔、明凈、古樸的新中式家居也表現出廳堂在生活中所存在的文化底蘊功能。
“廳堂化今”以一種內斂的、歸屬的、眷戀的、衍生的家園文化角度出發,成為這場策展的場景畫像,主導在符合現在生活方式的同時,不經意間流露出文化的印記,營造一種優雅而舒適的環境。這樣一場活動給社會大眾提供了一個有內涵、有故事、有傳承、有情節的人文設計周,給社會大眾進行一次立體、完整、有效、互動的村落廳堂文化體驗之旅。
設計團隊的負責人柯城輝告訴記者,通過這樣活動,提出了現代與傳統、非遺跟現代審美關系、古村保護與快速的城鎮化建設關系等問題,從不同角度與維度來思考,設計師所關注的除了人跟空間關系外,還有人跟自然、人跟文化系列的關系。選擇芙蓉村,也是對溫州本土化的歷史跟底蘊文化挖掘,這里有以葉適為代表的永嘉學派和永嘉禪,讓人們感受到設計背后有文化傳承,文化也是設計的根。2018溫州人文設計周不僅代表溫州藝術文化工作者對生活的一種態度,更代表他們追崇文化、推廣藝術、凝聚人文的一種心聲。